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电消费比例

搜索文档
绿色金融联合研究(四):绿电消费比例如何抬升大宗商品成本?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7-18 18: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绿证本质是能源属性证明,2023 年 1044 号文发布后核发全覆盖,但需求待激活,供应严重过剩[3][6] - 绿证与 CCER 衔接要求、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绿色消费比例等政策出台后,基本面边际改善,但未扭转供应过剩格局[3] - 受 669 号文影响,重点用能行业企业可能外购绿证,2025 年电解铝、多晶硅、钢铁、水泥行业成本抬升幅度分别为 0.3%、0.6%、0.0%、0.0%(理论值),实际更低[3][16] - 未来重点用能单位和行业绿电消费比例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管部门会推新目标,绿证需求有望改善,相应行业绿证成本或逐年增长[3][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绿证核发实现全覆盖,但需求有待进一步激活 - 绿证是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唯一证明和消费认定唯一凭证,1 个绿证单位对应 1000 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用于消费量核算和认证[6] - 2023 年 1044 号文发布后,绿证核发全覆盖[6] - 绿证需求分强制和自愿两类,目前处于初步阶段,截至 2025 年 5 月,历史累计可交易绿证过剩超 30 亿个,2025 年 1 - 5 月采购需求约占当年累计核发的 38%,约 80%的 2025 年度可交易绿证过剩[9] 绿证基本面边际改善,但未扭转供应严重过剩格局 - 2025 年 1 月,9 个申请 CCER 的项目减排量对应的绿证将被核销,但规模极小[10] - 2025 年 2 月提出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机制电量不重复获绿证收益,执行细节未公布,机制电量对应绿证处理方式影响绿证市场[10][11] - 四大传统高耗能行业绿证交易需求约 3 亿个,2025 年绿电消费比例目标带来的交易需求同比增量大概率低于 80%[12] - 不考虑机制电量影响,四大传统高耗能行业绿证交易需求占 2025 年度可交易绿证供应约 20%,约 9%为边际增量,剩余约 80%供应需其他需求填补[13] - 若主管部门放松对绿证生产年度考核要求,绿电消费比例目标对 2025 年度绿证价格支撑作用将被削弱[14] 短期成本抬升幅度有限,未来绿证成本或将逐年增长 - 基于 669 号文,2025 年电解铝、多晶硅、钢铁、水泥行业成本抬升幅度分别为 0.3%、0.6%、0.0%、0.0%(理论值),考虑存量常规水电项目,实际更低[16] - 到 2030 年,绿电消费比例原则上不低于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消纳责任权重平均水平,预计该数值每年略有增长但幅度有限[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