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规模换利润
icon
搜索文档
雷军:Model Y确实做得不错,但小米要敢于亮剑不能以新手自居
钛媒体APP· 2025-06-27 08:12
小米YU7上市及市场表现 - 小米旗下首款SUV车型YU7正式上市,标准版售价25.35万元、Pro版27.99万元、Max版32.99万元 [2] - YU7起售价比特斯拉Model Y便宜1万元,续航多200公里,全系标配英伟达Thor车载计算平台及多项高端辅助驾驶硬件 [2] - 发售2分钟大定突破19.6万台,锁单12.2万台;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1小时达28.9万台 [2][4] - 采用BOM成本定价策略,通过规模效应分摊边际成本并获取利润 [2] 财务数据与商业模式 - 2025年一季度智能电动汽车收入181亿元,环比增长10.7%,经营亏损5亿元环比收窄28.57% [4] - 汽车业务毛利率达23.2%,环比提升2.8个百分点,高于比亚迪同期20.07%的毛利率 [4] - 2024年创新业务单季度净亏损18亿元,按交付量计算单车亏损超6万元 [3] - 商业模式在SU7上已验证成功,现复制至YU7 [4] 产品与技术布局 - 自研V8S超级电机在自有工厂生产,未采用代工模式 [7] - 已完成24小时耐力测试,强调安全、品质、耐久度等核心指标 [7] - 玄戒O1芯片表现超预期,第二代芯片计划应用于汽车领域 [18] - 自主研发四合一域控制器,为芯片上车做好技术储备 [18] 市场竞争策略 - 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Y,采取"敢于亮剑"的竞争态度 [2][8] - 通过科技创新、质量提升和高端化三方面应对行业"内卷" [7] - 选择向高端市场挺进而非参与价格战 [11] - SUV与轿车用户群体存在差异,预计YU7销量将高于SU7但不会显著影响后者销量 [17] 供应链与区域布局 - 京津冀地区供应商占比达30-40%,含电池后预计提升至60-70% [13] - 武汉布局大家电业务并建设首座智能工厂,研发团队规模已达4000-5000人 [15] - 优先选择北京经济系供应商以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13] 行业认知与发展展望 - 智能电动汽车是中国汽车产业换道超车的机会,在芯片、AI等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 [9] - 中国汽车工业需补足机械素质和高端化能力短板 [9] - 特斯拉Model Y的成功不仅依赖品牌效应,在能耗和FSD等方面有实质性优势 [10] - 汽车行业面临复杂舆情环境,需谨言慎行并坚持科技创新路线 [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