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社交

搜索文档
行前指南|参加一场职场社交酒会,需要注意什么?
36氪· 2025-07-04 21:16
校友与职场社交活动 - 校友和职场社交文化在欧美已融入日常 活动形式包括烧烤日 美食市集 草坪音乐节 节日联欢等 酒会是相对标配的一种 [2] - 公司高层和招聘经理常出现在社交活动现场 由于职场位阶不明显 现场交流更平等 [2] - 北京顶尖院校校友会的参与积极性差异较大 部分院校对"助就业"类活动兴趣不足 沟通风格较保守 而部分院校更敏捷开放 贴近业界 [3] 2025方舟计划社交酒会 - 活动定位为轻松愉悦的社交酒会 旨在打破参与者原有社交圈 主题聚焦"出海" 邀请带资源的人士参与 [3] - 活动面向合作院校学生/校友免费 但最终采取售票制 单人票49元(原价79元) 双人票89元(原价139元) [15] - 活动获得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会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MBA校友会等机构支持 未来欢迎更多院校和企业合作 [27] 活动具体信息 - 时间定于2025年7月6日13:30 地点在北京朝阳区万科大都会NAVA-A座23层 [13] - 活动形式为闭门职场社交聚会 不提供现场直播 参与者需提前扫码加入"2025方舟计划"校友群 [15] 相关产品与服务 - 推出自研AI产品"职升机AI" 通过微信小程序提供3分钟测试 帮助用户发现红利赛道机会 [29][31]
职来职往:职场新人如何应对“奶茶社交”
中国青年报· 2025-07-03 08:00
职场奶茶社交现象分析 - 现代职场中奶茶社交被用作证明入场资格和叩开圈层大门的工具,本质是双向筛选的匹配游戏[1][2] - 该现象已成为职场文化组成部分,具有快速拉近距离、低成本社交和非正式沟通三大核心功能[4] - 领导者层级更关注战略决策与市场渗透率,不依赖奶茶作为社交手段[3] 有效参与策略 - 建议设定月度社交预算(如20份以内),超支时可采用健康或工作理由婉拒[1] - 需筛选合适规模的社交场景,超过20人的大规模普惠式奶茶社交效果有限[1] - 记住同事口味偏好比单纯购买更能体现真诚,这种非金钱投入更具价值[2] 职场新人应对指南 - 建议新人先观察团队文化,了解公司是否存在领导买单或AA制等规则[5] - 可适度参与但不勉强,提议健康选项(无糖茶/水果)作为替代方案[5] - 应优先提升专业能力和执行力,职场认可最终取决于价值贡献而非社交频次[2][5] 社交价值本质 - 真正的职场社交资本在于贡献个人价值、承担责任和展现可见成长[3] - 建议将主要精力聚焦于专业成长,跟随职场榜样比过度社交更重要[2] - 分享零食或帮助解决问题等低成本方式同样能建立有效人际关系[5]
毕业3年工资5000元,职场第一份工作真的重要吗?
36氪· 2025-06-20 10:39
应届毕业生就业现状 - 猎聘网调研显示应届毕业生签约率为25.09%,未签约率为74.91%,反映就业市场供需失衡[3] - 高校扩招叠加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导致企业招聘需求减少与毕业生人数高企的结构性矛盾[3] 第一份工作的战略价值 - 首份工作塑造职场认知框架,对长期职业发展具有奠基作用[2][4] - 早期精准定位可避免低水平重复,3年无定位将导致能力停滞案例印证此观点[7][9] 职业定位方法论 - 双轨定位模型:兴趣导向(最想做什么)与能力导向(能做什么)构成决策矩阵[10] - 新媒体运营岗位要求示例显示需文案编辑、数据分析、社群运营等复合能力[11] - 招聘平台职位说明书可作为能力提升路线图,需针对性弥补技能缺口[11] 职场认知构建路径 - 汇报工作等基础实践比学历背景更能影响早期晋升,2年转正案例佐证[14][15] - 新媒体运营新人需完成职责梳理→全流程跟进→复盘优化的工作闭环[17] - 职场认知差异随时间放大,5-10年可能形成阶层分化[18][20] 职场社交价值体系 - 社交估值理论:个人价值由最紧密5人圈层的均值决定[24] - 三类社交资产模型:消费型(垂直领域影响力)、职业型(内推网络)、资源型(人脉链条)[25][26][27] - 专业能力通过作品展示、领导认可度、不可替代性三个维度实现社交变现[28]
在职场上如何打开正确的社交方式?
36氪· 2025-06-12 10:45
职场社交重要性 - 职场社交是职场人无法回避的必修课 无论职场新人还是高管均需掌握 [1] - 84%职场人士承认工作中需要帮助 但35%因害怕求助而选择每周加班6小时 [4] - 领英2018年调查显示 美国职场最大挑战包括同事交往 职场政治等 求助恐惧症最普遍 [3] 有效社交方法论 - 打造可交换价值是核心 包括专业能力 资源链接 情绪价值等多元形式 [5][6] - 放大可交换系数需建立专业影响力 如文案 设计等特长可吸引主动合作 [8][9] - 社交圈层分为利益交换与价值观认同两类 需明确区分应用场景 [12][13] 求助技巧 - 提问需诚实直接 隐瞒关键信息会导致信任度下降 [17][18] - 求助内容需匹配对象能力 在合适时间找合适人提合适要求 [20] - 量化请求细节 如"10分钟美化3页PPT"比模糊提问效率提升50%以上 [21][22] 应对恶意竞争 - 从受害者心态转为主动应对 高质量完成工作是防御基础 [27][28] - 提升不可替代性可使中伤者无计可施 需持续达成业务目标 [30][31] - 专项技能突破(如PPT 英语)能快速建立专业形象抵御攻击 [32] 社交本质 - 职场社交本能源于人类社会化需求 连接与表达是底层动力 [37] - 有效社交需平衡短期利益与长期价值 坦荡态度减少内耗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