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
icon
搜索文档
权益市场:“十五五”期间重点把握哪些方向的投资机会?
国泰君安期货· 2025-10-29 20: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四中全会为中资股牛市提供有利风偏环境,总量政策保持连续性,排除宏观尾部风险,强调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发力宏观政策,落实帮扶政策,提振消费,化解债务风险[2][3] - “十五五”规划将科技产业发展放重要位置,主线为国家安全、科技自强自立和产业创新、惠民生&促消费,科技和产业被提及频率显著提升[4][5][6] - 中资股估值合理,A股和港股科技板块估值性价比高于大盘指数,中国科技资产高估值与高增速匹配,中美科技资产估值有望收敛[10][14][18] - AI产业链趋势明朗,A股聚焦上游算力硬件,港股聚焦中游互联网巨头/下游软件应用,业绩兑现路径为算力芯片—>基础设施大厂Iass—>应用端软件/传媒[22][23][26] - AI产业链部分优势环节实现戴维斯双击,大厂资本开支扩张,产业链景气度有望攀升,推荐上游硬件基础设施和下游部分领域[28][30][32] - 创新药板块释放业绩,从“本土商业化”走向“出海”是跃升关键动力,创新药指数有回升空间[33][34][35] - 中资股短期财报季或加大波动,TACO交易可分批次逢低建仓,以科技资产为主;中期维持杠铃策略,A股进攻、港股防守[37][3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十五五规划时间线 - 2025年10月23日发布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对“十五五”规划做方向性定调[2] - 会后一周左右发布中央关于“十五五”规划的建议稿全文[2] - 2026年3月两会审议并发布“十五五”规划《纲要》,涉及具体量化目标[2] - 2026年下半年部委或开始吹风专项及行业规划落地[2] 十五五规划关键词对比 |关键词|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及次数|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及次数|差值| | ---- | ---- | ---- | ---- | |安全|15|16|-1| |科技|10|4|6| |产业|9|2|7| |创新|8|7|1| |民生|8|6|2| |改革|8|53|-45| |消费|4|0|4| |开放|4|12|-8| |新质生产力|2|2|0| |债务|1|1|0| |房地产|1|1|0| |金融|0|3|-3|[5] 中资股估值情况 - 远期PE层面,中资股估值合理,A股和港股大盘指数远期PE行至近10年均值+1STD附近,科技板块代表指数远期PE行至近10年均值附近[10][14] - PEG层面,中国科技资产高估值与高增速匹配,恒生科技(1.3倍)/恒生资讯科技(1.2倍)/创业板指(1.1倍)基于3年EPS复合增速测算的PEG低于纳斯达克(1.6倍)和标普500(1.8倍)[16][18] - PB - ROE层面,伴随中国科技公司盈利能力提升,中美科技资产估值有望收敛[19][21] AI产业链相关情况 - 产业链分布:A股聚焦上游算力硬件,如寒武纪、海光信息等芯片企业,胜宏科技等PCB企业;港股聚焦中游互联网巨头/下游软件应用,如阿里巴巴、腾讯等[22][23][24] - 业绩兑现路径:算力芯片—>基础设施大厂Iass—>应用端软件/传媒,上游算力层业绩先兑现外需主导环节,应用层付费意愿滞后,B端Saas营收增长,C端部分领域有机会[26][27] - 优势环节表现:部分优势环节(PCB/光模块/服务器组装环节)实现戴维斯双击,因全球AI算力需求增长,EPS驱动股价显著增长[28] - 资本开支与推荐方向:中美云服务商资本开支攀升,推荐上游硬件基础设施和下游部分领域,上游硬件环节受益于资本开支增加,下游应用层有扩散机会[30][32] 创新药板块情况 - 营收同比增速显示创新药板块释放业绩,如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企业有不同程度增长,传统药部分企业营收有下滑[33][34] - 发展动力:从“本土商业化”走向“出海”是关键动力,本土靠医保和患者群体增长,出海可突破收入天花板,创新药指数有40%回升空间[34][35] 中资股投资策略 - 短期:财报季或加大波动,TACO交易分批次逢低建仓,以科技资产为主,首推恒生科技[38] - 中期:维持杠铃策略,A股进攻选科技题材和反内卷行业,港股防守选港股互联网、新消费等;跨境选择为A股进攻、港股防御配置[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