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老视矫正
icon
搜索文档
老花矫正手术风险有多高?中国市场有多大?这些上市公司有话说→
财经网· 2025-10-23 17:45
老视矫正市场概况与人口背景 - 中国老视人口基数庞大,52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接近100% [1][3] - 预计2035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占比30%以上,到世纪中叶老年人口超过5亿,占比超过40% [2] - 超八成60岁以上老人同时受老花眼与白内障双重侵袭 [3] 老视矫正主要技术方式 - 目前老视矫正主要有光学矫正(配镜)、手术矫正和药物治疗三种方式 [1] - 配戴老花镜成本较低、安全性高,但会使运动受限,需随年龄增长调整度数,且不同场景需佩戴不同焦距眼镜 [1] - 手术矫正技术日益成熟,主要包括老视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激光矫正 [1][10][12] - 渐进多焦镜片可解决中老年人既有近视也有老花的问题,一副眼镜有多个渐变光学焦点 [3] - 老花滴眼液通过缩小瞳孔增加景深来迅速改善视觉效果,但药效持续时间较短,可能伴随眼部刺激等副作用 [4] 手术矫正的市场空间与挑战 - 老花手术潜在空间非常宽广,但目前国内普及率很低,总体上还处于推广阶段 [1] - 当前推广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提高人群对老视矫正手术的正确认知 [6] - 45岁到60岁的职场人群对老视矫正手术的需求明显增加 [4] 手术矫正的成本与风险 - 晶体置换手术费用通常在双眼3到10万元人民币不等,角膜激光类矫正手术价格通常在2到6万元区间 [2] - 老花矫正手术目前不进医保 [2] - 任何医疗手术都存在风险,合格机构应在术前检查、术中操作、术后恢复全流程进行风险把控 [2][7][9] - 术前需根据患者职业、用眼习惯等进行个性化诊断,排除高风险人群 [9] - 术后感染是严重风险,术后护理、用药和定期复诊非常关键 [9] 主要市场参与者与竞争格局 - 中国民营老视手术矫正机构市场份额预计超过60% [14] - 参与者包括公立医院(如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和民营上市公司(如德视佳、爱尔眼科、何氏眼科、光正眼科) [12] - 公立医院在基础治疗上有公信力与医保优势,但高端人工晶体选用受集采政策限制 [14] - 私立机构在技术引进、设备更新与服务体验上形成优势,采用预约制与定制化方案 [14] - 德视佳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创3.77亿港元新纪录,较去年增加2.4%,其中晶体置换手术收益达1.21亿港元,增长2.8% [5] 技术创新与业务发展 - 莎普爱思的盐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临床试验已进入临床阶段,累计研发投入约1754.63万元人民币 [4] - 德视佳利用屈旋光性激光技术矫正老花眼的Presbyond业务收入由2024年的120万港元跃升至360万港元 [5] - 爱尔眼科成立“老视管理MDT学组”,旨在打破学科壁垒,为合并多种眼病的老视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15]
人老眼先衰,老花矫正手术热度攀升,哪些眼科公司能抢占老龄红利?
财经网· 2025-09-19 16:28
行业背景与现状 - 老视由人眼调节能力不可逆下降引起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背景下矫正技术快速发展 主要有光学矫正 手术矫正和药物治疗三种方式[1] - 老视通常在38岁左右出现 42岁至44岁达发病高峰 52岁发病率近100% 60岁至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约80% 超八成60岁以上老人同时受老花眼与白内障双重侵袭[3] - 预计2035年前后中国有4亿老人占比30%以上 世纪中叶有5亿以上老人比例超过40% 年龄相关性眼病不断增长[3] - 国内老视矫正手术普及率极低处于早期阶段 大量患者因认知不足尚未得到有效矫正 患者眼部健康需求复杂常伴随白内障 眼底病变等问题[3][4] 主要治疗方式 - 老视矫正手段包括佩戴框架眼镜等非侵入性方式 以及角膜手术 晶状体手术 巩膜手术等持久干预手术 还有新兴药物治疗[3] - 随着技术进步 角膜屈光手术和屈旋光性晶状体置换手术逐渐成为主流矫正方式 但仍存在一些限制及不可避免并发症[3] - 三焦点晶体置换手术是目前处理老花眼最有效方法 德视佳预计无论经济状况如何该手术需求将持续增加[7] 市场参与机构布局 - 公立医院如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设立老视矫正门诊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实施迈可视老视手术[1] - 非公立眼科医疗机构包括德视佳 爱尔眼科 何氏眼科等上市公司在老视手术矫正方面有所布局[1] - 爱尔眼科通过成立老视管理MDT学组 开设全国30城老视矫正门诊等方式开启老视诊疗新模式[4] - 为满足患者精准化 全程化视觉健康需求 近年来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均加大在老视矫正领域布局[4]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德视佳2025年上半年老花眼治疗需求持续攀升 晶体置换手术收益达121.4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8% Presbyond收入由2024年1.2百万港元跃升至3.6百万港元[2] - 德视佳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创377.1百万港元新纪录同比增长2.4%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38.40百万港元低于2024年同期的44.15百万港元[6] - 爱尔眼科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15.07亿元同比增长9.12% 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增长0.05%[6] - 非公立眼科医疗机构凭借老视矫正布局改善公司经营状况[1] 市场前景与机遇 - 老花手术在国内普及率极低处于早期阶段 市场空间非常宽广 中国大多数中老年人对老视认识程度不高 甚至使用老花镜都未经过正规验配[4][5] -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 国内老花治疗业务需求空间非常大 尤其对视觉质量要求较高的50后 60后 70后人群[6] - 随着适龄段人群支付能力提高和对视觉品质追求 老花眼治疗市场未来有望出现较大增长 成为眼科公司新增长点[6] - 德视佳认为三焦点晶体置换手术最能抵受经济衰退影响 在严峻宏观经济环境中仍是未来增长主要推动力 预计晶体置换手术收益将会上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