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输送结构优化
icon
搜索文档
多地重点工程持续刷新“进度条” 项目建设“热气腾腾”助力产业提质升级
央视网· 2025-09-26 16:37
西气东输三线中卫至枣阳段工程投产 - 西气东输三线在建线路工程全部投运,显著提升我国中东部地区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1] - 中卫至枣阳段管道全长1235公里,设计压力10兆帕,年输气能力达250亿立方米[1] - 管道途经5省(自治区),投运后将接入现有系统,辐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及川渝地区,形成跨区域能源输送通道[1] - 该工程全面落地对优化国家能源输送结构、保障区域能源供应、促进中东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1] 渝厦高铁重庆菜园坝长江隧道建设进展 - 渝厦高铁重庆菜园坝长江铁路隧道盾构段顺利贯通,为全线按期通车奠定基础[2] - 隧道全长11942米,为单洞双线,其中盾构段全长3845米,穿越长江段长达1282米[2] - 该项目是国内首个洞内完成盾构机组装、始发、接收、拆解全流程作业的高铁大直径盾构项目,攻克了3500吨级大直径盾构机洞内精准组装等难题,填补行业技术空白[5] 沪渝蓉高铁合武段跨铁路线桥转体施工 - 沪渝蓉高铁合武段上跨沪蓉铁路转体桥成功转体,桥梁全长97.1米,转体总重达6000吨[6][8] - 桥梁边缘距铁路接触网立柱最近处不足18米,施工安全风险高,沪蓉铁路高峰时段平均每2至3分钟有一趟列车通过[8] - 施工方采取专职防护员每20分钟巡查、利用高铁停运"天窗点"作业、布设智能监控等措施确保安全[8] - 该段建成后,武汉至合肥通行时间将由2小时缩短至1小时,进一步优化长江经济带铁路网布局[8]
全部投运!硬核穿越秦岭 西气东输三线实现技术与生态双赢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6 14:47
项目投产与规模 - 西气东输三线中卫至枣阳段工程正式投产通气 标志着三线在建线路工程全部投运 [1][7] - 管道全长1235公里 设计压力10兆帕 管径1219毫米 年输气能力达250亿立方米 [3] - 管道途经宁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5省(自治区) 接入现有管道系统辐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及川渝地区 [3] 战略意义与功能 - 该段工程是天然气"全国一张网"的关键连通管道 与一线、二线共同构成横贯东西的能源走廊 [5] - 有效疏解西气东输一线、二线高负荷运行压力 打通西部油气田增产外输通道 [5] - 优化能源输送结构 保障区域能源供应 促进中东部经济发展 [7]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在秦岭山区采用隧道掘进机施工 工期较传统方法缩短一半以上 穿越105条山体隧道 [10] - 应用大口径油气管道柔性焊接机器人 实现大坡度地段全自动焊接连续施工 [12] - 采用北斗卫星地质灾害监测系统 对山区管道关键部位进行地质灾害早期预警 [12] 生态保护与低碳措施 - 在富平分输压气站采用装配式建筑 单站施工阶段碳排放较传统模式减少30% [14] - 管道全线光伏发电机系统总安装容量2200千瓦 年均发电量215万千瓦时 [16] - 年均节约标准煤655吨 减排二氧化碳1631吨 有效降低全线碳排放 [16] 管网系统与能源格局 - 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年输气量突破千亿立方米 累计输气量突破万亿立方米 [19] - 供气范围覆盖400多座城市、3000余家大中型企业 惠及近5亿人口 [19] - 干线天然气管网年入网量约2400亿立方米 西气东输工程输气量占比达40% [21]
西气东输三线中段中卫至枣阳段贯通投产
新华财经· 2025-09-26 12:37
新华财经北京9月26日电(记者安娜)记者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26日,国家"十四五"石油天然气发展 规划重点项目——西气东输三线中段(中卫—吉安)天然气管道(以下简称"西气东输三线中段")中卫 至枣阳段工程正式投产通气,将与西气东输管道系统连通,有效推动天然气市场辐射至长三角、珠三 角、环渤海和川渝地区,对优化我国能源输送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西气东输三线按照东段、中段、西段分期建设投产,其中西段霍尔果斯至中卫段于2014年投产, 东段吉安至福州段于2016年投产,气源为中亚国家和我国西部地区的清洁能源,联通国家骨干天然气管 网,推动天然气市场辐射至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川渝地区,对提升国际油气资源配置效率、保障 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共建新时代绿色能源丝绸之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据国家管网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西气东输三线中段中卫至枣阳段是天然气"全国一张网"的关键连通管 道,全长1235公里,途经宁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共5个省(自治区),2021年9月23日开工建 设,管道设计压力10兆帕,管径1219毫米,设计年输气能力250亿立方米。管道与西气东输一线、二线 共同构成纵贯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