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投融资创新

搜索文档
推进长三角物流走廊的货运电动化,上海需顶层设计,整体规划
新浪财经· 2025-07-01 16:27
货运电动化政策与目标 - 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目标到2027年交通运输电能占行业终端用能比例达10%,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主流,新能源营运重卡规模化应用 [3] - 上海作为重要物流枢纽,正探索形成货运电动化走廊,推动长三角物流通道绿色转型 [3] 上海新能源重卡市场现状 - 上海新能源重卡补贴标准为630元/kWh,提前报废和新购车辆合计补贴最高封顶28万元,截至2025年6月底已发放补贴8.931亿元,涉及15827辆淘汰柴油车和2054辆新购新能源客货车,其中重型货车占比超90% [5] - 上海新能源重卡2025年5月销量2678辆,1-5月累计9769辆,政策目标是年均更新或新增货车1.3万辆左右 [5] - 新能源货车初始成本较高,但油电成本差可使30-35吨车货总重的车辆成本比燃油低50%,前期成本约三四年可收回 [6] 充换电设施需求与缺口 - 上海现有中重型充换电设施严重不足,满足360kw充电功率的充电桩不到300个,而已公示的1800辆电动重卡需300多个充电桩,上万辆淘汰重型柴油货车需约1700个充电桩 [9] - 不同场景对充换电需求不同:港区短倒需单次补电350千瓦·时(支持250公里),干线运输需更大容量或换电方案 [8][9] - 充换电设施缺口主要因城市用地成本高、企业申请增加电容困难等问题 [9] 企业参与与市场机制 - 物流企业积极布局新能源重卡以降低成本,能源企业希望抢占绿色转型先机,但上海因缺乏顶层设计导致企业间摩擦 [12][13] - 上海有物流企业因电容问题被迫拆除自建充电桩,将业务转移至宁波港区 [13] - 建议采用公私合作(PPP)模式协调充换电设施建设,利用闲置工业用地并设置弹性期限,通过电费、服务费和碳积分回收收益 [14] 场景化解决方案 - 快递企业如申通在青浦园区自建充电设施,夜间利用谷电为电动重卡补能,50分钟充电可覆盖300余公里往返干线 [15] - 港区需优化充换电设施布点,临港集卡服务中心超充及换电站单日服务车次有限且价格较高,其他港口区域设施多为见缝插针建设 [16] - 上海首条重卡充换电干线(临港-外高桥-宝山-太仓)2025年3月贯通,经验可供公共决策参考 [16] 绿色投融资创新 - 建议以充换电站点为底层资产发行绿色基础设施REITs,与碳交易收益、绿证挂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14] - 浦东新区作为全国气候投融资试点区域,可探索电动重卡及补能设施的绿色投融资政策 [14] 长三角协同与标准化 - 上海应充分利用物流枢纽优势,与长三角其他港口区域协同,形成绿色技术和机制创新标准 [16] - 快递企业作为关键纽带,可推动跨区域物流电动化经验共享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