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企援助
icon
搜索文档
一场骗保风波过后:要开药,先出血
凤凰网财经· 2025-09-18 20:44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揭示了国内血友病患者群体当前面临的严峻用药困境,核心矛盾在于医保报销政策的收紧与患者终身规范治疗需求之间的冲突[8][10][16] - 政策变化直接导致患者从“预防治疗”退回到“按需治疗”(仅在出血时用药),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身体痛苦和致残风险,也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生活[8][16] - 行业内的骗保事件和药企间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通过慈善援助进行变相价格战的行为,是引发医保政策收紧的重要原因,并进一步加剧了患者的用药不确定性[18][20][22] 医保政策变化与影响 - 医保报销政策明显收紧,患者开药流程变得复杂严格,需本人到场、进行B超或凝血检测证明正在出血,并登记空药瓶追溯码[9][10] - 开药量受到严格限制,每次最多开6瓶(1000 IU/瓶),仅够使用2-3天,而此前患者每月可开二十多瓶药[10] - 政策收紧已在全国多地陆续施行,包括浙江、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东等地,部分地区限开一两周药量,农村患者需频繁往返大城市医院,负担沉重[10][12][16] 血友病治疗现状与需求 - 血友病需终身用药,重型患者体内凝血因子活性低于1%时,反复自发出血致残风险极高,颅内或内脏出血可能危及生命[8] - 研究结果表明,预防治疗(规范用药)相较于按需治疗(出血后用药)能减少62%的年出血次数和58.2%的年关节出血次数[16] - 中国血友病预防治疗比例仅为16.2%,人均凝血八因子消耗量为0.8 IU,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规范治疗仍是奢望[31] 药企市场竞争与慈善援助 - 中国血友病用药市场已形成十几家药企竞争的格局,药企为争夺有限患者资源,投入大量资源进行长期维护[20] - 慈善援助成为业内心照不宣的灰色地带和主要竞争手段,援助比例从最初报销上限20%以内逐步提高到30%、40%,甚至出现超额返现(如4%返点),实质是变相降价[20][22] - 骗保事件曝光后,相关药企已调整援助政策,明确援助款比例与医保报销比例之和不得超过药品总金额的100%[23][24] 患者经济负担与生存压力 - 血友病成年患者平均治疗费用为27.6万元/年,达到国际同步治疗水平年费用可能高达六七十万元,且需终生付费[36] - 各地医保支付能力不均衡,东南沿海及珠三角地区患者用药水平相对较高,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患者生存状况艰难,关节致残率高[37] - 患者家庭经济压力巨大,有患者家庭需变卖房产、同时打多份工来支付医疗费用,低收入患者更是难以负担[4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