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飞机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马航集团董事总经理:评估购买C919飞机的可行性
第一财经· 2025-10-30 16:13
"我们正在评估窄体机的增长规划,中国商飞的C919机型也是备选之一,"依斯迈对记者透露,"我认为可 能会在2026年左右作出决定。" "今年第二季度,我们与中国商飞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未来会继续将C919作为马航机队的备选机型进 行评估,最终决策考虑的因素包括创新性、安全性(这两点至关重要)、适航认证、运营可行性,以及成 本这一基准线。"依斯迈告诉记者。 中国商飞是国产飞机制造商,目前主要销售C919窄体机和C909支线客机。在此之前,C909支线飞机已 陆续交付印尼,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C919尚未交付海外客户。 不过,已经有越来越多海外航司考虑订购C919的可能性。除了马航,欧洲最大的廉价航空瑞安航空的 CEO奥利里也表示,如果中国制造的C919飞机价格能够具有竞争力,他们将毫不犹豫地下单采购。 2025.10. 30 本文字数:1603,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陈姗姗 "我们正在评估能够支撑集团增长的各类机型,中国商飞的机型也在我们的评估范围内。" 马来西亚航空集团董事总经理依占·依斯迈(I zham I smai l)近日接受第一财经记者独家专访时,透露了 上述信息。 目前马航的 ...
长白山机场护航“鲲龙”AG600完成首次野外演练任务
中国民航网· 2025-10-30 14:52
自AG600飞机入驻以来,长白山机场构建了全链条的保障体系,划定AG600专用停机位,及时优化调整 保障流程,满足AG600飞机的运行作业和科研任务等多方面需求。在通航保障过程中,长白山机场协同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获取气象信息和飞行动态,全方位为AG600飞机提供坚实保障服务,助力其圆 满完成了森林灭火驻防任务。 此次AG600飞机在长白山机场的成功驻防和演练,不仅是对长白山机场通航保障能力的一次重要检验, 也为长白山地区低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长白山机场将继续提升通航保障能力,积极拓 展通航业务领域,吸引更多特种飞行任务和通航企业入驻,推动低空旅游、应急救援、航空物流等低空 经济业态的融合发展,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更有力的支持。(编辑:许浩存 校对:陈 虹莹 审核:程凌) (长白山机场供图)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张嘉宁 报道:2025年10月27日15时41分,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 龙"AG600平稳降落在长白山机场跑道,标志着该机型首次野外环境汲水投水演练圆满完成。 自2025年9月30日起,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应吉林省应急厅要求,携AG600飞机及其团 ...
中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圆满完成野外环境汲水投水演练
中国新闻网· 2025-10-30 09:42
据中国航空工业集团29日消息,中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日前于秋季驻防期间在吉林省 吉林市松花湖水域圆满完成首次野外环境下汲水投水演练,这也是AG600飞机在湖北荆门漳河水上试验 试飞基地以外开展汲水投水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在野外环境下汲水、投水,是对AG600飞机全系统的一次全面检验。本次演练AG600飞机自白山市 长白山机场起飞,飞行约190公里抵达松花湖水域后迅速进入作业状态,完成汲水投水演练。AG600飞 机有汲水投水、注水投水两种典型任务剖面,机场注水12吨飞抵目的地投水后可再连续汲水投水9次, 总投水量120吨,投水覆盖区域落雨量为大雨及以上级别面积大于40000平方米。 据悉,截至目前,AG600型号批产三架机已完成生产试飞,年内将交付用户。未来,AG600"鲲 龙"将开拓更多驻防版图,与地面消防力量共同织就一张立体化的森林安全防护网。 9月15日,中国航空学会与中国航空航天工具协会联合发布团体标准《AG600系列飞机汲水场要 求》,将于1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由航空工业通飞华南牵头组织编制,是中国首个针对大型水陆 两栖飞机专用汲水场的技术规范。 ...
Boeing(BA)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29 23: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第三季度营收增长30%至233亿美元,主要受商用飞机交付量增加和国防业务量提升驱动 [18] - 核心每股亏损747美元,主要反映了777X项目49亿美元的减值影响,该影响为645美元每股 [18] - 运营自由现金流为正值,达到238亿美元,这是自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首次转正,主要得益于商用交付量增加和营运资本改善 [18] - 2025年全年自由现金流使用量预期从30亿美元优化至25亿美元,但前提是政府不会长期停摆 [28] - 现金及有价证券期末余额为230亿美元,债务余额为534亿美元,公司另有100亿美元未使用的循环信贷额度 [2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波音民用飞机集团(BCA)第三季度交付160架飞机,为2018年以来最高季度交付量,营收增长近50%至111亿美元 [19] - BCA运营利润率为负483%,受到777X项目减值的重大影响 [19] - BCA获得161架净订单,包括土耳其航空的50架787和挪威集团的30架737-8,期末订单储备达5350亿美元,包含超过5900架飞机 [19] - 737项目季度交付121架飞机,9月单月交付41架,工厂生产速率稳定在每月38架 [19][20] - 787项目季度交付24架飞机,库存中约10架为2023年前生产的飞机,较上季度减少5架,预计在2026年前完成交付 [21] - 波音防务、太空与安全集团(BDS)交付30架飞机和2颗卫星,营收增长25%至69亿美元,运营利润率提升至17% [25] - BDS获得90亿美元订单,订单储备创纪录达到760亿美元 [25] - 波音全球服务集团(BGS)营收增长10%至54亿美元,运营利润率提升50个基点至175%,商业和政府业务均实现两位数利润率 [27] - BGS获得80亿美元订单,年初至今订单出货比为12 [2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商用飞机市场需求强劲,反映在不断增长的订单储备上,公司超过6000亿美元的订单储备证明了其产品组合的实力 [4][30] - 国防业务在当前地缘政治环境下定位良好,投资组合因全球威胁环境而受益于特殊需求 [4][26] - 服务业务在强劲的后市场环境中持续表现优异 [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持续专注于安全与质量,以此推动全企业绩效提升,并重新赢得客户、监管机构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信任 [4][5] - 737生产速率在10月与FAA共同商定提升至每月42架,未来速率提升将以5架为增量,且间隔不短于6个月,以确保稳定性和准备就绪 [5][6][7] - FAA授予公司有限授权,可为部分737 MAX和787飞机颁发适航证书,公司对此责任非常重视 [7] - 公司正在投资扩建南卡罗来纳州工厂,为满足特殊的市场需求做准备,确保787项目未来的发展 [8] - 公司积极管理防务业务,在降低开发项目风险方面取得进展,并通过修订合同基线、降低执行风险来创造双赢结果 [10][11] - 公司计划在本季度晚些时候完成Jeppesen及部分数字业务的出售,同时BGS团队继续为保留的与机队维护、运营和维修相关的数字能力争取交易 [13] - 公司持续推进文化变革,利用员工反馈塑造新的价值观和行为,并通过绩效管理、领导力发展和新培训机会来巩固积极的文化变化 [13][14][15][1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认为公司正在好转,但充分意识到要完全恢复绩效,尤其是在商用开发和认证项目上,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5] - 对于777X项目延迟至2027年首次交付感到失望,但此次减值后,对在财务估算内完成认证有了更高信心 [8][9][22] - 管理层对777X成为全球客户下一代旗舰飞机保持信心,飞机和发动机表现良好,需求强劲 [9] - 737-7和737-10项目的发动机防冰问题设计变更已完成,预计2026年获得认证 [10] - 尽管圣路易斯的IAM代表员工仍在罢工,但团队继续执行应急计划支持客户,例如在没有IAM员工的情况下以大致相同的生产率制造JDAM [12] - 管理层对员工在安全和质量方面的奉献表示感谢,尽管对777X延迟感到失望,但这不应掩盖已取得的进展,包括质量提升、交付绩效改善、生产率提高和现金流转正 [16][17] - 新任CFO Jay Mulloway表示公司比一年前更加强大,他的工作是帮助领导团队在此基础上取得进展,并对公司的长期现金生成能力充满信心 [17][70] 其他重要信息 - 777X项目记录了49亿美元的亏损准备金(扣除基于成本的延期收益),用于重置项目开发和生产计划,首次交付预期从2026年推迟至2027年 [22] - 该减值的主要驱动因素是认证延迟导致的生产计划修订,包括更长的绩效期、较慢的爬坡速率带来的大量持有成本、学习曲线调整以及对已造飞机的返工成本 [23][24][43] - 在现金流方面,预计2026年将因交付时间推迟产生约20亿美元的逆风,但这将在晚些时候随着延迟单元的交付转为顺风,49亿美元会计减值的现金影响预计将延续至下一个十年 [24] - 公司预计第四季度运营自由现金流将为正值(不考虑潜在的DOJ支付影响),这考虑了BDS因坦克机项目带来的超过10亿美元的流入,部分被BCA交付组合导致的较低收款所抵消 [65][66] - 公司预计2026年资本支出将增加,主要与南卡罗来纳州和圣路易斯厂的扩张和增长投资有关 [79]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777X项目在2026年的现金流影响以及何时能达到盈亏平衡 [32] - 回答: 相对于之前预期,2026年有约20亿美元的现金流逆风,绝对现金流使用量可能略高于此。2026年将是现金使用量较大的一年,2027年将改善,预计在2028年左右接近盈亏平衡,2029年及以后将转为正向自由现金流 [32][33] 问题: 导致777X项目重新评估和延迟的原因是什么 [35] - 回答: 延迟并非由于飞机或发动机出现新问题,而是 solely 围绕完成认证工作。公司低估了获得TIA批准所需的工作量,以及FAA审查所有必要数据提交所需的时间。此次重置是为了纳入这些经验教训,建立一个更有信心的计划 [36][37][38][39] 问题: 49亿美元减值的具体构成以及如何管理777X供应链 [42] - 回答: 减值主要驱动因素是认证延迟导致的生产计划修订,包括更长的持有期、较慢的爬坡速率带来的持有成本、学习曲线影响以及已造飞机的返工成本。与去年的减值相比,此次对已造飞机返工、生产中断和学习曲线的准备金更高。供应链管理方面,公司将把新修订的计划传达给供应商,并根据具体情况协商影响,此次减值估计已考虑了供应链影响 [43][44][45][46] 问题: 737生产速率提升的具体路径和时间点 [49] - 回答: 公司目前正按每月42架的速率生产,计划在年底稳固达到此速率。下一个提升至47架/月不会早于6个月,以确保系统成熟度。公司更倾向于延迟提升而非仓促进行。速率提升至47架以上将更多取决于供应链的爬坡情况。与FAA的审批流程将沿用现有已验证的流程 [50][51][52][53][54] 问题: 737-7和737-10认证剩余的工作 [56] - 回答: 发动机防冰设计变更已完成大量测试,下一步是对试飞飞机进行硬件和软件改装,然后通过FAA认证流程。防冰问题仍是关键路径,但认证工作本身远没有777X项目复杂,预计2026年完成 [57][58] 问题: 787项目生产速率提升路径和关键观察点 [60] - 回答: 787计划在年底达到每月8架,明年提升至10架。从8架到10架的提升将更具挑战性,主要受座椅认证等供应链问题制约。公司需要先稳定在8架的速率,再确定具体提升时间 [61][62] 问题: 第四季度及2026年自由现金流展望 [64] - 回答: 2025年自由现金流使用量预期优化至25亿美元。第四季度运营自由现金流预计为正值(不考虑DOJ支付),主要受BDS季节性流入(超过10亿美元)推动,部分被BCA收款组合逆风和利息支付增加所抵消。对于2026年,目前尚早做出具体预测,但趋势向好,将在1月提供更多细节 [65][66][67] 问题: 对100亿美元自由现金流目标的看法 [69] - 回答: 新任CFO认为目前评论具体长期框架为时过早,但对公司恢复历史现金生成水平的能力充满信心,强大的订单储备和卓越运营是释放现金流潜力的关键 [70][71] 问题: 对公司投资组合和M&A的优先事项,以及Jeppesen和Spirit交易对现金流的影响 [74] - 回答: 当前M&A重点在于完成Jeppesen和Spirit AeroSystems的交易。Jeppesen交易预计先于Spirit交易完成。Spirit交易尚待美国批准,但无障碍。目前没有其他M&A领域可指 [74][75] 问题: 南卡罗来纳州工厂扩张与787生产率提升的关系 [77] - 回答: 查尔斯顿工厂的扩张投资是针对月产超过10架的需求,公司将大幅扩大制造占地面积,预计2028年才能充分利用扩建后的设施。2026年资本支出将因查尔斯顿和圣路易斯的扩张而增加 [77][78][79] 问题: 供应链中的瓶颈点 [81] - 回答: 供应链整体表现良好,主要制约仍在座椅认证方面,公司正与供应商合作解决。发动机的远期需求和售后市场耐用性升级是需要关注的领域。随着公司生产输出趋于稳定,供应链的信心正在增强 [82][83][84] 问题: 新任CFO的初步观察和优先事项,以及对现金余额的计划 [86] - 回答: 新任CFO观察到团队充满热情和奉献精神,致力于公司的复苏。短期优先事项是熟悉业务,为恢复资产负债表健康、推动可持续的改进计划做出贡献。完成交易后现金余额预计在280亿美元左右的高位。重点是恢复资产负债表实力,同时关注短期和中期复苏 [86][87][88]
美国完成X-59静音超音速飞机首飞
新京报· 2025-10-29 16:21
事件概述 - 美国航天局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联合研发的试验性静音超音速飞机X-59完成首次飞行 [2] - 飞行完全按计划进行,验证了飞机的初始飞行品质和大气数据性能 [2] 技术规格与性能 - X-59为试验性喷气式飞机,长度约30米,翼展约9米 [2] - 设计巡航速度为1.4马赫,即1.4倍音速 [2] - 独特的外形与降噪设计可大幅减弱传至地面的音爆声响 [2] 项目目标与行业意义 - X-59旨在突破目前限制超音速商业飞机在陆地上空飞行的主要障碍——噪音问题 [2] - 研发与飞行测试将为开发新一代超音速飞行器奠定基础 [2] - 新一代飞行器有望以当今客机两倍的速度高效可持续地运送旅客与货物 [2] - 项目展示了美国航空创新的活力,巩固了美国在航空领域的领先地位 [2]
美完成X-59静音超音速飞机首飞
新华社· 2025-10-29 12:15
新华社洛杉矶10月28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航天局28日发布消息说,该机构与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 司联合研发的试验性静音超音速飞机X-59当天完成首次飞行。 公报还说,X-59旨在突破目前限制超音速商业飞机在陆地上空飞行的主要障碍——噪音问题。X-59的 研发与飞行测试将为开发新一代超音速飞行器奠定基础,这些飞行器有望以当今客机两倍的速度高效可 持续地运送旅客与货物。 美航天局代理局长肖恩·达菲28日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表示,X-59展示了美国航空创新的活力,不仅巩 固了美国在航空领域的领先地位,还可能改变公众未来的飞行方式。(完)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28日发布公报说,X-59当天从该公司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姆代尔的工厂起飞,降落 在位于加州爱德华兹的美航天局阿姆斯特朗飞行研究中心附近。飞行完全按计划进行,验证了飞机的初 始飞行品质和大气数据性能。 据美航天局官网介绍,X-59是一款试验性喷气式飞机,长约30米,翼展约9米,设计巡航速度为1.4马赫 (即1.4倍音速),其独特的外形与降噪设计可大幅减弱传至地面的音爆声响。 ...
“陆家嘴金融沙龙”第32期精彩落幕 租赁公司助力航空业应对四大挑战
第一财经· 2025-10-28 18:20
本次沙龙主题为"租赁赋能航空产业生态创新"。 10月25日,"陆家嘴金融沙龙"第32期活动在上海浦东圆满举办。本次沙龙围绕"租赁赋能航空产业生态创新"这一主题,邀请来自租赁和航空领域的嘉宾, 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航空枢纽的背景下,探讨金融业如何赋能航空供应链生态。 租赁公司主动作为,以金融韧性赋能航空供应链生态 招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张诚在主旨演讲中表示,过去30年,飞机租赁渗透率一路攀升,2023年突破了51%。在这一过程中,飞机租赁公司 作为资金的提供者和飞机的"搬运工",有力地支持了全球航空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最近十年,飞机租赁公司深度参与航空业的不断更新,见证了中国民 航业的持续壮大。 张诚认为,未来的航空业发展充满了挑战,主要有四点变化:一是供应链之变,飞机延迟交付已成为新常态,新飞机供不应求的局面持续存在,考验着整 个产业链的韧性;二是需求之变,航线结构在重构,旅客的偏好趋向多元,航司机队规划需要前所未有的灵活性;三是技术之变,可持续航空燃料、新动 力飞机、数字化运维正在重塑飞机的形态和价值;四是绿色之变,净零排放从口号变成了行业生死线。 全生命周期租赁助力航空供需再平衡 中飞租赁 ...
国货航:拟向空中客车公司引进6架A350F货机并保留4架意向订单
北京商报· 2025-10-27 22:12
北京商报讯(记者 关子辰 牛清妍)国货航10月27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空中客车公司签署A350F货 机购买协议,引进6架A350F货机并保留4架意向订单。公告显示,A350F飞机基于2024年1月的目录价 为4.65亿美元/架,如全部实现确认订单及意向订单,10架A350F货机总价值约为46.5亿美元;经双方公 平谈判,空客公司给予公司较大价格优惠,故本次交易的实际对价将低于前述飞机目录价格。 ...
万丰奥威:10月24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22:52
每经AI快讯,万丰奥威(SZ 002085,收盘价:17.17元)10月24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第八届第十七 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10月24日以通讯方式召开。会议审议了《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等文件。 每经头条(nbdtoutiao)——溢价近10万倍!知名品牌豪掷1.7亿元买2000股,目标公司注册资本仅1万 港元且还未营业!上交所都看不懂了:收购有何必要性? (记者 曾健辉) 2025年1至6月份,万丰奥威的营业收入构成为:汽车零部件制造占比80.82%,飞机制造占比19.18%。 截至发稿,万丰奥威市值为365亿元。 ...
难怪普京一点都不急:中美都闹成这样了,俄专家终于说了句大实话
搜狐财经· 2025-10-24 14:47
稀土行业战略地位与动态 -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是智能手机、战斗机等几乎所有高科技产品不可或缺的特殊金属[3] - 中国宣布对稀土实施出口管制,旨在完善现有出口管理体系,并非禁止出口[3] - 美国对中国稀土依赖程度极高,其目前没有能力在本土生产镓,年需求量达到30至50吨[5] - 美国若从零建设相关稀土生产设施,可能需要5至10年时间,投资金额高达数十亿美元[5] 中美贸易摩擦与行业影响 - 中美贸易战扩展至稀土领域,美国威胁停止向中国供应飞机零部件,中国回应称贸易战升级对双方均无益,应基于平等原则协商[1] - 中国在稀土、制造业和供应链等关键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为其应对压力提供了战略定力[11] - 双方在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下保持沟通,近期进行了工作层会谈[13] 地缘政治格局与市场机会 - 俄罗斯在中美贸易摩擦中采取“不选边站”策略,从中获得了实际经济利益[7] - 2014年至2020年间,俄罗斯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大幅增加,平均年增速接近40%,并扩大了对中国肉类和能源产品的出口[7] - 美国全球战略有所侧重,其介入乌克兰冲突与中美贸易战紧密相连,反映出同时与两个大国对抗并不现实[9] - 大国关系变化为全球格局增添变数,具备战略耐心和科技实力的国家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