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报国精神

搜索文档
南航举办“八一”开航75周年暨民航徽章展
中国民航网· 2025-07-29 20:08
公司活动 - 南航集团在广州南航大厦举办"八一"开航75周年暨民航徽章展 重温历史并致敬民航前辈[1] - 展览由共享服务中心主办 南航档案馆承办 展出时间为7月28日至8月8日[3] - 活动设置打卡赠礼环节 南航干部员工现场观展并表示将继承民航前辈精神[4] 展览内容 - 展览以图文形式展现中国民航发展脉络 重现重要历史节点[3] - 陈列民航特色徽章80余件 包括民航局局徽和航空公司徽章[3] - 展出飞行帽 肩章等珍贵老物件 见证人民航空事业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由弱变强的历程[3] 行业意义 - 活动弘扬航空报国精神 展现中国民航75年发展成就[1][3] - 南航员工表示将承接历史使命 为建设世界一流航空运输企业和交通强国贡献力量[4]
文化中国行丨超硬核!在高校宝藏博物馆一眼看遍宝藏飞机
央视网· 2025-07-25 07:07
高校博物馆开放与航空航天展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物馆暑期对公众开放 展示航空航天特色馆藏 包括御风园 航天馆和航空航天馆三个部分 [1][2] - 御风园占地3万平方米 展出歼-8Ⅱ战斗机 初教-5 歼-8 AG600等功勋机型 以及米格-15战斗机等珍贵航空器 [2] - 展品多与南航有渊源 包括新中国第一型飞机初教-5 第一架自行设计直升机"延安二号" 第一架无人靶机"长空一号" [4] 航空工业历史与技术创新 - 初教-5由南航前身南京航空学院首任院长吴继周等参与研制 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飞机的历史 [4] - "延安二号"直升机1975年试飞成功 标志中国具备独立研制直升机能力 为后续建立直升机旋翼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奠定基础 [4][5] - "长空一号"靶机1976年定型 在此基础上研制出无人驾驶核试验取样机 实现我国首次无人机核试验取样 [4][14] 航天科普与教育功能 - 航天馆提供卫星组装体验 可模拟真实卫星工作 展示长征六号A 鹊桥 北斗等模型及天问一号应急信标装置 [7] - 通过实物模型和学生讲解 博物馆具备专业航天科普教育功能 [7] AG600水陆两栖飞机技术突破 - AG600"鲲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 能在陆地和水面起降 可在2米高海浪中航行 [8][10] - 采用船身式阶梯状设计 机翼上方安装四台发动机 20秒可汲水12吨 用于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 [10] - 研发历时15年 攻克110项关键技术 2024年4月获民航局型号合格证 [11] 无人机技术传承与发展 - "长空一号"靶机研制历时8年 经历9次试飞5次失败 使用计算尺和模拟电路完成设计 [14][15] - "中程高速无人机"亮相国庆70周年阅兵 研制团队在极端环境下完成测试 [17] - 锐鹰FX70无人机实现出口三国 体现南航无人机技术的持续创新 [17]
航空报国 代代传承(记者手记)
人民日报· 2025-06-25 06:01
航空工业发展历程 - 公司通过文化墙展示历史照片,记录从河里捞木头建厂房、穿着破背心造飞机到试飞员与研制人员相拥而泣的奋斗历程,体现航空报国精神 [1] - 飞机研制周期长达十年以上,需要几代人的毕生奉献和接续奋斗,从望尘莫及到同台竞技,逐步缩小差距并跻身一流 [1] 技术创新与突破 - 战机是大量尖端科技的集成,从歼—5甲到歼—20的研制过程中,面临外国专家撤离、设备脱钩断链和技术封锁打压等重重难关,但最终实现技术突破 [1] - 公司通过自力更生和自立自强,推动科技实力和产业能力整体突围,不畏霸凌并破壁前行 [1] 协作与举国体制 - 战机研制需要多部门、多区域、多行业协同作战,各方以"型号任务是最大的政治"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为原则,形成"国家队"协作模式 [2] - 加快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战略主动,为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供保障 [2] 精神传承与未来展望 - 传承发扬航空报国精神,推动战机技术持续进步,未来将飞得更高并决胜苍穹 [3]
“我们的‘20’时代——航空科普展”在穗启幕
环球网资讯· 2025-05-01 11:13
航空科普展概况 - 广东科学中心和中国科技馆联合推出"我们的'20'时代——航空科普展" 旨在推动航空科普知识普及并展示中国航空科技发展 [1] - 展览包含图文影像、经典飞机模型及飞行模拟体验展品 系统讲述中国航空工业百年发展历程 [3] 展览内容架构 - 以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为主线 设置"沧桑砥砺救国志""功炳天疆报国心""蓝天绘就强国路"三大板块 [3] - 时间脉络贯穿展览 通过典型人物、机型及航空故事展现70多年航空事业历程 重点展示歼20、直20等"国之重器" [3] - 突出新时代航空报国精神谱系 包括飞豹精神、直10精神、飞鲨精神、大运精神 [3] 配套活动 - 广东科学中心同步推出五一趣味科普挑战赛及系列科普电影 增强公众科学探索体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