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先进能源
icon
搜索文档
擘画十五五 北京怎么干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18 06:42
深化改革 - 深化经济和公共服务领域改革,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 [1] - 推动民营经济相关立法,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1] - 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主动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1] - 以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为导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迭代升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 科技创新 - 加快提升科技创新中心发展能级,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1] - 突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扎实推进基础研究领先行动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加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支持力度 [1] - 突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培育相适应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1] - 突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推动出台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政策 [1] 科教一体 - 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优势,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 - 推动新旧动能转型,做强人才自主培养国内循环体系,跨学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 - 打通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脉络,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巩固双减成果 [2] - 打通知识生产线、人才培养线和产业创新线,塑造多元办学、产教融合的教育新形态 [2] 数智北京 - 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发展壮大高精尖产业,做优做强现代服务业 [3] - 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谋划打造人工智能、绿色先进能源和低碳环保等万亿级新兴支柱产业集群 [4] - 前瞻布局6G、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推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4] - 以六链五群引领京津冀产业协同,培育1个到2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4] 社会保障 -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促进就业与增收,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 [4] - 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头等大事,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深入实施就业岗位开发专项计划 [5] - 组织开展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优化提升就业支持和公共服务体系 [5] - 持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稳步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范围 [5] 宜居家园 - 深入推进美丽北京建设,全面加强污染防治,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5] - 锚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核心,以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为动力 [6] - 以多层级美丽建设为突破,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6] 现代交通 - 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突出融合、织网、优化、集约、增效五大策略 [7] - 加快构建综合立体对外交通网络和多网融合的市内交通体系,持续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7] - 坚持系统思维,一点一策优化重点区域出行环境,常态开展重要节点和常发堵点治理 [7] - 进一步推动物流降本增效,构建外集内配的物流发展布局,加快推进公路运输向铁路运输有效转移 [7] 城乡区域发展 - 统筹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人口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大力实施城市更新 [8] - 坚持走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9] - 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全面提升乡村发展、建设、治理水平 [9] 文化繁荣 - 全面增强文化中心影响力,丰富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促进文化产业创新 [9] - 深挖首都文化禀赋与资源优势,激活文商旅体展融合新活力 [10] - 创新产品供给,推出中轴游、康养游、潮玩产品、研学游等分类产品 [10] - 打造消费新场景,依托30家工业旅游示范点推出精品线路,运用AI、6G等技术发展科技旅游 [10] - 升级乡村旅游,推动片区化组团发展,打造旅游休闲绿道与精品民宿,做强京郊微度假品牌 [10] 健康北京 - 加快建设健康北京,以服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为着力点,以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为落脚点 [11] - 加快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 [11] - 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 [11] 古都保护 -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完善具有首都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格局 [12] - 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价值阐释与展示传播,持续巩固北京中轴线申遗成果 [12] - 大力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不断丰富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12] 花园城市 - 加快建设花园城市,打造春新彩、夏浓绿、秋斑斓、冬银墨的城市景观风貌 [13] - 构建一屏五带、两轴三环、九楔十五片的市域空间格局 [14] - 推进绿化彩化立体化,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有机融合 [14] - 打造自然山水相融的天然花园、特色鲜明的和谐花园、全龄友好的共享花园等五大花园场景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