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U盘
icon
搜索文档
网店故意发错货引诱事主“做任务” 售后服务竟成了诈骗引流手段
北京晚报· 2025-07-14 15:24
网购诈骗新手段 - 诈骗分子通过故意发错货诱导消费者脱离原平台进行私下交易 [1] - 诈骗手法包括以售后补偿为名要求消费者"做任务"如看短剧、刷单返利等 [1][2] - 典型案例显示消费者被骗金额从数万元到5万元不等 [1][2] 诈骗实施方式 - 通过扫描快递盒内二维码或添加私人微信脱离平台监管 [1][2] - 初期小额返利获取信任后诱导大额投入 [1] - 以"操作失误""账号冻结"等理由要求转账解冻 [1] 涉诈店铺特征 - 多注册为个体工商户 [2] - 售卖商品集中在U盘、小风扇、纸巾等低价值商品 [2] - 发案数量呈现迅速增长趋势 [2] 消费者防范要点 - 正规商家不会要求转账或做任务获取赔偿 [2] - 应避免添加客服私人微信或下载陌生软件 [2] - 警惕高额赔偿诱惑 [2]
网购“售后理赔”藏陷阱 新型诈骗引流手段如何让退货变“入坑”?
央广网· 2025-07-14 11:09
新型网购诈骗手段 - 诈骗团伙通过开设网店故意发错货或寄送劣质商品,再以"售后补偿"为诱饵引流,诱导消费者脱离官方平台私下交易,最终实施诈骗 [1] - 当前已在多平台出现的此类骗局,发案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 [1] - 诈骗手法有别于传统的诈骗引流方式,通过正规购物平台引流,但刷单的内核没有变,更具迷惑性 [14] 诈骗流程 - 诈骗团伙在快递盒内随商品一起寄来印有"扫码快速处理退赔"字样的"售后服务卡",诱导消费者扫描二维码 [1] - 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后被拉入聊天群,群内充斥"看短剧赚零花钱""刷剧得返利"等信息,有人晒出提现成功截图 [10] - "导师"主动私信受害者,表示可以通过做任务边退货边赚钱,初期小额充值通常能领到佣金,随着投入加大,客服以"操作失误""账号冻结"等借口要求转账解冻 [14] 诈骗成本与收益 - 开设一个专门用来实施诈骗的新店铺成本约240元,其中200元是交给电商平台的押金,40元用于办理营业执照 [15] - 诈骗团伙只要骗成一笔,本钱就回来了,而且是三四倍的回本,骗成一笔就跑路 [15] 警方建议 - 消费者应通过正规网购平台下单购物,遇到商品质量问题后通过平台官方渠道进行售后维权 [16] - 所有联系都要在平台上进行,包括退换货,正规退款流程是在平台上点击"申请退款",钱原路返回 [16] - 电商平台应加强店铺监管,建立"安全期",仔细审核店铺资质,如仓库或办公地点,防止嫌疑人简简单单拿营业执照、交押金就能开店实施诈骗 [16]
当心!快手、淘宝等平台出现诈骗店铺,故意发错货实施诈骗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12 13:49
新型电商诈骗模式分析 - 诈骗分子通过开设网店故意发错货或寄送劣质商品 以售后补偿名义诱导消费者脱离平台私下联系[1][2] - 典型话术包括看短剧做任务返利(案例中事主被骗数万元)[1] 投资黄金高额返利(案例中事主被骗5万元)[2] 以及威胁影响征信等恐吓手段(案例中事主被索要86000元)[3] - 涉诈店铺集中在抖音 快手 淘宝 番茄小说等平台 商品涵盖日用品到电子产品 营业执照多为个体工商户[3] 平台监管漏洞 - 诈骗团伙利用平台监管盲区 通过扫描快递内二维码 添加私人微信等方式规避平台监控[1][2] - 涉诈店铺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反映出平台对商户资质审核和日常巡查存在不足[3] - 警方建议平台需在客服界面增设防诈骗提示 并加强店铺开设审核机制[4] 消费者行为特征 - 诈骗成功率高的原因包括:前期小额返利建立信任(案例中事主通过短剧任务获得初期佣金)[1] 全额退款+好评返利等组合拳降低戒备心(案例中洗衣液买家)[2] - 典型诈骗流程为:发错货→引导脱离平台→小额返现→大额诈骗 平均单案损失达数万元[1][2][3] - 消费者普遍存在脱离官方平台操作的行为 包括下载陌生软件 添加私人联系方式等[3]
东亚第一内卷国,靠「山寨」发家?
36氪· 2025-06-17 11:33
日本车企拆解中国新能源车 - 日本车商近年频繁拆解中国新能源车型包括比亚迪海鸥、吉利极氪、五菱宏光MINI、小米SU7、蔚来ES8等,并制作了售价达4.37万元的比亚迪拆解手册 [1] - 这一行为与日本上世纪通过拆解欧美产品实现技术模仿的历史模式高度相似 [3] 日本山寨历史与产业转型 - 日本早期在汽车、电子、服装等领域广泛模仿欧美产品,例如丰田通过拆解克莱斯勒Airflow仿制出丰田AA车型 [32][34] - 索尼通过改进美国晶体管收音机技术推出体积更小、价格更低的TR-63,占据美国市场并需专机空运供货 [39][41][43] - 20世纪80年代日本完成产业升级,丰田占制造业产值10%,佳能尼康占据全球相机市场75%,索尼Walkman引领消费电子 [45][47] 技术保护与产业困境 - 日企在掌握专利后采取封闭策略,如DVD领域的6C联盟对每台中国DVD收取数百元专利费,阻碍行业技术扩散 [53][56] - 松下等离子屏幕技术因专利垄断导致行业转向液晶屏,最终其出货量仅为液晶屏的1/10并于2013年停产 [58] - 丰田氢燃料汽车虽拥有70%专利但未能形成产业生态,导致技术边缘化 [60] 模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 日本战后经济崛起依赖对欧美技术的极致模仿与优化,但成为技术领先者后因过度保护专利陷入"加拉帕戈斯化"困境 [62] - 早期山寨策略使日本制造从"质量差"转变为优质代名词,但21世纪因技术封闭错失先发优势 [36][47][62]
赛道Hyper | 海力士消费级存储颗粒价上调约10%
华尔街见闻· 2025-05-05 10:07
存储器价格趋势 - 存储器价格在2025年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企稳反弹 [1] - 海力士DRAM颗粒价格上涨约12% [2] - SanDisk闪存价格从4月1日起上调超过10% [2] - 通用DRAM DDR4 8Gb产品固定交易价格较3月上涨22.22% [2] DRAM与闪存定义及应用 - DRAM颗粒是存储设备核心组件,用于存储二进制数据,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手机、SSD等设备 [4] - DRAM模块包含多个颗粒、控制电路等,通过总线与CPU通信 [5] - DRAM在PC和手机中用于内存条、显存及运行内存,特点是断电后数据丢失 [6] - 闪存用于长期存储静态数据,如SSD、U盘、手机存储等 [9] - 计算机同时依赖DRAM(运行程序)和闪存(保存文件) [10] 消费级存储器涨价 - 此次涨价主要为消费级品类,面向手机、PC等个人电子设备 [11][12] DRAM相关公司 - 北京君正和深科技主营DRAM,深科技为DRAM封测龙头 [13] - 澜起科技主营DDR5内存接口芯片 [17] - 香农芯创代理SK海力士产品,DRAM占存储器收入70% [19] - 万润科技布局DRAM和SSD,但营收占比低于5% [18] 闪存相关公司 - 兆易创新闪存营收占比60%+,NOR Flash全球市占率15% [14][23] - 东芯股份闪存营收占比61.75% [14][15] - 普冉股份主营NOR Flash+EEPROM [15] - 江波龙为存储器模组龙头,产品包括SSD、内存卡 [17][20] - 德明利闪存主控芯片设计业务占比超90% [17][21] - 佰维存储以NAND Flash模组为核心产品 [17] 其他公司动态 - 城邦股份拟将存储芯片业务作为第二主业 [19] - 兆易创新存储芯片业务收入51.94亿元,占总营收70.6% [23] - 北京君正存储芯片为第一大营收板块 [24] 技术对比 - EEPROM、NOR Flash、NAND Flash和DRAM在擦写单位、次数、速度、容量及应用场景上存在差异 [16]
朗科科技(300042) - 2025年4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30 21:50
公司定位与业务布局 - 朗科科技作为韶关市算力产投平台,已在推进相关工作 [2] - 公司在存算一体业务有布局,正评估多个研发机构技术路线和成熟度,适时启动研发立项和商务拓展 [10] - 朗科科技全资子公司朗坤科技与宝德等伙伴业务合作涵盖昇腾系列,其他布局仍在对接中 [7] - 公司谋划与头部服务器企业合作,为韶关算力中心项目提供服务器等硬件设施 [15] 研发投入与业务方向 - 2025 年公司会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向算力业务倾斜和布局 [3] 业务营收与运营情况 - 算力平台刚发布,C 端和 B 端运营方案正在搭建,营收信息待关注平台发布 [3] - 截至目前公司尚未开展算力租赁业务,会关注相关领域,对合适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 [5] - 2024 年消费类存储业务收入及毛利率双降致全年亏损扩大,算力业务未形成有效替代 [14] - 2025 年首季度公司继续亏损,全资子公司韶关乳源朗坤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服务器组装生产线建设,服务器相关业务占整体营业收入比例极小 [13] - 算力订单业务推进仅有韶关分公司首单 421 万元合同 [13] 业务合作情况 - 朗科科技与韶关数投在算力业务各有侧重,相关合作正在开展中 [3] - 朗科科技在玄度业务中承担国产算力和存储的技术和产品支撑 [3] - 公司与华为签署意向性框架协议,在“东数西算”和数字化产业发展方面合作,未达成实质性协议,未影响业绩 [10][11] - 存储基地项目以及与忆恒的业务合作正在积极推进 [11][13] 业务资源与订单获取 - 朗科科技算力调度运营平台算力资源来源有公司研发立项的算力服务器、韶关等集群节点供应、边缘算力接入 [3][4] - 朗科科技与相关合作伙伴基于服务器生产环节探讨落地方案,国产芯片适配开展中,部分机型在适配与测试,算力或服务器订单获取的前置对接事项有序推动 [14] 公司资金与战略规划 - 公司将根据市场供需加强库存水位管理,拓展销售通路,以朗科品牌和行业客户为发力点改善传统业务业绩 [15] - 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公司货币资金 5.7 亿元,董事会授权经营层申请银行授信额度 2 亿元,资金可满足算力业务发展需要,暂无引入战略投资者事项,持续关注政府补贴政策 [15] 其他事项 - 公司目前与业内有意向人士初步对接沟通总经理人选,后续将遴选 [8] - 公司将持有的朗科智算部分股权挂牌转让,利于优化股权结构、增强管理层积极性、降低经营风险 [8][9] - 框架协议签订后,相关实质性合作和业务订单在积极洽谈和推进中 [6] - 已完成、在途订单及业务合作披露由董事会办公室依据规定对外披露 [11]
华强北走出的草根姐弟,干到全球前三,年入百亿
创业邦· 2025-04-29 17:30
华强北创业历程 - 1999年江西双胞胎姐弟蔡华波、蔡丽江在华强北创立江波龙电子,主营存储卡、U盘等产品,如今年营收达130亿元 [7][9][36] - 初创时仅租用几平米柜台,依托华强北电子集散生态快速积累行业资源,2001年完成工商注册,姐弟分别持股70%和30% [9][10] - 早期通过MP3产业链完成原始资本积累,2002年因闪存囤货失误濒临破产,后意外因苹果iPod引发的闪存短缺实现扭亏为盈 [12][14] 技术转型与品牌突破 - 2011年推出自主品牌FORESEE,攻克eMMC/UFS存储技术,2012年工业级存储芯片通过国家电网等严苛测试,2015年成为传音手机核心供应商 [17][19] - 2010年代工业务占比70%,但毛利率仅8%-12%,远低于三星等原厂企业,倒逼自主创新 [15][17] - 2017年收购美光旗下雷克沙品牌,承接其4亿美元年销售额及200余项专利,实现高端消费市场突破 [22][24][25] 全球化战略与市场表现 - 收购雷克沙后海外营收占比从18%跃升至77.1%,进入全球70国零售体系,包括Best Buy、亚马逊等渠道 [32][36] - 2023年收购巴西SMART Brazil业务线,拿下巴西石油订单并导入自研UMIS芯片,建立欧洲分拨中心实现72小时泛欧配送 [33][35][36] - 2023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独立存储厂商,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超130亿元,雷克沙入选福布斯中国出海品牌TOP30 [36][39] 技术研发与产业链整合 - 投入超2亿元建设雷克沙实验室,累计申请专利2174项,推出全球首款1TB microSD卡及亚马逊销量前三的NM790 SSD [27] - 从长江存储采购晶圆到自研UMIS主控芯片,完成全链路资源整合,摆脱海外技术依赖 [39] - 2020年发起智慧终端存储协会,推动中国NM Card标准全球化,目标成为行业规则制定者 [42] 业务结构演变 - 从2010年代工占比70%转变为2024年自有品牌占比70%、技术定制20%、贴牌不足10%的格局 [41] - 形成FORESEE(行业存储)+雷克沙(消费市场)双品牌矩阵,客户覆盖惠普、比亚迪、巴西石油等跨界巨头 [25][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