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
搜索文档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圆满完成—— 同心之火 照亮梦想(全运会来了)
人民日报· 2025-11-04 08:42
火炬传递澳门站,火炬手郭建恒在火炬传递中。 本报记者 富子梅摄 火炬传递广州站,火炬手杨景辉、刘伟强(右)交接火炬。 新华社记者 邓 华摄 火炬传递深圳站,搭载火炬的直升机进行空中传递。 新华社记者 梁 旭摄 火炬传递香港站,火炬手佘缮妡在火炬传递中。 新华社记者 朱 炜摄 11月2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4个城市同步进行,这也是全运会火 炬首次在香港和澳门传递。"三地联动、四城同传"的创新模式,让人们的目光聚焦于粤港澳大湾区。 从在深海采集的"源火",到四城传递的"圣火",最终汇聚成象征粤港澳大湾区融合的"同心之火",十五 运会火炬照亮的,不仅是凝聚力量与激情的体育盛会,更是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 活力画卷。 科技赋能体育 创新活力奔涌 此次火炬传递,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产业优势大放异彩,充分展示了科技与体育的深 度融合。 在广州,整个火炬传递路线共11.6公里,其中,火炬手跑动传递4.8公里,其余6.8公里由无人驾驶车辆 载着火炬转场,从越秀公园西门稳稳行驶至广东体育馆。 火炬传递深圳站的50组火炬手中,有3名院士。"体育精神与科学探索有着共通的 ...
同心之火 照亮梦想(全运会来了)
人民日报· 2025-11-04 06:20
火炬传递澳门站,火炬手郭建恒在火炬传递中。 本报记者 富子梅摄 火炬传递广州站,火炬手杨景辉、刘伟强(右)交接火 炬。 新华社记者 邓 华摄 火炬传递深圳站,搭载火炬的直升机进行空中传递。 新华社记者 梁 旭摄 火炬传递香港站,火炬手佘缮妡在火炬传递中。 新华社记者 朱 炜摄 11月2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4个城市同步进行,这也是全运会火 炬首次在香港和澳门传递。"三地联动、四城同传"的创新模式,让人们的目光聚焦于粤港澳大湾区。 从在深海采集的"源火",到四城传递的"圣火",最终汇聚成象征粤港澳大湾区融合的"同心之火",十五 运会火炬照亮的,不仅是凝聚力量与激情的体育盛会,更是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 活力画卷。 "十五运会火炬传递亮点多、科技含量高,体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包容、拼搏奋进、敢想敢干的精神 面貌。"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火炬传递处处长张力文说。 展现湾区魅力 科技赋能体育 创新活力奔涌 此次火炬传递,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产业优势大放异彩,充分展示了科技与体育的深 度融合。 自南海1522米深的海底采集的"源火",是通过太阳能引燃可燃冰的 ...
(粤港澳全运会)香江观澜:全运热潮涌香江 促大湾区民心相通
中国新闻网· 2025-11-03 09:36
中新社香港11月2日电 题:全运热潮涌香江 促大湾区民心相通 中新社记者 香卢平 10月9日,为迎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简称"十五运会"),周大福珠宝集团在香港启德零售馆举行十五 运会媒体日预热活动,展出十五运会奖牌等展品,让民众提前感受体育盛事的炽热气氛。图为十五运会 奖牌总设计师、周大福珠宝集团创作总经理林鸿胜与十五运会奖牌合影。中新社记者陈永诺 摄 其次,这是香港回归祖国以来第八次参加全国运动会,香港特区政府派出历来规模最大的代表团,包括 600多名运动员出战28个竞赛项目,不仅体现香港推动体育发展成果显著,也反映香港各界对这场全国 性大型综合运动会的高度重视。 为支援十五运会顺利进行,超过1.6万人获委任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义工,其中有1000多人是15岁至 17岁的青年。他们以实际行动支持国家体育盛事,厚植家国情怀。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 罗淑佩认为,这股来自民间的强大支持力量,不仅为十五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重要保障,更体现大湾区 协作中香港市民的主动参与和积极贡献。 笔者留意到,近日有不少内地游客到香港观赛,推动香港旅游业发展,也促进两地的人员往来和文化交 流。对香港市民而言,通过参与和关 ...
湾区升明月 深情满濠江
人民日报· 2025-09-30 06:30
晚会主题与核心情感 - 晚会诠释“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爱”的主题,传递心手相连的真情 [1] - 晚会通过众多经典歌曲演绎,汇聚浓浓的亲情、乡情、爱国情,凸显诚挚情怀 [1] - 展现中国人的自信心、自豪感和精气神,歌曲抒发对祖国的爱、对团圆的盼 [1] 表演内容与艺术家 - 80岁的台湾歌手凌峰演唱《吾爱吾国》,舞台大屏幕播放九三阅兵画面 [1] - 蔡琴演绎《是谁在敲打我窗》,周深演唱《七子之歌》献给澳门 [1] - 单依纯表演《君》,该作品融合16首邓丽君经典作品 [1] - 两代歌者共同演绎《走过咖啡屋》,唤起观众的青春记忆 [2] - 《被遗忘的时光》从20世纪70年代流传而来,成为连接两岸和几代人的纽带,改编后焕发新生命力 [2] 文化传承与创新 - 晚会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促进文化交流 [1] - 表现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的舞者在澳门岗顶剧院表演,演绎文明交流互鉴 [1] - 传唱经典是为了铭记,并在创新中传承弘扬,赋予音符新的意义 [1][2] 晚会影响与象征意义 - 《龙的传人》等歌声激励人们在逐梦复兴的路上携手并肩 [1] - 晚会用音乐歌舞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粤港澳大湾区增添金秋盛景 [1] - 通过歌唱美好生活与每一个日升日落,共同谱写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2]
中国银行连续五年牵头协助深圳市人民政府 赴香港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6:55
债券发行概况 - 中国银行作为牵头全球协调人及独家绿色、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结构顾问 协助深圳市人民政府在香港发行40亿元人民币离岸地方政府债券 [2] - 债券包含三个期限品种:2年期15亿元票息1.61% 5年期10亿元票息1.80% 10年期15亿元票息2.08% [2] - 发行获得市场热烈响应 订单簿峰值达186.7亿元 最终认购倍数4.7倍 [2] 创新亮点与资金用途 - 首次引入大湾区主题可持续发展债券品种 募集资金重点投向清洁交通和水治理领域 [2] - 发行体现金融创新与社会责任结合 对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协同联动及债券市场融合具有战略意义 [2] 机构参与与战略定位 - 中国银行连续五年深度参与该债券发行 除全球协调人外还担任绿色顾问角色 专业能力获发行人高度认可 [3] - 公司将持续发挥全球化与综合化优势 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对外开放与高质量协同发展 [3]
中国银行连续五年牵头协助深圳市人民政府赴香港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13:00
发行概况 - 中国银行作为牵头全球协调人及独家绿色、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结构顾问 成功协助深圳市人民政府在香港发行40亿元人民币离岸地方政府债券 [1] - 债券发行包括2年期15亿元票息1.61%、5年期10亿元票息1.80%和10年期15亿元票息2.08%三个品种 [1] - 订单簿峰值达186.7亿元 最终认购倍数达4.7倍 显示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及深圳发展前景的强烈信心 [1] 创新亮点 - 首次引入大湾区主题可持续发展债券品种 募集资金重点投向清洁交通和水治理领域 [1] - 发行体现金融创新与社会责任的前瞻性布局 对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协同联动及债券市场融合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1] 历史参与 - 中国银行连续五年牵头负责深圳市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承销发行工作 [1] - 除担任全球协调人外 还在绿色债券发行中担任绿色顾问 专业能力与服务效率获发行人高度认可 [2] 战略定位 - 公司持续探索跨境金融创新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彰显全球化优势与综合化特色 [1][2] - 未来将持续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对外开放与高质量协同发展 为深港经济繁荣和社会民生进步提供金融支持 [2]
这个都市圈,又画了个“圈”?
36氪· 2025-08-28 10:25
珠西都市圈战略定位 - 珠海市委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珠海需坚定扛起珠西"头雁"责任 携手中山和江门推进珠西都市圈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发挥先行探路和辐射带动作用 [1] - 珠西都市圈是广东重点规划的5大都市圈之一 与广州和深圳都市圈同处珠三角 但长期存在"东强西弱"格局 [1] -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推动下 东西两岸协同发展成为支撑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关键 [1] 发展规划与目标 - 2023年底广东发布《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发展规划》明确以珠海为核心 以中山/江门/阳江为增长极 构建"一核三极/两圈四轴"总体发展格局 [2] - 规划目标是将珠西都市圈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增长极 [2] - 珠海市委九届八次全会2023年9月首次提出谋划建设珠西都市圈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推动区域项目协同和制度创新 [4] 区域协同举措 - 持续深化互联互通 加快推进跨市域道路建设 完善内部交通网络以提升区域外联内畅水平 [1] - 珠海斗门区与江门新会区2024年5月开展合作座谈 以两地率先合作为突破口 重点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4] - 加强医疗和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互惠合作与共建共享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1] 产业发展方向 - 因地制宜做好农文旅融合 以文塑旅和以旅彰文 挖掘保护历史文化资源 串珠成链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并打造特色文体旅游品牌 [1] - 拓宽农文旅融合与产业协同 重点谋划飞地项目建设 争取做成先行区示范项目 [4] - 规划指出珠西都市圈存在核心城市带动力不强/产业协作与创新资源相对不足等问题 [4]
贺州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广西日报· 2025-08-27 10:04
交通扩能 - 构建水陆空并进、多式联运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补齐铁、公、机、水短板,实施一批重大互联互通项目 [1] - 开工建设连贺等6条高速公路,“十四五”期间实现5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1] - 目前有3条高速公路直连大湾区,每天往返大湾区的高铁动车超100趟次,是全区第4个高铁直达香港的设区市,实现高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经济圈 [1] 产业振兴 - 积极开展精准招商,推动重点产业补链强链延链,培育高端碳酸钙新材料等7条循环产业链 [1] - 承接大湾区黄金珠宝、电子信息等产业组团落户,打造大湾区产业转移承接地、协同发展新高地 [1] - 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签约项目864个,计划投资总额近2780亿元,其中大湾区项目数量占比52.43%、计划投资总额占比48.76% [1] 创新驱动 - 与大湾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打造创新平台、培优创新主体,推动大湾区科研成果在贺州转化应用 [2] - 新增认定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5家、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平台27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较“十三五”期末增长66.7% [2] - 17项科技成果获广西科学技术奖,累计登记科技成果877项 [2] 环境优化 - 以大湾区一流标准为标杆,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实施并联审批、容缺受理、一窗通办等创新举措 [2] - 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上可办率达99.58% [2] 绿色发展 -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加强生态保护 [2] 人文交流 - 推动两地人员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互鉴,在全区率先开展粤桂跨区域协同立法 [2] - 携手肇庆共建“粤桂一家亲·肇贺好邻里”省际睦邻廊道 [2] - 来自大湾区的游客占区外游客比重常年保持七成左右,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康养旅游首选地 [2] 经济表现 - 2021—2024年GDP年均增长6.2%,今年上半年增长7.2%,增速排全区第2 [2]
共赴全运之约 共绘发展“同心圆”
深圳商报· 2025-08-03 08:59
体育盛会筹备 - 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全国最高规格综合性体育盛会"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在深圳举行 [1] - 启动仪式通过龙舟舞、人屏互动舞等表演形式,融合传统仪式感与现代科技元素,展现"科技+体育"特色 [2] - 会徽设计采用三色花瓣螺旋围合的"同心礼花"造型,寓意大湾区交融互通、活力无限 [3] 文化符号与设计元素 - 奖牌"同心跃"以港珠澳大桥同心结为图腾,吉祥物以中华白海豚为原型,分别象征三地团结与团圆和美 [3] - 颁奖音乐以岭南名曲《彩云追月》为基底,通过交响乐重构打造兼具古典意蕴与湾区气象的听觉标识 [6] - 礼仪服装、地标影像等视觉系统强化三地融合主题,体现"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赛理念 [3] 科技创新应用 - 采用自主移动机器人(AMR)承载火种灯与火种盆,展现精准协同的科技美学,象征大湾区创新引擎驱动 [4] - 人屏互动舞通过动态捕捉技术实现体育动作与光影的虚实结合,具象化呈现竞技项目经典动作 [2] 区域协同发展 - 仪式通过《东方之珠》《七子之歌》等三地经典歌曲联唱,凸显文化共鸣与家国情怀 [5][6] - 地理空间、发展愿景、精神价值三重"同心圆"概念,体现大湾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同发展路径 [7]
十五运粤港澳协同发展课题启动申报,Share你的“金点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17:03
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协同发展 - 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全国运动会和残特奥会 需在"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背景下探索创新办赛模式 [1] - "粤港澳体育湾区发展模式和先行先试实践研究"被列入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 组委会面向社会征集课题研究和典型案例 [1] - 组委会启动"粤港澳协同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申报 旨在深化三地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多领域协同合作 为体育湾区建设积累经验 [1] 课题研究框架 - 研究需围绕十五运会筹备中的规则衔接、要素流动及体制机制创新 重点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实践路径 [2] - 参考选题包括跨境赛事组织、通关便利化、场馆共享利用、文化遗产融合等方向 [2] - 研究周期为2025年11月20日截止 需提交6000-8000字专题报告 鼓励以著作、论文、决策咨询报告等形式结项 [2] 社会参与机制 - 广州体育学院专家表示课题研究降低参与门槛 社会各界可在8月1日前通过指定邮箱提交申请材料 [2] - 研究成果将直接服务大湾区规则衔接制度创新 为"一国两制"下区域融合提供新范式 [2] - 优秀成果将推荐至核心刊物发表 重要成果将呈报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参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