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真实性

搜索文档
“抠搜”年轻人,抢空高价演唱会门票
虎嗅· 2025-08-04 08:30
新一代消费观转变 - 消费行为从追求物质性价比转向为情绪价值买单 体现为在1688平台精打细算购买日常用品同时为演唱会支付高额票价[2][8][9] - 情绪消费具有功能性特征 填补情绪宣泄渠道的缺失 成为内在需求而非非理性消费[4][10] - 消费分化取代消费降级概念 日常消费注重质价比 情绪消费则不惜成本[11] 数字平台与情绪消费机制 - 短视频媒介形态推动从说理到说情转变 文字媒介注重逻辑 短视频侧重情感满足[7] - 时尚品流行周期缩短反映社会情绪空洞扩大 时尚周期更迭本质是满足情绪需求的过程[12][18] - 平台算法顺应而非制造用户情绪 大规模情绪释放主要依赖用户自然选择 算法仅起引导流量走向作用[23] 网红经济与情绪价值实现 - 网红产业核心从售卖职业技能转向关系售卖 通过内容创作建立亲密关系实现更高商业价值[20] - 网红呈现表演真实性 通过裁剪真实性满足情感预期 人设崩塌即情感契约破裂[21][22] - 县域中年男性等被忽视群体成为新兴受众 平凡生活烟火气内容填补特定群体情感空白[19] 产品定价与情绪溢价 - 情绪价值突破实用价值定价上限 奢侈品通过身份感实现高溢价 情绪消费追求即时快感而非性价比[25] - 情绪消费填补暂时性情绪空洞具有合理性 但若成为唯一情绪出口可能导致更大空虚[26] 技术对情绪消费的影响 - AI陪伴技术成为情感替代品 社会加速导致传统情感关系脆弱化 推升对确定性陪伴需求[27] - 技术在社会变革中起助推作用 其影响取决于嵌入既有社会结构的方式 非根本性改变制造者[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