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蛋白质稳态
icon
搜索文档
Cancer Cell:癌症会加速T细胞和组织衰老
生物世界· 2025-08-22 12:15
研究背景与核心发现 - 衰老显著增加癌症患病风险并对免疫系统功能及构成产生深远影响 包括导致对急慢性感染的免疫反应受损以及易患自身免疫疾病[2] - 淋巴瘤会加速T细胞和组织衰老 这一结论通过小鼠和人类研究得到验证[4] - 研究团队发现淋巴瘤本身足以引发年轻T细胞出现转录、表观遗传和表型的老年化改变 而衰老T细胞对淋巴瘤诱导的变化具有抵抗力[8] 衰老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机制 - 衰老导致免疫系统变化包括炎症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失衡、造血干细胞向单核细胞群生成倾斜、淋巴细胞群减少、巨噬细胞向促炎极化转变 以及NK细胞和CD8+/CD4+ T细胞数量减少及成熟度改变[6] - CD8+和CD4+ T细胞向功能减弱或免疫抑制性细胞(如Treg)转变 T细胞表现出衰老标志物(如KLRG1、p16INK4a/CDKN2A及某些促炎细胞因子)表达增加[6] - 衰老T细胞在经历稳态增殖后可能表现出一些活化标志物 但在生物学和功能上与年轻活化T细胞存在本质差异[6] 肿瘤对免疫系统的逃逸机制 - 肿瘤通过酸性环境损害CD8+ T细胞 同时有利于调节性T细胞(Treg)扩增并促使巨噬细胞向促肿瘤生长的M2表型极化[7] - 肿瘤微环境中的T细胞会因反复抗原刺激进入低反应性、功能耗竭状态 部分肿瘤细胞通过抑制MHC1表达躲避T细胞识别 或通过表达PD-L1和CD47分别抑制T细胞功能及防止被吞噬[7] 淋巴瘤与衰老的相互作用 - 淋巴瘤驱动年轻T细胞出现与衰老T细胞相似的转录和表观遗传特征 包括开放染色质区域和控制铁稳态的基因被诱导[8] - 经历淋巴瘤和衰老的T细胞铁储备增加并对铁死亡具有抗性 同时在蛋白质稳态方面存在缺陷[8] - 淋巴瘤加速其他组织老化 表现为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2a(Cdkn2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a)表达水平升高[8] - 部分由淋巴瘤引发的衰老表型可逆 而另一部分不可逆 这为改善癌症相关衰老共病提供了潜在机会[8]
Cell:刘光慧/张维绮/曲静/杨家印等绘制人体衰老蛋白导航图,揭示人类衰老轨迹与特征
生物世界· 2025-07-25 22:36
衰老机制研究 - 蛋白质稳态失衡是衰老进程中的核心分子特征之一,涉及超两万种蛋白质的动态网络调控[2] - 研究首次构建横跨人类50年生命周期的蛋白质组衰老图谱,涵盖七大生理系统、13种关键组织[4] - 血管系统被确立为衰老进程的"先锋组织",在生命早期即显著偏离稳态轨迹[7] 蛋白质组学发现 - 衰老伴随系统性蛋白质稳态失衡,表现为中心法则信息流断裂、蛋白质量控制系统级联衰减及病理性蛋白广泛沉积[9] - 血清淀粉样蛋白P(SAP)被鉴定为最具跨组织保守性的"泛组织年龄上调蛋白",在绝大多数衰老组织中一致性显著升高[10] - 30岁左右为衰老轨迹的初始分水岭,45-55岁被确认为衰老进程的里程碑式转折点[12] 血管衰老机制 - 衰老血管系统通过特异性分泌GAS6等促衰蛋白,激活跨器官级联信号网络,发挥"衰老枢纽"功能[7] - GAS6在衰老主动脉组织及循环系统中呈现跨尺度显著富集,可直接驱动血管细胞衰老表型[15] - 衰老相关分泌因子如GPNMB、COMP、HTRA1、IGFBP7等被证实可直接诱导血管细胞衰老[15] 研究应用价值 - 研究开创性绘制人类多器官蛋白质组衰老全景图,为理解衰老系统性本质建立统一框架[19] - 基于器官特异性"蛋白质组衰老时钟"的构建,实现对机体及各器官衰老程度的系统性量化[20] - 识别出45-55岁为多器官蛋白质组剧烈重塑、系统性衰老加速的关键干预窗口期[21] 技术方法创新 - 研究融合超高灵敏度质谱技术与机器学习算法,系统构建蛋白质组衰老图谱[4] - 成功应用人工智能算法构建覆盖13种人类组织的特异性"蛋白质组衰老时钟"[12] - 整合超高灵敏度质谱、人工智能动态建模与多尺度组学分析,构建三位一体的衰老系统生物学研究框架[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