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控化

搜索文档
深度 | 智能驾驶系列专题:线控转向加速落地,线控底盘大势所趋【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6-26 21:57
智能驾驶与线控底盘趋势 - 智能驾驶核心为感知、决策和执行三层面,线控底盘标准化加速,通过电子元器件取代机械件提升响应速度[1][12] - 线控底盘实现XYZ三轴电子化,将被动执行转为主动控制,适配高阶智能驾驶需求[15] - 线控底盘提升智能化水平,满足车企轻量化需求(减重15%)和模块化开发需求[17] - 当前线控制动国内渗透率近60%,线控悬架渗透率4%+,线控转向受法规限制进展较慢[1][20] 转向系统升级路径 - 转向系统从机械转向(MS)到电控转向(EPS)再到线控转向(SBW)升级,ASP从1000元提升至4000元[3] - EPS当前主流方案,2024年国内渗透率99%+,市场规模380亿元,预计2028年达480亿元[3][53] - EPS产品从C-EPS向R-EPS升级,R-EPS传动效率更高,价格达2200元以上[51][53] - 国内EPS市场外资主导,博世华域合资占27%,耐世特占16%,浙江世宝等加速替代[54][56] 线控转向发展现状 - 线控转向(SBW)取消机械连接,响应更快,适配L3+智能驾驶和Robotaxi无方向盘设计[5][67][73] - 2025年为国内线控转向落地元年,蔚来ET9率先搭载,2030年国内渗透率有望超30%,市场规模350亿元[5][26][105] - 全球线控转向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超800亿元,渗透率25%[5][105] - 国际厂商捷太格特、采埃孚等先发优势明显,国内耐世特、浙江世宝等加速布局[28][110] 线控转向技术特点 - SBW由手控执行器、轮控执行器及控制软件组成,核心增量为路感模拟器[71] - 相比EPS,SBW响应速度提升至1-10ms级别,释放前舱空间[95] - SBW技术壁垒在于安全冗余设计及成本控制,需解决传动比设定、系统稳定性等挑战[99] - 航空领域成熟应用,2021年法规松绑后加速上车[97] 线控底盘产业影响 - SBW补齐线控底盘能力,实现车身与底盘解耦,缩短整车研发周期1-2年[116][118] - 线控底盘提升智能化水平,通过统一域控制器协同管理各子系统[121] - 滑板底盘为终局形态,集成转向、制动等实现四轮独立驱动[124] - 蔚来、比亚迪、华为等车企积极布局智能底盘技术[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