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车规级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晶合集成的前世今生:2025年Q3营收81.3亿领先同业,毛利率25.9%高于行业平均3.76个百分点
新浪证券· 2025-11-01 00:34
董事长蔡国智薪酬381.55万元,同比减少15.3万元 晶合集成控股股东为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合肥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 管理委员会。董事长蔡国智,1953年出生于中国台湾,本科学历。他有着丰富的行业履历,2020年4月至 今任公司董事长,2024年薪酬381.55万元,较2023年的396.85万元减少15.3万元。 A股股东户数较上期减少4.89% 晶合集成成立于2015年5月19日,于2023年5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及办公地址均位于安徽省 合肥市。它是国内领先的12英寸晶圆代工企业,具备先进工艺研发和应用能力。 晶合集成主要从事12英寸晶圆代工业务,为客户提供多种制程节点、不同工艺平台的晶圆代工服务。所属 申万行业为电子 - 半导体 - 集成电路制造,概念板块包含安徽国资、国资改革等。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第一,净利润第三 2025年三季度,晶合集成营业收入81.3亿元,行业排名1/5,高于行业平均数45.54亿元和中位数54.22亿 元,领先第二名华润微80.69亿元。净利润3.95亿元,行业排名3/5,高于行业平均数1.37亿元,与行业中位 数持平,第一名赛微电 ...
华润微前三季度净现金流同比增长22.30% 重大项目年内持续推进,核心业务动能强劲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11:55
10月30日,华润微(688396.SH)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累计营收80.69亿 元,同比增长7.99%;归母净利润5.26亿元,同比增长5.25%;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3.62亿元,同比增 长22.30%。单季实现营业收入28.51亿元,同比增长5.14%,毛利率27.88%,环比增长1.94个百分点,为 全年业绩目标的达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焦汽车芯片赛道,华润微紧抓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新四化"机遇,以功率半导体 国产化替代为抓手,依托七大工艺平台构建稳定制造体系,部分车规级芯片在动力控制、车身照明等场 景实现性能升级。目前,公司累计获得车规认证产品110颗,工信部汽车芯片推荐目录入选产品持续保 持74颗;已与一汽、广汽、比亚迪、奇瑞等主流车企建立稳固合作,并通过"走进上汽集团"对接活动, 就芯片适配需求、联合验证等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在汽车芯片领域稳步推进的同时,华润微也围绕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布局,以研发创新拓展多元增量空 间。端侧AI应用聚焦消费电子(AI手机、AI PC)及汽车电子电动化、智能化转型需求,同时延伸至工 业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场景。云端AI ...
晶合集成(688249):新产品开拓稳步推进,4F2+CBADRAM或释放外围电路代工机会
中银国际· 2025-10-31 11:53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晶合集成给出“买入”投资评级,原评级亦为“买入” [1] - 报告对电子板块(半导体)给出“强于大市”的评级 [1] - 截至2025年10月30日,公司总市值约723亿元,对应2025/2026/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91.1/66.9/53.8倍 [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保持较快增长,毛利率环比回升 [3] - 公司积极推进新产品开发与制程升级,包括OLED DDIC、CIS、车规级芯片、PMIC等,这些领域被视为未来重要增长点 [3][8] - 随着DRAM技术向4F2+CBA架构升级,晶合集成作为专业的逻辑芯片代工厂,有望获得存储芯片外围电路的代工机会 [3][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营收81.30亿元,同比增长20%;毛利率25.9%,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5.50亿元,同比增长97% [8] -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营收29.31亿元,环比增长11%,同比增长23%;毛利率26.1%,环比提升1.8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2.18亿元,环比增长11%,同比增长137% [8] - **产能状况**:截至2025年10月15日,公司产能利用率处于高位,预计2025年下半年将新增产能2万片/月 [8] - **未来预测**: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收将持续增长,分别为108.77亿元、124.76亿元、140.61亿元,对应增长率分别为17.6%、14.7%、12.7% [7] 产品与技术进展 - **显示驱动芯片(DDIC)**:40nm高压OLED DDIC已实现批量生产;28nm OLED DDIC预计在2025年底进入风险量产阶段 [8] - **图像传感器(CIS)**:55nm堆栈式CIS已实现全流程生产 [8] - **车规级芯片**:车规级DDIC和CIS平台已通过AEC-Q100认证 [8] - **电源管理芯片(PMIC)**:已实现150nm和110nm PMIC量产,并积极推进90nm PMIC的研发 [8] - **逻辑芯片**:28nm逻辑芯片持续流片;55nm逻辑芯片实现小批量生产 [8] - **其他**:110nm Micro OLED芯片实现小批量生产 [8] 行业机遇分析 - **技术趋势**:存储行业正推动DRAM从6F2技术向4F2+CBA架构升级,4F2架构可使芯片面积减少约30% [8] - **潜在机会**:4F2+CBA架构将存储阵列与外围电路分开制造,为专业的逻辑芯片代工厂(Fab)提供了承接外围电路代工订单的机会 [3][8]
希荻微: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增长107.81% 亏损大幅收窄
中证网· 2025-10-30 22:39
据介绍,前三季度亏损大幅收窄主要是因随着公司总体业务规模扩大,产品矩阵日益丰富,以及公司对 上游供应链的有效整合,本报告期及年初至报告期末的毛利润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同时,公司通过系 列措施加强费用的管控,提升了整体运营效率,实现在业务规模明显增长的情况下,销售费用的支出较 去年同期有所下降。此外,随着市场逐步回暖,市场环境趋于稳定,存货的减值风险得到有效缓释,减 值计提金额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 在研发投入方面,公司前三季度研发投入1.97亿元,同比增长2.68%。公司半年报披露,其消费类芯片 产品已导入小米、OPPO、vivo等头部客户供应链并延伸至AI眼镜领域,车规级芯片进入高通智能座舱 平台,应用于奥迪、小鹏等品牌,同时通过技术收购实现音圈马达驱动芯片从贸易模式向自产模式的转 化,产品已覆盖三星、荣耀、传音等全球品牌,并在工业机器人、AI算力等新兴市场获得突破,这些 战略性布局与客户拓展正持续推动公司业务结构优化与亏损收窄。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10月30日,希荻微(688173)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 实现营业收入7.17亿元,同比增长107.81%,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 ...
全国首个汽车芯片标准验证平台落地深圳坪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9 20:1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晓慧 深圳报道 10月28日,2025汽车芯片生态大会(CACC)暨中国汽车芯片标准检测认证联盟年会在深圳坪山举办。会 上,中汽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并落地启用我国首个车规级芯片全项标准验证公共服务平台。 今年前9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千万辆,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版图的不断扩展,不 少国产车企、科技企业也在加速布局高性能芯片。 据了解,中汽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后,将围绕"1-13-3-1"推动平台建设,包括1个央企 联合体:成立由多家汽车央企联合成立的法人公司;13个实验室:建设涵盖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环境 及可靠性等关键领域的13个汽车芯片检测高规格实验室;3个行业平台:中国汽车芯片标准检测认证联 盟(华南秘书处)、国家汽车标准基地(芯片工作组)、汽车芯片密码应用研究中心;1个国家质量标 准实验室(汽车芯片)。 (原标题:全国首个汽车芯片标准验证平台落地深圳坪山) 上述平台将服务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开展汽车芯片标准研究、检验检测、产业推广、应用示 范、对外合作和技术交流,推动解决国产芯片上车应用难题,缩短高端汽车芯片国产化进程,促进我国 芯片与 ...
全国首个汽车芯片标准验证平台落子深圳!
半导体芯闻· 2025-10-29 18:40
文章核心观点 - 我国首个车规级芯片全项标准验证公共服务平台在深圳坪山启用,旨在加快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汽车芯片产业生态,全面开启“十五五”期间高端汽车芯片国产化进程 [2][5][7] - 平台通过“1-13-3-1”体系进行建设,包括1个央企联合体、13个实验室、3个行业平台和1个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以填补车规芯片标准验证空白,打造国内首个“质量试炼场” [8][10] - 大会发布了HSMT和RISC-V两大生态建设成果,并与18家产业链企业签约,标志着我国在汽车芯片关键领域获实质突破,产业生态体系初具规模 [11][12] - 深圳坪山通过“政策链、基础设施链、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六链深度耦合,构建了独特的汽车创新生态体系,为“中国芯”驱动“中国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土壤 [13][23] 标准验证平台建设 - 启用国内首个车规级芯片全项标准验证公共服务平台,将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汽车芯片标准验证和检验检测“国家队” [5][7][8] - 平台建设围绕“1-13-3-1”体系展开,包括成立由多家汽车央企联合成立的法人公司,建设涵盖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环境及可靠性等13个高规格实验室 [10] - 平台还包括3个行业平台:中国汽车芯片标准检测认证联盟(华南秘书处)、国家汽车标准基地(芯片工作组)、汽车芯片密码应用研究中心,以及1个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汽车芯片) [10] - 平台将服务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开展标准研究、检验检测、产业推广等,以解决国产芯片上车应用难题,缩短高端汽车芯片国产化进程 [10] 产业生态与技术创新 - 大会期间,中汽芯与18家产业链主流生态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覆盖芯片全链条 [11] - 发布车规级芯片“车载有线高速媒体传输技术(HSMT)”和“第五代精简指令集架构(RISC-V)”两大生态建设成果,将推动智能汽车核心硬件的自主化替代与电子电气架构升级 [11][12] - 向生态头部企业颁发了车规级芯片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环境及可靠性认证证书,标志我国具备汽车芯片自主认证能力 [11][12] - 举行了车规级芯片中试验证示范项目启动仪式,将推动多企业联合利用中试平台缩短芯片量产周期 [12] 深圳坪山的产业生态优势 - 政策链:坪山是全国首个有立法支撑的全域开放和商业化试点区域,已向12家企业发放近600张测试应用通知书,涉及近410台智能网联车辆,累计测试运行超600万公里 [15][16] - 基础设施链:打造了大湾区唯一的陆空一体智能网联交通测试基地,是“深圳车路云核心示范区”,正在建设深圳覆盖范围最大的“车路云”项目 [18] - 创新链:建成清华大学超滑技术研究所微纳工艺加工平台等公共技术平台,集聚了200余家高能级汽车和芯片产业创新平台 [20] - 产业链:汇聚了200多家半导体重点企业(如中芯国际、鹏新旭)和300多家新能源汽车重点企业(如比亚迪、佛吉亚),正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和软信业 [22] - 人才链:集聚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泉水、比亚迪首席科学家廉玉波等为代表的科学“大咖”,深圳技术大学“龙芯英才班”正全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22] - 资金链:落地了总规模100亿元、首期50亿元的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参与设立相关领域子基金14只、总规模超200亿元,以“大胆资本”和“耐心资本”支持企业 [23]
国内首个汽车芯片标准验证平台投入使用
央视新闻· 2025-10-29 09:04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专家表示,芯片作为智能汽车的"大脑"和"神经",是现代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对建设制造 强国、交通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据了解,未来我国将通过这一平台制定车规级芯片统一测评方法,构建统一标准验证平台,深耕车规级 芯片检测关键共性技术,推动中国汽车芯片的质量提升,将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方案贡献于全球产 业生态。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龚进峰:我们将致力于打造中国车规芯片的"质量试炼场",聚焦质量标 准、质量技术与质量生态三大技术领域,着力构建从标准研发到检测认证,再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闭环。 昨天(28日),国内首个国家级汽车芯片标准验证中试服务平台在深圳投入使用,这标志着我国车规级 芯片质量验证与评价能力迈上新台阶。 这个平台建有车规级芯片环境及可靠性试验室、失效分析试验室、信息安全试验室、性能测试试验室等 13个专业试验室,配备试验设备80余套,具备30余项汽车芯片标准的验证试验能力。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夏显召:这是一个国家级的,覆盖汽车芯片9大类、81小类全部品类的 中试验证平台,它包括智能驾驶芯片、智能座舱芯片、安全芯片、功率芯片等在所有应用场景下的检验 ...
【点金互动易】存储芯片+汽车芯片,公司自主研发PCIe5.0 SSD主控芯片,已切入海康存储、致态等头部供应链
财联社· 2025-10-29 08:20
《电报解读》是一款主打时效性和专业性的即时资讯解读产品。 侧重于挖掘重要事件的投资价值、分 析产业链公司以及解读重磅政策的要点。即时为用户提供快讯信息对市场影响的投资参考,将信息的价 值用专业的视角、朴素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给用户。 前言 ①存储芯片+汽车芯片,自主研发PCIe5.0 SSD主控芯片,已切入海康存储、致态等头部供应链,这家公 司车规级芯片达到可量产状态; ②智算液冷+数据中心,向数据中心提供UQD快速接头,这家公司智算液 冷领域实现部分客户的开发样件的交付。 ...
荷兰经济部长称 “一切为欧洲”,冻结安世资产反致车企停滞,大众工厂全面停摆
搜狐财经· 2025-10-28 21:48
事件背景与起因 - 荷兰政府于9月30日动用1952年冷战法律,闪电冻结安世半导体全球资产,宣称行动是为了保护欧洲经济利益 [5] - 安世半导体由中资闻泰科技100%控股,是全球车规级芯片巨头,产品广泛应用于德国、法国、美国汽车,是欧洲唯一达到此规模的芯片企业 [7] - 荷兰政府行动前一天,即9月29日,美国商务部将闻泰科技持股超50%的子公司纳入制裁范围,荷兰行动在时间上与之精准衔接 [13] 荷兰政府的干预措施 - 荷兰要求安世建立具备一票否决权的监事会,相当于变相索要控制权,遭中方股东拒绝 [11] - 10月1日,安世三名外籍高管向荷兰企业法庭提交紧急请求,法庭未经庭审即采取临时措施,10月7日裁决暂停中国籍CEO张学政职务,并指派外籍人士担任非执行董事并授予决定性投票权,全程仅用七天 [15][17] 中国的反击组合拳 - 10月4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通知,禁止安世中国公司出口特定成品组件 [21] - 安世中国宣布独立运营,切断与荷兰安世的直接联系 [21] - 10月23日,安世半导体中国公司宣布恢复供货,但附加条件为所有订单必须使用人民币结算 [23] - 闻泰科技启动行政复议与诉讼程序,并依据《中国—荷兰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提请国际仲裁 [28] 事件对欧洲汽车产业的冲击 - 大众汽车沃尔夫斯堡工厂(年产60万辆)全面停摆,涉及高尔夫、途观等主力车型 [3][36] - 宝马慕尼黑工厂新能源生产线空转率达10%,奔驰斯图加特工厂暂停EQ系列车型组装 [36] -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预警车企库存仅能维持几周,新供应商认证需至少3个月,若僵局持续损失将超百亿欧元 [38] - 美国汽车创新联盟和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均就危机发出呼吁或确认收到交付问题通知 [40] 安世半导体的核心价值与产业链地位 - 安世在车规级晶体管领域占据全球40%市场份额 [32] - 安世全球70%的封装测试产能集中在中国东莞工厂,80%的终端出货在中国境内完成 [32] - 中国的管制措施导致安世东莞工厂实施出货限制并计划推行“上四休三”生产安排 [34] 事件揭示的深层次趋势 - 事件标志着经济权力载体从工厂、设备、专利等实体资产转向产能、市场及金融和规则制定权 [42][45] - 中国的反击,特别是人民币结算要求,被视为在更高维度上进行规则重构的体现 [47][49] - 事件表明试图通过政治手段强行切割经济联系具有短视性,合作才能共赢 [49]
裕太微将与中汽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巨潮资讯· 2025-10-27 16:35
合作事件概述 - 裕太微将于10月28日与中汽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 合作内容与目标 - 合作围绕中长期战略性技术合作展开,重点在汽车通信领域及相关芯片的测试方面建立全面合作关系 [3] - 合作重点领域包括以太网PHY、TSN Switch、SerDes、音频等 [3] - 合作旨在联合打造车规级芯片技术创新与验证体系,助力汽车电子领域的标准化与自主化发展 [3] - 通过双方优势互补,将进一步推动国产汽车芯片在信息安全和功能安全领域的落地应用 [3] 公司背景与定位 - 裕太微专注于高速有线通信芯片设计,是国内领先的以太网通信芯片供应商 [3] - 裕太微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及网络通信等领域 [3] - 中汽芯深耕汽车芯片检测认证及标准建设领域,是国内汽车芯片标准体系的重要参与者 [3] 行业影响与意义 - 此次合作将加强汽车芯片产业链协同,促进国产车规芯片在可靠性及安全性方面的持续提升 [3] - 合作对推动中国汽车芯片生态完善具有积极意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