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购诈骗
icon
搜索文档
网店故意发错货引诱事主“做任务” 售后服务竟成了诈骗引流手段
北京晚报· 2025-07-14 15:24
警方提示消费者,正规商家售后理赔时绝不会要求先转账、做任务,比如投资黄金、刷单返利或看短剧 挣钱等。消费者购物维权切勿脱离官方平台,不要添加客服私人微信,不要下载陌生软件,更不要轻信 高额赔偿。 北京晚报讯(记者孙莹)网上购物货不对板,找客服解决是再常规不过的操作。可最近,售后服务也成 了一种诈骗引流手段。北京市反诈中心近日曝光了这种诈骗新手段,诈骗分子在网上开店,故意发错 货,再以售后补偿名义引诱事主"做任务"实施诈骗。 无独有偶。王女士在直播间买了一瓶两升装的名牌洗衣液,收到的却是杂牌小包装洗衣液。王女士联系 商家客服。客服让王女士添加专属客服的微信,先给王女士全额退款,接着表示如果能给店铺截图好 评,再给王女士货物价款一倍的返利。获得王女士好感后,客服又给王女士推荐了一项投资黄金的任 务,投500元返600元,投得越多返利越多。王女士投了5万元,结果全部被骗。 反诈民警梳理近期警情后发现,在众多网购及社交平台都出现了涉诈店铺,其营业执照多为个人工商 户,售卖U盘、小风扇、纸巾等商品,发案数量迅速增长。 前不久,李先生在社交平台上的一家店铺买了一套积木玩具,收到快递后打开一看,竟是一包毫无关联 的小苏打。 ...
网购“售后理赔”藏陷阱 新型诈骗引流手段如何让退货变“入坑”?
央广网· 2025-07-14 11:09
央广网北京7月14日消息(总台记者韩雪莹 任梦岩 俞翔)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 横》报道,对于消费者来说,网购商品遇到质量问题或货不对板,找客服解决是常规操作,可如果所 谓"有瑕疵"或"发错货"原本就是不法分子故意为之、引人入"局",又会怎样?近日,多地警方曝光一类 新型网购诈骗手段,诈骗团伙通过开设网店故意发错货或寄送劣质商品,再以"售后补偿"为诱饵引流, 诱导消费者脱离官方平台私下交易,最终实施诈骗。当前已在多平台出现的此类骗局,发案数量呈快速 增长趋势,消费者须提防"假理赔"骗局。 不久前,家住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的居民允女士在某电商平台无意间刷到一款仅售8.8元的手持电 风扇,漂亮的外观、多样的功能以及实惠的价格让她颇为心动。然而下单收货后她却发现,电风扇质量 堪忧,根本无法正常使用。允女士和店铺客服沟通退货退款,对方告知,他们在快递盒内随电风扇一起 寄来了一张印有"扫码快速处理退赔"字样的"售后服务卡",按照上面的提示操作才能进入"退赔通道"。 央广网发 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供图 您好 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呢? 毫无防备的允女士扫描二维码并下载了一款APP,随后被拉入一个名为"网络短剧推荐 ...
网购“售后理赔”藏陷阱,北京警方曝光最新诈骗引流手段
新京报· 2025-07-13 07:50
新京报讯(记者张静姝)近日,北京市反诈中心紧急曝光一类新型网购诈骗手段,诈骗分子通过开设网 店故意发错货或寄送劣质商品,再以"售后补偿"为诱饵引流,诱导消费者脱离官方平台私下交易,最终 实施诈骗。此类骗局已在多平台出现,发案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警方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 近期,多名消费者遭遇"货不对板"后陷入诈骗陷阱。事主李先生在某平台购买积木玩具,收到的却是一 包小苏打。联系店铺客服后,对方让其扫描快递盒内的售后二维码,脱离平台进入私下聊天界面。客服 以"看短剧做任务可补发货物并赚钱"为由,引诱李先生进群参与。初期小额充值均能领到佣金,随着投 入加大,客服又以"操作失误""账号冻结"等借口要求转账解冻,李先生最终被骗数万元。 北京警方郑重提醒,正规商家售后理赔绝不会要求消费者"先转账、做任务、下载陌生软件"。消费者购 物维权需坚守"四不"原则:不脱离官方平台私下沟通,拒绝添加私人微信或扫描不明二维码;不轻易相 信高额赔偿承诺,警惕"好评返利""投资高返"等诱惑;不随意下载非官方软件,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和财 产风险;不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遇"账号冻结""法律追责"等说辞立即报警。 同时,警方呼吁各电商及社交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