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
搜索文档
不公平!特朗普以关税手段要挟东南亚三国放弃数字税收
凤凰网财经· 2025-10-31 20:34
贸易协议核心条款 - 美国总统签署的贸易协议包含涉及数字商务的关键条款 [1] - 白宫获得马来西亚、柬埔寨和泰国的承诺,确保不对美国数字服务企业征税 [1] - 马来西亚和柬埔寨已达成正式承诺,泰国则达成了更初步的协议 [1] - 三国保证不会对数字服务征税,也不会歧视美国电子商务、社交媒体、流媒体、云存储及其他类型在线服务提供商 [1] - 这些承诺适用于跨境数字贸易活动 [1] 美国贸易政策目标 - 特朗普政府正通过关税手段平衡美国商品贸易逆差的同时,积极推动全球互联网免征进口关税和其他附加费 [2] - 协议条款要求长期接受世贸组织达成的一项协议,即所有国家应避免对数字服务征收关税 [2] - 马来西亚、柬埔寨和泰国均同意支持永久性延续世贸组织有关暂缓征收电子传输关税的协议 [2] 全球数字服务贸易趋势 - 去年全球数字化服务出口额增长至逾4.77万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近10% [2] - 数字服务贸易增速是商品和服务贸易总额增速的两倍多 [2] - 数字服务贸易在去年约33万亿美元的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中已成为增长最快的部分 [2] 行业专家观点 - 专家表示美国在减少货物贸易逆差的同时维持服务贸易顺差,其他国家可能认为这不公平 [2]
别让青少年的认知力被屏幕耗尽
经济观察报· 2025-10-24 18:58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认知能力的影响 - 一项针对6500多名9至13岁美国青少年的研究显示,每天高强度使用社交媒体的孩子在语言理解和记忆力测试中得分显著偏低[3] - 研究强调手机屏幕使用强度与大脑认知能力表现呈负相关关系[3] - 使用社交媒体频率较低的青少年群体在认知表现方面明显更好[4] 社交媒体使用规范与干预措施 - 建议通过适度限制使用时间和固定"离线时段"来为青少年的思考力保留空间[5] - 平台需要在青少年模式下控制推送频率并限制娱乐性内容推荐,避免算法仅以"停留时间"为目标[5] - 学校应将数字素养教育纳入课程,包括媒体使用教育和算法机制理解,并通过游戏方式训练数字自控力[5] - 家长应通过示范和共同制定使用计划来引导孩子,而非简单管控[5] 健康使用社交媒体的具体方法 - 采用定时使用策略,设定每天固定上网时段(如晚饭后半小时)避免无意识刷屏[7] - 鼓励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上多创造内容(表达观点、学习技能)而非被动浏览,避免被算法奴役[8] - 培养阅读习惯作为社交媒体的替代活动[9] 虚拟与现实关系的平衡 - 需要帮助青少年建立真实世界中的强关联,如家庭餐桌交流、学校嬉戏玩耍、运动场协作等,这些是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支点[6] - 虚拟世界的"弱关联"正在与真实世界关系形成竞争,全社会需花时间帮助青少年减少对虚拟世界的依赖[6]
低利率环境下的资产配置
上海证券报· 2025-10-23 02:10
全球低利率环境的成因 - 全球利率中枢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呈现趋势性下行,G7国家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降,美国从10%以上高位降至6%左右,GDP加权的G7国家平均收益率降至约5% [4] -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日本及欧元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低位进一步下行,日本及欧元区甚至出现负收益率,分别最低降至-0.3%与-0.26%,美国最低时为0.52% [4] - 人口老龄化是导致低利率的根本原因之一,全球65岁以上人口占比预计从当前约10%升至2070年的20%以上,推高储蓄率并抑制总需求,对利率构成长期下行压力 [5] - 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放缓与资本投入形态变化同样驱动利率下行,知识、技术等无形资本占比提升导致对传统借贷资金需求相对降低 [5] 低利率时代资产配置逻辑 - 低利率环境下债券等固定收益资产的投资性价比随利率下行而下降,而权益类资产的吸引力显著提升,黄金、大宗商品与房地产等资产也普遍受益 [6] - 低利率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研发投入与业务扩张,从而提升盈利能力,上市公司利润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及市场估值水平往往会出现提升 [7] - 低利率使得债券、存款等固定收益资产的回报率下降,具备稳定分红能力的红利类权益资产性价比凸显,建议关注科技、医疗保健等高增长潜力行业以及高股息红利资产 [7] - 低利率环境中债券资产配置核心在于平衡风险与收益,可通过延长久期获取资本利得,或运用信用债、利率互换等工具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9] - 低利率环境通过降低购房成本和提高投资需求对房地产市场形成支撑,但长期表现受人口结构、土地供应及政策调控等因素制约 [10] - 低利率降低黄金机会成本并可能推升通胀预期,使其投资价值凸显,同时有利于推动原油、铜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但价格还受供求关系、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 [10][11] 美国低利率时期资产表现 - 美国在2009年至2015年和2020年至2021年两段低利率时期,联邦基金利率保持在0%至0.25%范围,1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处于1%以下极低水平 [13] - 2009年至2015年期间,标普500指数从900点附近上涨至2044点,累计涨幅超过120%,1年期国债累计收益为1.4%,10年期国债收益约为18%,标准普尔/CS房价指数涨幅约为15% [14] - 2020年至2021年期间,标普500指数从3231点上涨至4766点,累计涨幅接近50%,标准普尔/CS房价指数从214点上涨至281.6点,累计涨幅超过30%,10年期国债累计收益为5.9% [14][15] - 两轮低利率阶段美国科技股表现尤为突出,标普500信息技术指数在2009年至2015年期间累计涨幅高达211%,2020年至2021年累计上涨90% [15] - 苹果公司在两轮低利率时期分别上涨827%和145%,亚马逊分别上涨1218%和80%,英伟达分别上涨335%和401%,特斯拉分别上涨905%和1163% [16] 日本低利率时期资产表现 - 日本自1998年至今处于低利率时期,10年期国债利率从1991年最高的6%下降至2%以下并持续维持在较低水平,2016年正式进入负利率时代 [17][18] - 1998年至2008年利率震荡期,债券类资产表现最佳,长期国债累计收益为26%、企业债累计收益为19%,TOPIX指数累计下跌27%,房地产价格指数累计跌幅达35% [19] - 2009年至2015年利率下行期,TOPIX指数累计上涨80%,长期国债及企业债累计收益均在10%以上,房地产价格指数小幅上涨3% [19] - 2016年至2020年负利率区间,TOPIX指数累计上涨17%,房地产市场累计上涨10%,债券类资产配置价值相对较低 [19] - 2021年以来利率上升期,TOPIX指数累计涨幅超70%并突破1990年历史高点,房地产价格累计涨幅近30%,债券类资产收益转负 [20] 欧洲低利率时期资产表现 - 欧元区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经历长时间低利率阶段,政策利率持续下降,2014年至2022年间存款便利利率处于负区间,2022年结束负利率时代 [21] - 在低利率时期,欧洲股票资产整体表现突出,2012年至2014年法国CAC40和德国DAX指数分别累计上涨35%和66%,2019年至2021年分别累计上涨51%和50% [22][23] - 欧元区房地产价格在2015年短端利率降到负区间、长端利率降至低位后开始持续上涨,2015年至2018年、2019年至2021年期间分别上涨18%和21% [23] - 欧洲债券类资产在低利率时期配置价值不突出,2009年至2010年1年期与10年期国债整体累计收益分别仅为3%和6%,但2012年至2014年利率下行阶段10年期国债累计收益达到42% [24] 中国低利率环境下的资产配置建议 - 中国利率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顺应全球利率下行大趋势,市场流动性总体将保持适度宽松,国内利率水平大概率维持低位以支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5] - 投资者可关注多元化或低波动性债券类资产,如信用债、可转债、固收+等,并通过灵活调整久期管理利率风险,如在利率上行期缩短久期以增厚收益并降低风险 [26][27] - 增加权益资产配置比例,重点关注高成长潜力的行业公司以及具有稳定且较高股息收益的红利资产,坚定看好当前A股资产的投资价值 [27] - 关注房地产、黄金等其他大类资产,我国房地产在低利率环境下稳定性和投资价值值得关注,黄金在低利率和不确定性较高的市场环境中具有一定的配置价值 [28]
不是线上使我们生活低质,而是线下早已荒芜
虎嗅APP· 2025-10-17 21:42
文章核心观点 - AI技术提升线上内容制作效率,但无法替代线下体验提供的"存在感"确认[5][16] - 线上低质量内容需求源于线下生活质量低下,反映现实世界空心化和荒芜[5][7] - 人类最大驱动力是确认自身存在,这需要线下真实接触产生的催产素和血清素[11] - 技术发展将推动人类从线上筛选回归更高质量线下,存在意义被重新定义[16] 线上的低质量反射了线下的低质量 - 保安在阴暗车库刷视频案例显示线上内容是低质量线下生活的安慰剂[6] - 中老年亲属沉迷短视频反映缺乏高质量社交和情感交流的现实[6] - 远程监控成熟条件下仍安排恶劣工作环境,体现对个体尊严的忽视[7] - 老年人依赖线上"精神陪伴"暴露线下社交空心化问题[7] - 现实无法给予尊严和温度时,人类自然转向虚拟世界寻求替代[7] 竞争本质是谁能使人感到"被确认存在" - 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取代的是精神疗养院功能而非高质量人际连接[9] - 线上内容提供"精神保障房"和"多巴胺食品券"作为安全网[10] - 多巴胺带来线上粘性但无法提供催产素与血清素[11] - 真实存在感需要线下接触产生的神经递质共同完成[11] - 线上积累社交货币最终需要线下体验兑现价值[11] 如何成为有价值的内容供应商和有价值的人 - 内容消费者追求精神生活和存在确认,具备鉴别能力[13] - 线上内容提供者搭建精神堤坝和生活攻略指南[13] - 线下体验提供者需超越第二选择安全网的水准[13] - 人类进化方向是筛选真诚爱人、敏感倾听者和共情者[13] - 保持"人"味才能成为精神网络中不可替代节点[14] 当AI也开始造梦 - 人类经历从线下到线上再到高质量线下的精神迁徙[16] - AI复刻表情声音时,真实性成为人类最后门禁卡[16] - 技术重新点亮存在感,推动意义感水位提升[16]
丹麦首相提议禁止15岁以下人群使用社交媒体
央视新闻· 2025-10-09 11:24
弗雷泽里克森称,在丹麦,超过九成七年级儿童在13岁前就拥有社交媒体账号,近六成11至19岁男孩在过去一周里没有见过一个朋友。她表示,应禁止15岁 以下儿童使用社交媒体,但允许13岁以上的孩子在获得父母同意后使用。 丹麦已于今年9月出台规定,禁止儿童在小学或课外活动期间使用手机。 当地时间7日,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提议禁止15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她表示,手机和社交媒体导致儿童出现焦虑、接触不良信息等诸多问题。 弗雷泽里克森当天在议会发言时提及这一计划,但没有披露细节,例如禁令所涉社交媒体包含哪些网站或手机应用、实施时间表以及实施细则等。 她在发言中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有如此多的孩子正遭受焦虑、抑郁和孤独的困扰。此外,手机和社交媒体还导致许多儿童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阅读 困难及接触不良信息等问题。 ...
日媒:日本“数字逆差”几乎抵消“旅游顺差”
环球时报· 2025-08-11 06:56
日本数字服务贸易逆差现状 - 2025年上半年日本数字相关国际收支逆差达3 481万亿日元 为历史第二高水平 较去年同期下降3 3 但较10年前同期增长2 6倍 [1] - 数字服务赤字由三大类别构成 电信计算机及信息服务 专业管理咨询服务 视频音乐流媒体特许权使用费 [1] - 2024年日本数字赤字为6 8万亿日元 经济产业省预测2035年将扩大至18万亿日元 悲观情景下或达28万亿日元 超过矿物燃料进口额 [2] 行业依赖与竞争格局 - 日本持续依赖美国GAFA科技巨头 企业支付给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广告费用持续增加 [2] - 新冠疫情加速云服务使用和视频内容消费 生成式AI普及进一步扩大数字赤字 [2] - 日本企业数字化转型虽取得进展 但研发资金 数字人才及数据储备不足 [3] 行业应对措施与发展方向 - 日本政府计划2024年秋季出台支援措施 促进数字产业海外扩张以增强竞争力 [3] - 经济产业省呼吁公私部门合作夯实数字基础 应对量子技术等重大技术转折点 [3] - 旅行收支顺差3 6065万亿日元创历史新高 但几乎被数字赤字完全抵消 [1] 国际谈判与政策影响 - 日本政府曾以美国数字顺差问题作为关税谈判筹码 但未获美方实质性回应 [2] - 数字赤字问题被纳入日美贸易谈判议题 但未能改变美方对贸易逆差的立场 [2]
全球都在怀念“经济上行期”的美?
36氪· 2025-08-05 19:28
全球怀旧经济上行期现象 - 互联网平台掀起对经济上行期的追忆热潮 小红书和抖音相关话题浏览量超过百亿次 [1] - 日本年轻人倾向于昭和复古消费 昭和时期City Pop音乐播放量超6000万次 [1] - 美国文娱产业通过怀旧情绪贩卖"美国梦" 多部电影植入80-90年代符号 [1] 各国经济上行期特征 - 日本经济上行期对应昭和年代(1926-1989) 年轻人通过对昭和的怀念投射对平成和令和时代社会困境的情绪 [2] - 美国经济上行期分为二战后"黄金时代"(1945-1970s)和90年代"新经济繁荣" 1971年中产人群占比达61% [2] - 中国经济上行期集中在千禧年至2019年 经济增速长期保持10%以上 制造业、房地产、互联网行业爆发式增长 [2] 经济上行期的行业机遇 - 移动互联网行业在2009-2019十年间成绩斐然 应用类型涵盖工具、购物、教育等十几个类目 [3] - 互联网大厂扩张带来财富创造机会 腾讯2004年上市诞生5个亿万富翁和7个千万富翁 [9] - 阿里巴巴IPO时员工持股超过2000股即可成为百万富翁 百度IPO诞生8位亿万富翁和50位千万富翁 [9] 消费投资市场繁荣 - 2015-2018年中国消费大升级 催生泡泡玛特、完美日记等现象级品牌 [12] - 2013-2017年新消费类项目融资达11100余个 并购类融资额增长76%至1460.90亿美元 [12] - VC/PE类项目融资额涨幅达127% 社交电商和短视频重构营销渠道 [12] 当前经济环境变化 - 2023年全球初创公司融资额下降58%至约17亿美元 美国初创公司融资额同比下降62%至10.3亿美元 [13] - 七大科技巨头在标普500指数中市值占比达25% 截至2025年占据纳斯达克100指数约35%权重 [14] - 美国CEO与普通员工收入差距从1950年的20倍扩大到2013年的204倍 [14] 年轻人应对策略 - 知识付费行业市场规模从2016年26.5亿元增长至2022年1126.5亿元 预计2025年达2808.8亿元 [15] - 2024年945.4万年轻人在闲鱼发布副业 00后占比40.8% 平均收入3660.5元 [16] - 情绪消费市场快速增长 2024年宠物消费突破3000亿元 潮玩市场达600亿元 [16] 新兴发展机遇 - 2025年上半年移动互联网流量达1867亿GB 同比增长16.4% 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15.92亿户 [20] - 5G新通话、直播短视频、云游戏等新兴业务蓬勃发展 移动用户上网流量连续6个月两位数增长 [20] - AI提示词工程和供应链韧性管理课程增长最快 人工智能成为高考热门专业 [20]
欧盟、澳大利亚、巴西探索加强未成年人社交媒体使用管理—— 安全上网,促进青少年“数字健康”(国际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7-03 08:12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 - 社交媒体是青少年获取信息、交流互动和自我表达的重要平台,集学习、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 [1] - 过度使用社交媒体带来信息过载、网络沉迷、隐私泄露及不良信息诱导等多重挑战,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 [1] - 青少年因不当使用社交媒体出现问题的比例从2018年的7%升至2022年的11%,12%的青少年面临沉迷游戏的风险 [1] 欧盟的监管措施 - 大部分主流社交媒体禁止13岁以下儿童注册和使用 [3] - 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规定未成年人需父母同意才能使用社交媒体 [3] - 瑞典考虑通过立法进一步限制社交媒体用户年龄,法国、荷兰、希腊计划禁止部分中小学学生携带电子产品进入校园 [3] - 欧盟禁止社交媒体向未成年人投放个性化广告,禁用自动播放功能 [3] - 德国研究人工智能评估系统判定用户年龄,限制青少年账户的内容和社交行为 [4] 澳大利亚的立法行动 - 2024年澳大利亚有2080万活跃社交媒体用户,占总人口的78.3% [5] - TikTok在澳大利亚有近900万活跃用户,平均每月花费23.4小时 [5] - 澳大利亚通过《2024网络安全(社交媒体最低年龄)修正案》,禁止16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主流社交媒体平台 [6] - 社交媒体公司若未能阻止未成年人使用,可能面临最高5000万澳元罚款 [6] 巴西的隐私保护与教育 - 巴西至少1/3的7—17岁青少年选择公开个人资料,近一半愿意与任何人互动 [8] - 巴西《通用数据保护法》要求收集未成年人数据时需获得家长或监护人明确同意 [8] - 巴西联邦参议院批准法案,要求平台设立年龄验证机制并限制基于未成年人数据的定向广告 [8] - 巴西学校计划将网络安全知识纳入课程,培养青少年对社交媒体风险的认识 [9]
新加坡媒体:“不良富足”正在伤害我们
环球时报· 2025-07-03 06:56
不良物质富足问题 - 垃圾食品过度供应导致美国临床肥胖人口比例从1980年15%上升至2023年40% [1] - 肥胖与心脏病、抑郁症、高血压、癌症和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存在关联 [1] - 匈牙利实施不健康食品征税政策 智利要求对含人工添加剂食品加贴黑色警示标签 [3] 数字信息泛滥现象 - 美国青少年日均屏幕使用时间达6-8小时 主要集中于智能手机 [1] - 社交媒体普及与年轻人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激增呈现正相关 [2] - 2022年美国阅读书籍人口比例跌破50% 国民平均智商出现历史性逆转 [2] 科技行业监管缺失 - 互联网公司依据《通信规范法》第230条豁免用户生成内容的监管责任 [2] - 谷歌前设计伦理学家警告注意力竞争引发"脑干底部竞赛" [2] - 《连线》杂志前主编指出网络成瘾性接近可卡因级别 [2] 政策应对措施 - 现行监管体系被批评为"以错误方式监管错误事物" 导致数字垃圾泛滥与住房短缺并存 [3] - 需要建立动态结合的"成熟议程" 而非单纯富足或反富足政策 [3] - 建议通过税收调节和废除第230条等措施限制企业过度行为 [3]
震惊业界!Meta、OpenAI突发:1亿美元抢人才
证券时报· 2025-06-30 23:23
人才争夺战 - Meta从OpenAI挖走四名核心研究人员加入其超级智能团队 包括Shengjia Zhao Shuchao Bi Jiahui Yu和Hongyu Ren [2] - 被挖人员背景显赫 Hongyu Ren负责OpenAI o3/o4 mini模型 Shengjia Zhao参与GPT-4开发 Jiahui Yu曾任谷歌大脑高级科学家 Shuchao Bi管理多模态模型 [2] - 此前Meta已从OpenAI苏黎世办公室挖走三名开发人员 包括Lucas Beyer Alexander Kolesnikov和Xiaohua Zhai [3] 高额人才激励 - Meta为挖角OpenAI员工开出高达1亿美元的签约奖金及更高年薪方案 [1][3] - OpenAI CEO证实Meta的挖角行为 但表示核心团队尚未流失 [3] 战略布局调整 - Meta成立"超级智能小组" 目标招募50名专家 由CEO扎克伯格亲自参与招聘并调整总部工位布局 [4] - 扎克伯格计划通过AGI技术整合社交媒体 通讯平台 AI助手及智能眼镜等产品线 [4] - 公司采取并购策略加速发展 以148亿美元收购Scale AI公司49%股份 创Meta最大外部投资纪录 [5] 技术发展目标 - Meta将AGI研发作为核心战略 旨在超越OpenAI Anthropic和谷歌等竞争对手 [2][4] - Scale AI创始人Alexandr Wang将在收购完成后加入Meta超级智能团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