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检与看病的边界
icon
搜索文档
“10年体检未发现癌症风险”,爱康国宾起诉当事人,谁模糊了体检与看病的边界?
新华财经· 2025-07-30 22:29
事件回应与澄清 - 公司召开媒体说明会回应"张女士十年体检未预警肾癌"事件 经核查评估确认对张女士的肾脏检查不存在瑕疵 没有漏诊和误诊 也不存在"假体检"[1][3] - 公司已就张女士虚构事实、散布谣言的侵权行为向法院提起诉讼 并获法院受理立案[3] - 公司表示所有医护人员持证上岗 仪器设备及试剂符合国家规定 检测环节严格按质控标准执行 已向主管机构提供张女士十年检测数据报告等相关信息[6] 体检行业认知争议 - 公司CEO解释体检不等于"看病诊断" 指出公众对体检与看病的边界存在误解 认为几百元体检无法替代医院几千几万元的专项检查[3] - 医疗行业人士认为公众对体检行业的误会与行业过去普遍存在的过度宣传有关 如高端体检套餐中普遍配备但存在争议的"肿瘤标志物"筛查[3] - 公司超声专业组组长质疑张女士编造超声报告信息 称其对外声称的2023年超声检查描述"右肾钙化灶、有低回声"与实际报告不符[6] 肿瘤标志物筛查争议 - 某体检机构1000元左右套餐包含12项肿瘤标志物检测 声称能筛查肺癌、食道癌、胃癌等多种常见肿瘤[4] - 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指出肿瘤标志物不能作为肿瘤诊断主要依据 仅用于辅助诊断 上海疾控和丁香医生均指出其存在假阳性/假阴性 早期诊断作用不理想[5] - 2022版《肾细胞癌诊疗指南》明确指出目前无公认的肾癌早期辅助诊断血清肿瘤标志物 公司回应称"癌胚抗原CEA检测结果与肾细胞癌无被认可的关联性"[5][6] 行业规范与透明度 - 事件核心问题在于客户是否事前充分了解体检项目的局限性 以及体检机构是否充分揭示风险[6] - 公司CEO将事件定义为个人未及时复查责任转化为对企业的系统性诋毁 强调行业需要更加规范透明[7] - 体检与看病边界模糊的责任不在公众 行业需提升透明度以消除误解[7]
告完张女士,爱康国宾准备起诉参加发布会的媒体?
中国新闻网· 2025-07-30 21:41
事件概述 - 北京执业律师张晓玲质疑爱康国宾十年体检未提示患癌风险 确诊时已是晚期 事件持续发酵 [1] - 爱康国宾召开媒体说明会 重申对张女士体检"无漏诊 无误诊" 并以"虚构事实 散布谣言"为由向法院起诉 [1][3] - 张晓玲回应称欢迎起诉 透露北京市卫健委已介入调查 [1] 体检报告争议 - 爱康集团展示张晓玲2023年体检报告 显示双肾超声检查结论为左肾错构瘤可能 右肾有钙化灶 建议定期复查和专科诊治 [3] - 爱康解释"占位性病变"即癌症可能性 [4] - 针对十年血液样本不能复检质疑 爱康称依据行业规范血清类样本仅保存1-7天 但10年检测数据 设备信息 质控结果已提交主管部门 [4] 影像数据争议 - 影像公开成为双方焦点 爱康提议共同委托第三方复核未获对方接受 [4] - 张晓玲要求公开10年体检数据 超声检查影像和操作人员名单 资质 设备型号 [4] - 爱康回应需要张女士提供书面授权 [4] CEO言论争议 - 爱康CEO张黎刚强调体检本质是"风险预警"而非"最终诊断" 指出体检与看病存在明显边界与差异 [5][9] - 相关言论被部分媒体简化为"别指望几百块体检什么病都查出来"登上热搜 [6][9] - 爱康声明称媒体报道断章取义 扭曲发言本意 保留追诉权利 [6][7][9][12] 公司声明与立场 - 爱康强调无论体检套餐金额如何 始终提供专业服务 不会因金额不高而松懈专业性 [12] - 针对投诉问题 爱康表示服务行业不可能零投诉 统计显示76.2%投诉为不可抗力因素 2.5%为医疗服务投诉 公司有责必担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