Workflow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这个都市圈,又画了个“圈”?
36氪· 2025-08-28 10:25
珠西都市圈战略定位 - 珠海市委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珠海需坚定扛起珠西"头雁"责任 携手中山和江门推进珠西都市圈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发挥先行探路和辐射带动作用 [1] - 珠西都市圈是广东重点规划的5大都市圈之一 与广州和深圳都市圈同处珠三角 但长期存在"东强西弱"格局 [1] -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推动下 东西两岸协同发展成为支撑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关键 [1] 发展规划与目标 - 2023年底广东发布《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发展规划》明确以珠海为核心 以中山/江门/阳江为增长极 构建"一核三极/两圈四轴"总体发展格局 [2] - 规划目标是将珠西都市圈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增长极 [2] - 珠海市委九届八次全会2023年9月首次提出谋划建设珠西都市圈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推动区域项目协同和制度创新 [4] 区域协同举措 - 持续深化互联互通 加快推进跨市域道路建设 完善内部交通网络以提升区域外联内畅水平 [1] - 珠海斗门区与江门新会区2024年5月开展合作座谈 以两地率先合作为突破口 重点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4] - 加强医疗和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互惠合作与共建共享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1] 产业发展方向 - 因地制宜做好农文旅融合 以文塑旅和以旅彰文 挖掘保护历史文化资源 串珠成链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并打造特色文体旅游品牌 [1] - 拓宽农文旅融合与产业协同 重点谋划飞地项目建设 争取做成先行区示范项目 [4] - 规划指出珠西都市圈存在核心城市带动力不强/产业协作与创新资源相对不足等问题 [4]
贺州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广西日报· 2025-08-27 10:04
交通扩能 - 构建水陆空并进、多式联运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补齐铁、公、机、水短板,实施一批重大互联互通项目 [1] - 开工建设连贺等6条高速公路,“十四五”期间实现5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1] - 目前有3条高速公路直连大湾区,每天往返大湾区的高铁动车超100趟次,是全区第4个高铁直达香港的设区市,实现高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经济圈 [1] 产业振兴 - 积极开展精准招商,推动重点产业补链强链延链,培育高端碳酸钙新材料等7条循环产业链 [1] - 承接大湾区黄金珠宝、电子信息等产业组团落户,打造大湾区产业转移承接地、协同发展新高地 [1] - 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签约项目864个,计划投资总额近2780亿元,其中大湾区项目数量占比52.43%、计划投资总额占比48.76% [1] 创新驱动 - 与大湾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打造创新平台、培优创新主体,推动大湾区科研成果在贺州转化应用 [2] - 新增认定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5家、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平台27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较“十三五”期末增长66.7% [2] - 17项科技成果获广西科学技术奖,累计登记科技成果877项 [2] 环境优化 - 以大湾区一流标准为标杆,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实施并联审批、容缺受理、一窗通办等创新举措 [2] - 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上可办率达99.58% [2] 绿色发展 -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加强生态保护 [2] 人文交流 - 推动两地人员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互鉴,在全区率先开展粤桂跨区域协同立法 [2] - 携手肇庆共建“粤桂一家亲·肇贺好邻里”省际睦邻廊道 [2] - 来自大湾区的游客占区外游客比重常年保持七成左右,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康养旅游首选地 [2] 经济表现 - 2021—2024年GDP年均增长6.2%,今年上半年增长7.2%,增速排全区第2 [2]
共赴全运之约 共绘发展“同心圆”
深圳商报· 2025-08-03 08:59
体育盛会筹备 - 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全国最高规格综合性体育盛会"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在深圳举行 [1] - 启动仪式通过龙舟舞、人屏互动舞等表演形式,融合传统仪式感与现代科技元素,展现"科技+体育"特色 [2] - 会徽设计采用三色花瓣螺旋围合的"同心礼花"造型,寓意大湾区交融互通、活力无限 [3] 文化符号与设计元素 - 奖牌"同心跃"以港珠澳大桥同心结为图腾,吉祥物以中华白海豚为原型,分别象征三地团结与团圆和美 [3] - 颁奖音乐以岭南名曲《彩云追月》为基底,通过交响乐重构打造兼具古典意蕴与湾区气象的听觉标识 [6] - 礼仪服装、地标影像等视觉系统强化三地融合主题,体现"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赛理念 [3] 科技创新应用 - 采用自主移动机器人(AMR)承载火种灯与火种盆,展现精准协同的科技美学,象征大湾区创新引擎驱动 [4] - 人屏互动舞通过动态捕捉技术实现体育动作与光影的虚实结合,具象化呈现竞技项目经典动作 [2] 区域协同发展 - 仪式通过《东方之珠》《七子之歌》等三地经典歌曲联唱,凸显文化共鸣与家国情怀 [5][6] - 地理空间、发展愿景、精神价值三重"同心圆"概念,体现大湾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同发展路径 [7]
十五运粤港澳协同发展课题启动申报,Share你的“金点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17:03
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协同发展 - 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全国运动会和残特奥会 需在"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背景下探索创新办赛模式 [1] - "粤港澳体育湾区发展模式和先行先试实践研究"被列入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 组委会面向社会征集课题研究和典型案例 [1] - 组委会启动"粤港澳协同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申报 旨在深化三地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多领域协同合作 为体育湾区建设积累经验 [1] 课题研究框架 - 研究需围绕十五运会筹备中的规则衔接、要素流动及体制机制创新 重点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实践路径 [2] - 参考选题包括跨境赛事组织、通关便利化、场馆共享利用、文化遗产融合等方向 [2] - 研究周期为2025年11月20日截止 需提交6000-8000字专题报告 鼓励以著作、论文、决策咨询报告等形式结项 [2] 社会参与机制 - 广州体育学院专家表示课题研究降低参与门槛 社会各界可在8月1日前通过指定邮箱提交申请材料 [2] - 研究成果将直接服务大湾区规则衔接制度创新 为"一国两制"下区域融合提供新范式 [2] - 优秀成果将推荐至核心刊物发表 重要成果将呈报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参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