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业发展

搜索文档
文化中国行丨超硬核!在高校宝藏博物馆一眼看遍宝藏飞机
央视网· 2025-07-25 07:07
高校博物馆开放与航空航天展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物馆暑期对公众开放 展示航空航天特色馆藏 包括御风园 航天馆和航空航天馆三个部分 [1][2] - 御风园占地3万平方米 展出歼-8Ⅱ战斗机 初教-5 歼-8 AG600等功勋机型 以及米格-15战斗机等珍贵航空器 [2] - 展品多与南航有渊源 包括新中国第一型飞机初教-5 第一架自行设计直升机"延安二号" 第一架无人靶机"长空一号" [4] 航空工业历史与技术创新 - 初教-5由南航前身南京航空学院首任院长吴继周等参与研制 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飞机的历史 [4] - "延安二号"直升机1975年试飞成功 标志中国具备独立研制直升机能力 为后续建立直升机旋翼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奠定基础 [4][5] - "长空一号"靶机1976年定型 在此基础上研制出无人驾驶核试验取样机 实现我国首次无人机核试验取样 [4][14] 航天科普与教育功能 - 航天馆提供卫星组装体验 可模拟真实卫星工作 展示长征六号A 鹊桥 北斗等模型及天问一号应急信标装置 [7] - 通过实物模型和学生讲解 博物馆具备专业航天科普教育功能 [7] AG600水陆两栖飞机技术突破 - AG600"鲲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 能在陆地和水面起降 可在2米高海浪中航行 [8][10] - 采用船身式阶梯状设计 机翼上方安装四台发动机 20秒可汲水12吨 用于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 [10] - 研发历时15年 攻克110项关键技术 2024年4月获民航局型号合格证 [11] 无人机技术传承与发展 - "长空一号"靶机研制历时8年 经历9次试飞5次失败 使用计算尺和模拟电路完成设计 [14][15] - "中程高速无人机"亮相国庆70周年阅兵 研制团队在极端环境下完成测试 [17] - 锐鹰FX70无人机实现出口三国 体现南航无人机技术的持续创新 [17]
木铎子、红姑娘:支撑伟大航空工业的,必须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观察者网· 2025-05-08 13:13
航空工业发展历程 - 南斯拉夫航空工业始于1909年鲁斯扬兄弟和阿列克西奇博士的早期探索[8] - 1924年SB-1仿制成功成为南斯拉夫第一种国产军用飞机[13] - 二战前形成五大主机厂格局:飞天厂、罗戈扎尔斯基厂、飞龙厂、鸳鸯厂、国家飞机厂[13][14] - 社会主义时期建立"航空技术研究所"实现厂所分立[31][41] - 1980年代雄鹰厂职工达8000人并掌握复合材料技术[46] 关键技术突破 - 1952年自行研发首架喷气式飞机S-451M[35] - 1984年J-22战斗轰炸机突破1马赫进入超声速俱乐部[44] - 开发基于欧拉方程的CFD求解器和CAD/CAM软件[44] - 建成覆盖低速至高超声速的风洞群[43] - 1980年代启动四代机"新歼"项目采用近耦鸭翼布局[47][49] 产业布局变迁 - 1920年代产业集中在贝尔格莱德及伏伊伏丁那平原[16] - 1949年启动"三线"计划向波黑山区转移[35] - 1950年莫斯塔尔雄鹰厂成为新制造中心[38] - 1962年飞天厂转产汽车退出航空领域[38] 重大挫折事件 - 1941年德占期间工厂遭系统性破坏[27][28] - 1957年B-12超声速战斗机项目因技术盲点下马[39] - 1991年"新歼"项目因国家解体资金断裂终止[51] - 1992年内战导致雄鹰厂设备被拆人员流失[53][54] - 1999年北约轰炸摧毁航研所参与设计的贝尔格莱德电视塔[52] 企业兴衰案例 - 飞天厂1993年更名伊卡巴士后持续亏损[59] - 匈牙利伊卡鲁斯巴士厂2007年破产重组[59] - 五二一航发厂2016年进入破产程序[56] - 2018年原飞天厂行政楼被拆除象征产业终结[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