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视觉融合方案
icon
搜索文档
爽过华为理想,中国智驾的大赢家出现了
36氪· 2025-09-26 16:37
核心观点 - 文章认为中国智能驾驶领域的最大赢家并非车企,而是激光雷达头部供应商禾赛科技,其凭借市场主导地位、财务业绩反转和强劲增长前景成为行业焦点 [1][2][33] 市场地位与业绩 - 2025年上半年,禾赛科技在中国车载主激光雷达装机量达28.4万颗,以33.0%的份额位居榜首,并在全球车载激光雷达营收中占比33%,领先于华为和速腾聚创 [2] - 公司于2025年9月16日登陆港交所,成为全球首家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的激光雷达公司,挂牌首日高开13.3%,收盘市值达363亿港元,IPO获167倍超额认购 [3]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7.1亿元,同比增长53.9%,单季净利润4410万元,成功扭亏为盈,成为行业首家实现季度盈利的上市激光雷达公司,上半年累计净利润2653万元,毛利率维持在42%的高位 [5] - 2025年上半年激光雷达ADAS产品出货45万台,同比增长238%,公司将全年出货指引大幅上调至120–150万台 [33] 技术路线与市场机遇 - 高阶辅助驾驶分为以激光雷达为核心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和以摄像头为核心的视觉融合方案两大流派 [2] - 2024年开始,城区NOA成为中国车企竞争核心,因需应对复杂场景,激光雷达被普遍视为安全冗余必选项,市场需求激增 [8] - 禾赛的AT128产品凭借每秒153万点的点频和约350美元的优惠价格(比竞品便宜100-150美元)成为市场明星产品,帮助公司年出货量突破50万台并实现扭亏 [8][10] - 东吴证券2025年8月的调研显示,在69位车主参与的投票中,59%站队激光雷达派,认为其更安全 [11] 产品技术与宣传策略 - 禾赛最新发布「真800线车规级激光雷达ETX」,通过增加垂直方向的激光线数(800线)来提升点云清晰度和分辨率上限 [11][13] - 公司宣传重点强调激光雷达在复杂路况下的优势,如应对“鬼探头”等中国特有高密度人车混行路况,其产品探测距离可达100米以上,不受目标物形态和光照影响 [14][16] - 激光雷达在消费者心中被视为直观的“科技标签”和安全感的象征,禾赛通过成本控制将这一“科技徽章”的价格压至一两千元,使其成为车企吸引消费者的低成本高价值配置 [30][32] 竞争格局与挑战 - 特斯拉是视觉路线的坚定支持者,其创始人马斯克基于“第一性原理”和“人类比喻”,认为自动驾驶应模仿人类视觉系统,并指出激光雷达无法读取交通标志等信息,且多数据流会增加系统复杂性 [16][17][19][21] - 小鹏汽车在2021-2023年是激进的激光雷达旗手,但2024年后因成本和体验考量转向纯视觉方案,其2025年新推出的旗舰车型顶配版已不再配备激光雷达 [21][22][24] - 视觉方案的支持者认为其优势在于对世界的理解能力(如识别交通灯、路牌文字)和通过软件算法OTA实现的可成长性,而激光雷达的性能提升依赖硬件迭代 [24][25] - 尽管存在视觉路线的竞争,但市场数据显示激光雷达方案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上半年,标配城市NOA功能的车型100%前装了激光雷达;2025年,激光雷达的统治地位和禾赛的顺风生意未受根本影响 [27][28] 订单与客户基础 - 禾赛在乘用车端已获得全球24家主机厂120余款车型定点;在商用车/Robotaxi端,与全球前十的Robotaxi公司中的八家建立合作,并于2025年9月15日再签美国头部Robotaxi企业4000万美元独家订单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