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检行业
icon
搜索文档
爱康集团携手《财富》中国500强峰会 发布《2025版银行及保险高净值客户健康绿皮书》
证券日报网· 2025-11-11 19:18
本报讯 (记者梁傲男)11月11日,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峰会以"驭势拓疆"为主题在上海拉开帷 幕。爱康集团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二度携手峰会,共同关注高净值人群的健康议题,并联合发布《2025 版银行及保险高净值客户健康绿皮书》(以下简称"绿皮书"),旨在通过多维度的体检大数据分析与专 业的健康管理解决方案,为高净值人群提供清晰的"健康行动科学指南"。 爱康集团资深副总裁周晓江对绿皮书进行了全面解析。周晓江表示,高净值人群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正面临着"健康管理真空"的困惑。 《2025版银行及保险高净值客户健康绿皮书》所采用的统计数据来源于2024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 在爱康集团旗下体检中心参加体检的银行及保险高净值客户,共覆盖约33.07万人(35.18万人次)。统 计维度包括心血管类、代谢和内分泌类、消化系统类和性别相关等20项体检异常结果。 绿皮书显示,40岁以下银行及保险高净值客户有76位确诊癌症,占比为12.56%。 作为健康管理的重要一环,一年一度的健康体检,正成为许多人的"标配"。回溯行业变迁,中国体检行 业从程式化的 ...
美年健康(002044.SZ)发预增,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200万元–6200万元,同比增长70.51%–151.7%
智通财经网· 2025-10-15 17:58
公告称,进入第三季度体检旺季,公司积极推动增收促检工作,整体订单签定与客单价保持稳定,重点 客户签单占比与到检份额有所提升,继续以客户全旅程管理推动团个检的转化、复购与裂变。 智通财经APP讯,美年健康(002044.SZ)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4200万元–6200万元,同比增长70.51%–151.7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850万元–2200万 元,同比增长4.35%–170.09%。 ...
质量月里看“诉”求 服务升级靠“信”立
消费日报网· 2025-09-26 11:59
消费投诉结构性变化 - 消费者投诉呈现明显结构性变化 高频词汇包括客服 服务态度 解决问题 体现消费者权益受损后的核心诉求 [2] - 购票 购物 网购 外卖 航司 银行等词汇高频出现 表明这些领域是消费维权高发区 [2] - 金融支付行业投诉量最高 占比达24.86% 购物平台投诉量占比19.61%位列第二 外卖餐饮行业投诉量从2023年第四位上升至第三位 [2] - 客服不处理 虚假宣传 霸王条款等问题成为年度消费者投诉最热关键词 [2] 企业服务质量评估标准 - 评估企业是否重视消费者权益的关键在于投诉的回复率和完成率 [3] - 高回复率和高完成率说明企业建立了良性用户反馈处理机制 将消费者诉求视为改进服务契机 [3] - 爱康国宾通过建立数据化+有响应+有跟踪的闭环机制 回复率达到99% 完成率达到93% 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4] - 爱康国宾对确属企业责任的案例 平均处理时长由2023年3.2个工作日压缩至2024年1.5个工作日 [4] 投诉数据价值与应用 - 投诉平台数据反映市场真实声音 用户基数庞大的行业龙头企业因接触点多 投诉量绝对值通常较高 [3] - 企业主动公开投诉数据是一种值得鼓励的透明化尝试 传递敢于直面问题的品牌态度 [4] - 投诉案例是消费者诉求的集中呈现 行业应将其作为重要线索分析并强化自律与监管 [6] - 企业应将投诉管理纳入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数据驱动的预警机制 实现从事后应对到事前预防的转变 [6] 行业服务质量现状 - 金融支付 在线购物 生活服务 医疗健康 教育培训等领域成为投诉重灾区 [2] - 这些行业普遍存在响应滞后 解决率低 责任推诿 沟通失序等系统性短板 [2] - 企业在处理平台投诉时普遍存在响应不及时 处理流程不透明 缺乏系统化分析和预防机制等问题 [6] - 服务质量已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建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服务体系是重要课题 [6]
“医检互认”加速:专业体检机构如何成为国家健康数据网络的重要节点?
中国新闻网· 2025-08-26 16:01
行业背景与政策驱动 - 重庆市自2019年启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系统 截至2024年6月已联通超过1200家医疗机构 包括部分民营体检中心 [1] - 政策推动医疗机构数据标准化和信息化整合 旨在打破数据孤岛 实现跨机构信息共享 [2] - 川渝地区共同推进医检结果互认 跨区域协同发展为行业提供新机遇 [4] 行业标准化与信息化建设 - 大型专业体检机构通过高度统一的标准化质量控制体系(SOP)确保跨区域服务一致性 覆盖设备采购、操作规范及报告解读全流程 [2] - 行业依托集团化信息系统和云数据中心实现数据格式统一与接口标准化 信息化投入具备整体优势 [3] - 数据生产源头需遵循统一语言和规则 为医检互认提供基础支撑 [2] 民营体检机构角色与贡献 - 民营机构如爱康于2024年8月率先接入重庆数字影像互认系统 成为首家深度融入体系的民营医疗机构 [3] - 机构作为健康与亚健康人群数据入口 掌握连续多年健康人群数据 截至2025年8月重庆爱康已上传11万余份影像数据 [4] - 数据被公立医院调阅超5000次 直接减少重复检查并提升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4] 行业战略价值与发展方向 - 健康人群数据对疾病风险模型、流行病学研究及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具备战略价值 [4] - 跨区域标准化数据流转为国家健康数据网络建设提供实践经验和技术范本 [4] - 专业体检机构从医疗体系补充转变为国家健康数据网络重要节点 深度融入国家战略 [5]
体检不走过场 健康更有保障(微观)
人民日报· 2025-08-13 06:15
前不久,北京一位女士向媒体反映,自己在某体检机构连续10年未检查出患癌风险,却被医院确诊为癌 症晚期。此后,涉事体检机构召开媒体说明会,表示不存在所谓的"假体检"。事件引发人们对体检行业 的关注。 通过医学手段对受检者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其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健康体检可以 发挥独特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居民健康意识快速提升,体检需求越来越旺盛。 由于公立医疗机构难以承接海量体检需求,民营体检机构应运而生,不断发展壮大。据不完全统计,近 10年来,体检市场规模扩张近5倍,达到3800多亿元。在快速增长中,体检行业也出现了一些乱象。比 如,一些体检机构为了快速扩张,夸大广告宣传,忽视体检服务质量。种种乱象,不仅耽误患者宝贵的 治疗时间,也消减了广大消费者对体检行业的信任。 多管齐下,扭住提高检查质量这个关键,进一步实现规范发展,体检行业才能赢得更多认可。 厘清"面子"与"里子",把检查质量放在首位。 凭借优良设施环境、专人导诊服务等,一些民营体检机构获得消费者青睐。但是,体检是高度专业化的 服务,核心业务是项目检查,不能仅靠表面功夫。影响体检项目检查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于实施检查的 人和仪 ...
“十年体检未检出癌症”引发信任危机,爱康集团否认“假体检”,与客户互诉公堂罗生门愈演愈烈
证券之星· 2025-08-04 11:12
事件核心争议 - 客户张晓玲在爱康国宾连续十年体检报告显示“无异常”后,于2024年确诊肾癌晚期并骨转移,质疑公司存在“误检、漏检”问题,并称体检为“假体检” [1] - 爱康国宾在媒体说明会上明确否认对客户的肾脏检查存在任何瑕疵,强调不存在漏诊、误诊及“假体检”问题 [1] - 事件已由客户单方面起诉升级为双方互相提起诉讼,法院均已立案受理 [1][3] 双方主要论点与证据 - 爱康国宾展示客户2023年体检报告,结论为“左肾错构瘤可能、右肾有钙化灶”,并建议“定期复查”及“做CT以除外其他肾脏占位性病变”,公司解释后者即提示存在癌症可能性 [2] - 针对客户质疑十年血液样本无法复检,公司回应称依据医疗行业规范,血清样本仅保存1-7天,但已将客户十年检测数据等相关资料提交主管部门 [2] - 客户方面强烈要求公司公开其十年体检数据、超声检查影像及操作人员信息,公司表示公开信息需要客户提供书面授权 [3] - 客户表示期待通过法庭质证看到相关证据,并透露北京市卫健委已介入调查 [4] 行业背景与公司回应 - 中国体检服务市场2016年至2020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1.1%,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到3943亿元 [5] - 公司创始人探讨体检与看病的边界,指出团队体检是单位选择的固定套餐,费用从几百到几千元不等,而与针对特定疾病的诊断治疗(费用几千到几万元)存在明显差异 [6] - 公司澄清创始人言论旨在说明体检重在疾病预防和风险发现,而非彻底确诊和治疗,并强调绝不会因套餐金额不高而松懈服务专业性 [6][7] - 公司通过多个品牌在全国54大城市设有170家体检、齿科与医疗中心 [5]
几百块钱的体检,你还敢做吗?
虎嗅· 2025-08-04 10:25
体检行业争议事件 - 体检机构被指控未能检测出客户癌症晚期病情 尽管客户十年坚持体检且报告显示正常 [1] - 体检机构采取法律手段起诉提出质疑的消费者 引发公众对行业责任意识的讨论 [1] - 行业低价体检服务的有效性受到质疑 几百元套餐的检测范围成为关注焦点 [1]
爱康国宾揭开癌症早发现的疮疤
虎嗅APP· 2025-08-01 18:26
核心观点 - 爱康国宾与患癌女律师的纠纷事件激化,引发公众对民营体检行业信任危机,可能成为行业发展的分水岭 [3][4] - 体检技术存在局限性,早期癌症检出率受设备、方法制约,如肾癌超声检出率仅60% [7][8] - 行业面临设备老化、人才短缺、过度检查等问题,头部企业市占率60%但投诉增多 [14][15] - 中国体检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3500亿元,渗透率将从15%增至40%,未来或达万亿规模 [14][17] 体检技术局限性 - 肾透明细胞癌占比80%,早期症状不明显,超声对3厘米以下肿瘤检出率仅60% [7][8] - 肿瘤标志物检测无法覆盖所有癌种,如肾癌缺乏特异性标志物 [8] - DNA甲基化检测存在假阴性率(未检出实际患癌)和假阳性率(误诊)问题 [8] - 低剂量CT筛查存在辐射风险,每2500人有1例可能死于辐射诱发癌症 [11] 行业现状与问题 - 民营体检机构市占率60%,但存在设备老化、护士冒充医生、抽血不检验等乱象 [14][15] - PET/CT被不当用于体检宣传,实际该设备连治疗中都需慎用 [15] - 40岁以下人群甲状腺癌过度诊断率达99%,肺癌过度诊断率67% [16] - 头部机构近年设备维护费用占比下降,出现医疗器械超限服役情况 [15] 市场前景与变革 - 日本2008年通过体检早筛实现癌症治愈率68%,中国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500亿元 [14] - AI驱动下,2030年体检渗透率有望从15%提升至40%,市场规模达万亿元 [17] - 多地已发布新规将"过程质量""结果质量"纳入考核,推动行业标准升级 [17] - 行业需平衡成本与专业性,当前投诉案例判罚显示漏检赔偿可达3.935万元 [17] 典型案例数据 - 医院漏诊肾癌案例被判赔偿医疗费1.2万元+精神抚慰金5000元+鉴定费1.935万元 [17] - 央视报道体检机构漏诊肺癌案例,患者一年半后确诊晚期并索赔35万元 [7] - 美国研究显示低剂量CT筛查组辐射致死率为1/2500 [11] - 肿瘤患者中90%以上通过体检发现早期症状获得治愈机会 [10]
爱康体检报告纷争持续发酵,双方准备随时对簿公堂
36氪· 2025-08-01 09:18
事件核心争议 - 一名客户在爱康国宾进行十年体检后确诊肾癌,指控公司存在误检、漏检及数据造假行为[1] - 爱康集团回应称经内外核查评估,对客户的肾脏检查不存在瑕疵,没有漏诊和误诊,并已对客户提起侵权诉讼[1][2] - 双方争议焦点包括癌胚抗原检测结果是否应预警肾癌,以及体检报告出具后是否进行了有效的电话随访与提醒[2][4][14] 具体医学争议点 - 客户十年体检报告中的癌胚抗原数值均正常,但最终罹患肾癌[2][4] - 爱康集团援引2022版《肾细胞癌诊疗指南》,指出目前尚无公认的用于肾细胞癌早期辅助诊断的血清肿瘤标志物,CEA检测结果与肾细胞癌无公认关联性[5] - 专家指出肾透明细胞癌不一定高表达CEA,因此CEA水平不能有效提示该癌症的发生[5] - 客户2023年10月在爱康的体检报告已显示“右肾钙化灶”和“左肾错构瘤可能”,并给出了定期复查和必要时专科诊治的建议[2] 体检服务模式与行业现状 - 爱康集团创始人强调体检不等于看病诊断,其主要功能是帮助受检者发现疾病蛛丝马迹,后续需找专科医生进一步诊断[13] - 公司自2017年起实施有人“管”的体检战略,对重要异常结果进行随访,但在此次事件中,客户表示从未接到过电话提醒与随访[13][14] - 行业存在“只检不管”的弊病,《2018健康管理蓝皮书》显示95%以上健康管理服务仍以体检为主,缺少检后服务[16] - 民营体检机构将大量资金用于招募销售人员,导致医疗服务后置,缺乏专业的客服与售后服务团队[16] 公司业务与行业格局 - 爱康集团官网显示其提供164种体检套餐,价格从98元至23968元不等[7] - 在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期间,北京共有163.49万人次在爱康集团体检[10] - 民营体检机构凭借“服务好、环境佳”的优势,在2023年占据约24%的市场份额,公立医院约占69%[15] - 爱康集团已在全国54大城市设有170家体检机构,成为行业龙头[14] 体检项目与有效性 - 行业内1000元左右的体检套餐项目已比较齐全,基本涵盖临床上的重大疾病、慢性病和多发病[9][10] - 行业正探索个体化体检方向,实现体检套餐千人千面,而非通用套餐[11] - 从行业数据看,一般体检的重要异常指标发生率在10%左右,表明一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对社会和人群基数意义巨大[11]
盘点爱康国宾涉诉情况:曾被判赔偿当事人10万元
第一财经· 2025-07-31 23:11
爱康国宾体检争议事件 - 公司近期因客户张女士质疑其存在漏检、误检情况而陷入争议,公司表示张女士的控诉完全不成立,已向法院提起诉讼并获立案受理[1] - 公司认为对张女士的肾脏检查不存在瑕疵,报告结论与实际情况一致,愿意接受第三方权威机构鉴定并承担一切责任[5] 历史诉讼案例 - 北京迟某某案例:法院认定公司在2020年10月的B超检查中未尽到注意义务,存在合同履行瑕疵,判决公司支付500元检查费用[2] - 宁夏王女士案例:法院认定公司在2014年3月5日的体检中存在过错,与宫颈癌延迟诊治存在因果关系,判决公司赔偿经济损失8万元和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3][4] - 上海朱女士案例:法院认为体检与后续妇科检验时间相隔较大,无法确认因果关系,未支持其诉请[4] 行业观察 - 健康体检行业的核心价值在于为受检者提供健康隐患提示,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4] - 裁判文书网显示,公司与客户因体检效果发生的诉讼中,双方互有胜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