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肿瘤标志物筛查
icon
搜索文档
几百元体检查什么?能查出哪些病?
36氪· 2025-07-31 20:31
体检套餐内容与定价 - 电商平台主流体检机构提供价位在188元至5264元不等的套餐 其中几百元价位套餐年销量可观 如爱康国宾825元中老年套餐年售超7000份[1][4][6] - 基础几百元套餐涵盖20项核心检查项目 包括影像检查(胸部CT)、超声检查(腹部/前列腺/乳腺彩超)、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血脂五项等)、常规检查(心电图/内科/外科)及肿瘤筛查(甲胎蛋白/癌胚抗原)[2] - 套餐设计具有人群针对性 中老年套餐侧重肿瘤与心脑血管疾病筛查 上班族套餐侧重甲状腺与胃部检查 性别专项检查包含男性前列腺彩超与女性妇科彩超[2][4][7] 疾病筛查能力与医学价值 - 胸部CT可筛查肺部结节 肿瘤标志物指标升高提示恶性肿瘤风险 彩超可观察器官结构与组织病变 但需注意数值高不一定代表确诊[9][11] - 血脂五项检测可早期发现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评估冠心病和脑梗死风险 体检机构对结果准确性负责[11] - 癌症筛查采用TM12肿瘤标志物检测 覆盖肺/肝/胃肠/乳腺等12种癌种辅助诊断 但需结合影像学与专项检查确诊[4][5][11] 行业标准与质量控制 - 中华医学会2022年共识采用"1+X"项目设计体系 基础项目包含体格/实验室/辅助检查 几百元套餐可实现基础项目全覆盖[12] - 专项筛查中 共识按疾病领域细分癌种并推荐多手段结合 如肝癌筛查需结合B超与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 相较体检机构单一标志物检测更全面[13] - 京津冀三地于7月1日发布《健康体检质量控制规范》 从结构质量/过程质量/结果质量三维度建立全流程管理体系[14]
“10年体检未发现癌症风险”,爱康国宾起诉当事人,谁模糊了体检与看病的边界?
新华财经· 2025-07-30 22:29
事件回应与澄清 - 公司召开媒体说明会回应"张女士十年体检未预警肾癌"事件 经核查评估确认对张女士的肾脏检查不存在瑕疵 没有漏诊和误诊 也不存在"假体检"[1][3] - 公司已就张女士虚构事实、散布谣言的侵权行为向法院提起诉讼 并获法院受理立案[3] - 公司表示所有医护人员持证上岗 仪器设备及试剂符合国家规定 检测环节严格按质控标准执行 已向主管机构提供张女士十年检测数据报告等相关信息[6] 体检行业认知争议 - 公司CEO解释体检不等于"看病诊断" 指出公众对体检与看病的边界存在误解 认为几百元体检无法替代医院几千几万元的专项检查[3] - 医疗行业人士认为公众对体检行业的误会与行业过去普遍存在的过度宣传有关 如高端体检套餐中普遍配备但存在争议的"肿瘤标志物"筛查[3] - 公司超声专业组组长质疑张女士编造超声报告信息 称其对外声称的2023年超声检查描述"右肾钙化灶、有低回声"与实际报告不符[6] 肿瘤标志物筛查争议 - 某体检机构1000元左右套餐包含12项肿瘤标志物检测 声称能筛查肺癌、食道癌、胃癌等多种常见肿瘤[4] -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指出肿瘤标志物不能作为肿瘤诊断主要依据 仅用于辅助诊断 上海疾控和丁香医生均指出其存在假阳性/假阴性 早期诊断作用不理想[5] - 2022版《肾细胞癌诊疗指南》明确指出目前无公认的肾癌早期辅助诊断血清肿瘤标志物 公司回应称"癌胚抗原CEA检测结果与肾细胞癌无被认可的关联性"[5][6] 行业规范与透明度 - 事件核心问题在于客户是否事前充分了解体检项目的局限性 以及体检机构是否充分揭示风险[6] - 公司CEO将事件定义为个人未及时复查责任转化为对企业的系统性诋毁 强调行业需要更加规范透明[7] - 体检与看病边界模糊的责任不在公众 行业需提升透明度以消除误解[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