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搜索文档
激活制度微观效能,优化行政审批改革
新华日报· 2025-07-24 04:59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 通过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和激发社会活力实现政策落地 [1] - 改革需要系统内层级传导和社会领域协同共振 实现宏观设计到微观实践的转化 [1] 制度传导机制 - 政策传导需以目标可操作性 执行责任闭环和工具标准化为基础 防止政策传递损耗 [2] - 浙江省通过"最多跑一次"工作规范将中央政策细化为事项清单 办理流程和服务标准 [2] - 杭州市"一窗受理"平台整合跨部门审批 实现单一窗口服务 企业群众一次提交材料完成全流程 [2] 社会参与体系 - 数字化转型降低公众参与门槛 上海"一网通办"平台集成千余项政务服务 提供智能匹配功能 [3] - "人工智能+政务"应用自动推送适配优惠政策和申报路径 显著提升政策触达率 [3] - 技术赋能构建"需求识别—服务供给—效果评估"循环体系 形成开放协同治理生态 [3] 互动反馈机制 - 上海自贸区通过"单一窗口"平台实时收集企业数据 建立覆盖政策全周期的评估系统 [4] - 智能化系统自动分析审批问题环节 触发预警优化流程 大幅缩短平均办理时间 [4] - 大数据技术将分散信息转化为决策依据 形成政策优化与市场反馈的良性互动 [4] 改革实践案例 - 浙江省和上海市的行政改革为制度势能转化提供可复制案例 [4] - 未来改革将确保制度刚性 激发社会活力 构建政府主导 社会协同 技术驱动的治理体系 [4]
河北衡水:数字赋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更智能快捷
中国经济网· 2025-04-27 11:26
系统升级与功能优化 - 衡水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完成优化验收升级,新增线上情景式智能填报引导、智能预审、帮办代办等实用功能 [1] - 系统借助身份认证、电子签章、电子证照、电子档案等技术,实现企业一次登录、一键提交申报信息,完成跨部门审批事项在线申报 [1] - 系统与河北省一体化平台、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等多个系统对接,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互通共享 [1] AI技术与政务服务融合 - AI技术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通过在线智能问答服务,为企业提供项目立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全过程的精准、即时、多维度解答 [2] - 企业人员在AI智能问答引导下进行填报,系统可针对问题给出详细解答,解决企业困扰 [2] - 网上办事大厅提供线上帮办代办服务,企业可在线提交代办申请,系统自动匹配专业代办员,提供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 [2] 改革与未来规划 - 系统升级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步 [2] - 衡水市将持续聚焦企业和项目实际需求,强化数字化手段运用,推动审批服务向"主动服务、智能服务、普惠服务"转型升级 [2]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七年减三成,无人驾驶等新业态首次纳入
第一财经· 2025-04-24 20:42
还将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备受市场期待的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发布,市场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管理更加优化。 国家发改委会同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4日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下称《清单 (2025年版)》),事项数量由2022年版的117项缩减至106项,事项下的全国性具体管理措施由486条 缩减至469条,地方性管理措施由36条缩减至20条。 国家发改委表示,经过四次修订,一大批行业准入限制得以放宽,各类经营主体都能看得见、摸得着、 进得去,"宽准入"红利切实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了"清单越缩越短、市场越放越活"。 第一财经了解到,三部门还将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重点是以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 件、其他政策性文件等形式设立和实行的违反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的各类规定文件,以及各级政府违规设 置市场准入壁垒的各类做法情形。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张铭慎表示,新一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充分反映了行政审批制度改 革进展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推动市场准入门槛切实下降。突出"降低准入门槛"导向,有序放宽 市场准入限制,力争做到"宽准入";突出"守住重要底线"导向,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