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规则之战
icon
搜索文档
荷兰经济部长称 “一切为欧洲”,冻结安世资产反致车企停滞,大众工厂全面停摆
搜狐财经· 2025-10-28 21:48
事件背景与起因 - 荷兰政府于9月30日动用1952年冷战法律,闪电冻结安世半导体全球资产,宣称行动是为了保护欧洲经济利益 [5] - 安世半导体由中资闻泰科技100%控股,是全球车规级芯片巨头,产品广泛应用于德国、法国、美国汽车,是欧洲唯一达到此规模的芯片企业 [7] - 荷兰政府行动前一天,即9月29日,美国商务部将闻泰科技持股超50%的子公司纳入制裁范围,荷兰行动在时间上与之精准衔接 [13] 荷兰政府的干预措施 - 荷兰要求安世建立具备一票否决权的监事会,相当于变相索要控制权,遭中方股东拒绝 [11] - 10月1日,安世三名外籍高管向荷兰企业法庭提交紧急请求,法庭未经庭审即采取临时措施,10月7日裁决暂停中国籍CEO张学政职务,并指派外籍人士担任非执行董事并授予决定性投票权,全程仅用七天 [15][17] 中国的反击组合拳 - 10月4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通知,禁止安世中国公司出口特定成品组件 [21] - 安世中国宣布独立运营,切断与荷兰安世的直接联系 [21] - 10月23日,安世半导体中国公司宣布恢复供货,但附加条件为所有订单必须使用人民币结算 [23] - 闻泰科技启动行政复议与诉讼程序,并依据《中国—荷兰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提请国际仲裁 [28] 事件对欧洲汽车产业的冲击 - 大众汽车沃尔夫斯堡工厂(年产60万辆)全面停摆,涉及高尔夫、途观等主力车型 [3][36] - 宝马慕尼黑工厂新能源生产线空转率达10%,奔驰斯图加特工厂暂停EQ系列车型组装 [36] -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预警车企库存仅能维持几周,新供应商认证需至少3个月,若僵局持续损失将超百亿欧元 [38] - 美国汽车创新联盟和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均就危机发出呼吁或确认收到交付问题通知 [40] 安世半导体的核心价值与产业链地位 - 安世在车规级晶体管领域占据全球40%市场份额 [32] - 安世全球70%的封装测试产能集中在中国东莞工厂,80%的终端出货在中国境内完成 [32] - 中国的管制措施导致安世东莞工厂实施出货限制并计划推行“上四休三”生产安排 [34] 事件揭示的深层次趋势 - 事件标志着经济权力载体从工厂、设备、专利等实体资产转向产能、市场及金融和规则制定权 [42][45] - 中国的反击,特别是人民币结算要求,被视为在更高维度上进行规则重构的体现 [47][49] - 事件表明试图通过政治手段强行切割经济联系具有短视性,合作才能共赢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