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被确认存在
icon
搜索文档
不是线上使我们生活低质,而是线下早已荒芜
虎嗅APP· 2025-10-17 21:42
以下文章来源于散人懂四六 ,作者Dreamboy 散人懂四六 . 我的几位中老年亲戚,整天都在短视频上面打发时间。他们早没有了督促孩子上进的焦虑,似乎接受 了温柔地走进那个良夜的命运,短视频就是那个温柔。他们也许在其中看到了子孙绕膝,也许还能代 入"霸道总裁爱上绝经的我"。 通过这两个场景,会发现线上的内容质量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原本的线下生活质量太低了。 与志趣相投的人一起,打破文理的藩篱,看世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散人懂四六 ,作者:Dreamboy,原文标题:《Sora2来了——AI倒逼人类重 新审视线下的意义》,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散人同学转给我一篇文章,讲Sora大批量生成的视频出现在社交媒体,如同一面照妖镜,把低质量内 容在社交媒体上的泛滥,用一种夸张的形式凸显出来。 该文的作者认为,线上的低质量产品终会走到尽头。真的会如此吗?我认为对线上低质量内容的需 求,来源于低质量的线下生活,若线下的状况没有改善,线上的这类内容未必会消失。不过,作为线 下资产的投资人,我更想聊的是,当线上的内容制作效率进一步提升后,线下无法被抽走的意义是什 么?线下从业者还能为大家做些什么? 一、线上的低质量反射了 ...
不是线上使我们生活低质,而是线下早已荒芜
虎嗅· 2025-10-17 08:30
线上内容与线下生活质量的关系 - 线上低质量内容的需求源于低质量的线下生活,例如保安在阴暗发霉的地下车库工作,通过刷带有乡音的短视频获得慰藉 [1] - 中老年亲戚在短视频中打发时间,反映了其线下缺乏高质量社交和情感交流的现实 [1] - 远程监控技术成熟,但线下工作环境(如车库照明、通风)的恶劣状况未被改善,加剧了对线上内容的依赖 [2] 线上内容的角色与局限性 - 社交媒体和短视频作为“精神疗养院”或“精神保障房”,为资源不足、生活单调的人群提供了最低限度的精神安慰和多巴胺分泌 [6] - 线上内容能提供短暂密集的多巴胺刺激,但无法替代线下真实接触所分泌的催产素与血清素,后者与“被确认存在”的深层需求相关 [6] - 线上互动(如点赞、转发)积累社交货币,但线下体验(如演唱会、Cosplay大会)才是社交货币的最终兑现场所,是确认彼此存在的仪式 [7] 线下体验的不可替代性 - 人类最大的驱动力是“确认自己存在”,这需要通过真实接触、拥抱、共处和亲密关系来实现,线下是确认存在意义的最终场景 [6] - 真正的体验来自风吹在脸上的触觉、手指的温度、空气的味道以及身边活生生的人,这些是线上无法复制的 [7] - 随着AI技术(如Sora)能生成视频和复刻人类表情,真实的人性(真诚、共情、温柔)将成为线下存在价值的核心区分点 [12] 内容生态的参与者分类 - 内容消费者追求更好的精神生活和“被确认存在”的感觉,具备鉴别能力,其存在欲望推动进步 [9] - 线上内容提供者依靠算法和数据结构搭建“精神堤坝”和“生活攻略”,好的线上内容除了兜底,还鼓励用户达成线下第一选择 [9] - 线下体验提供者(如父母、老师、艺术家)需思考如何为他人的存在感做贡献,聚焦催产素和血清素的分泌,提供真实的人际连接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