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研自产自供
搜索文档
零跑:“领跑” 势头遇阻,如何血路突围?
36氪· 2025-11-19 08:19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表现 - 总收入194.5亿元,超出市场预期183.3亿元,主要得益于2.5亿元碳积分收入的确认以及卖车单价的环比回升 [1] - 卖车单价为11.2万元,环比上行0.6万元,超出市场预期的下滑趋势,原因包括上季度促销折扣影响消除、出海销量占比提升至10%以及碳积分收入确认 [1] - 卖车毛利率为14.5%,环比上行0.9个百分点,超出市场预期的12.9%,驱动因素包括单价回升、碳积分收入以及规模效应带来的单车摊折成本下滑 [1] - 净利润为1.5亿元,环比下滑且低于市场预期的2亿元,主要因三费投入加大侵蚀了利润 [2] 运营费用与投入 - 研发费用为12亿元,环比增加1.2亿元,投入方向为超级增程车型和智能化技术,公司计划在年底前实现基于端到端的城市NOA能力 [1] - 销售费用为9.5亿元,环比增加1.5亿元,超出市场预期的8.8亿元,主要用于渠道铺设、增加销售人手及营销投入,国内零售渠道新增60家至866家 [2] 未来业绩展望 - 公司指引2025年全年毛利率为14%-15%,净利润为5-10亿元,销量目标为58-65万辆 [5] - 为提振四季度销量,公司对多款车型新增现金补贴,并启动“Lafa5”两厢车预售,预计四季度销量达21.8万辆,环比增长25%,全年销量预计61.3万辆 [6] - 尽管四季度加大折扣,但在5亿元碳积分收入确认和规模效应下,四季度毛利率预计环比继续改善 [6] - 2026年销量目标为国内100万辆,海外10-15万辆,接近翻倍增长,净利润指引为50亿元 [7] 核心竞争力与增长逻辑 - 公司通过高度垂直一体化维持成本优势,自研自供比例预计明年提升至80%,仅次于比亚迪,使其能推出高性价比车型迎合10-20万价格带用户需求 [9] - 与Stellantis的合作强化出海确定性,可利用后者在欧洲的品牌、渠道和产能,前期以销量为导向进行扩张 [9] - 公司推出的A系列和B系列车型符合欧洲对低价小车的需求,10-11月海外订单已达2.7万台,预计完成2026年海外销量目标问题不大 [9] 市场担忧因素 - 市场担忧2026年购置税退坡对零跑主力价格带用户产生负面影响 [8] - 市场对零跑D系列3款新车的品牌向上及销量表现存在担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