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T128
icon
搜索文档
新能源车的激光雷达,竟然会扫坏你的镜头
36氪· 2025-05-29 07:47
激光雷达技术特性 - 激光雷达通过发射纳秒级激光脉冲测量物体距离和形状,形成点云数据 [8] - 128/192线雷达指同时发射的光线数量,线数越高精度越高,扫描范围通常为水平120°垂直25°数百米区域 [10] - 当前主流车载激光雷达采用905nm和1550nm两种波长,1550nm方案探测距离可达300米以上,905nm通常不超过200米 [15][21] 设备损伤机制 - 激光穿过手机镜头会逐步烧毁CMOS微透镜、拜尔滤镜和布线层,损伤表现为点→线→面的渐进过程 [12] - 实测显示1550nm激光雷达(如蔚来ET7)对摄像头损伤更大,在10cm距离可造成坏点 [17][18] - 波长与损伤相关性:532nm激光在28.95 mJ/cm²能量密度时出现点损伤,1064nm需40.79 mJ/cm² [13] 安全标准与行业实践 - 行业普遍采用Class 1人眼安全认证,单脉冲能量小于8mJ/cm² [15] - 1550nm激光易被眼球水分吸收,人眼安全性更高,因此国标允许其使用更高发射功率 [19][21] - 禾赛905nm雷达在10cm距离功率密度仅0.0004 W/cm²(换算0.4 mJ/cm²),远低于损伤阈值 [15] 实际影响案例 - 沃尔沃Ex90、蔚来ET7、问界M7的激光雷达均出现烧坏手机镜头或监控设备案例 [1] - 不同品牌手机测试显示:3米距离基本安全,10cm近距离可能产生坏点,1550nm雷达风险更高 [18]
激光雷达:产业二次加速或在酝酿
2025-05-26 23:1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激光雷达行业、汽车行业、机器人行业、无人物流车行业、割草机行业 - **公司**:禾赛科技、速腾科技、比亚迪、小米、华为、吉利、追觅科技、库玛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激光雷达市场现状与未来趋势 - **现状**:处于新兴阶段,2023 年禾赛上市后股价下跌,2024 年千元机发布后股价 4 - 9 月横盘,Q4 开始上涨,性价比提升推动渗透率上升速度超价格下降速度[7][8] - **未来趋势**:2025 年渗透率超 10%,2026 年行业增速或超 100%;L3 激光雷达推高行业预期,海外市场潜力大[1][3][8] 技术路线发展 - 逐渐收敛,趋同于一维转镜加 wexcel 路线,产品零部件标准化,各厂商元器件可互相替代[4] - 2025 年主要产品线数统一到 64 线至 200 线左右,布局下一代数字型接收芯片[4] 高阶智驾算法影响 - 车企布局自研高阶智驾算法,小米和鸿蒙智行已推向用户,比亚迪等有望推动城市领航落地,提升激光雷达在汽车上的渗透率[1][5] 高端车型需求 - 40 万以上高端车型配备多颗高清激光雷达,未来 20 万级别以上车辆可能升级至 300 线束以上,高清、多颗数是未来趋势[6] 机器人行业需求 - 过去半年需求强劲,割草机市场是重要支撑,激光雷达在避障和夜间工作方面优于视觉方案[2][9] - 禾赛和速腾推出低成本高性能产品,抢占市场份额[2][10] 无人物流车市场发展 - 技术提升带来成本下降,有望替代人工操作,2025 年出货量预计万台左右,未来可能替代部分场景人工车辆[12][13] 禾赛科技情况 - 2025 年一季度预计出货量约 20 万台,收入 5.2 - 5.4 亿元,同比增长约 50%,毛利率维持在 40%左右[2][18] - 拿到多家乘用车订单,2026 年自主品牌将推出搭载产品车型,二、三季度量产高性能产品[15] 速腾科技情况 - 2025 年汽车销量预期 70 - 75 万辆,推出新产品有利于获取订单和提高盈利能力[16] - 2025 年一季度出货量受影响,但机器人业务增长,预计收入同比增长约 10%[2][1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中美关税和中概股退市风险影响禾赛股价,后随着谈判和解和新车搭载,股价表现强劲[2] - 尽管比亚迪和吉利 618 降价引发价格战担忧,但激光雷达作为成长型行业不受较大价格压力影响[3] - 割草机市场 2024 年基数约 60 万台,2025 年预计显著增长,整体规模需一两年扩大[11] - 禾赛与库玛科技签订 3 年 120 万个订单,2025 年机器人相关收入预期上修,总收入可能达 3 - 4 亿元[14][17]
理想的激光雷达部分参数是特制的
理想TOP2· 2025-05-09 22:30
禾赛ATL激光雷达参数与特性 - 采用第四代芯片架构和双核MCU设计 [2] - 相比禾赛AT128体积和重量均减少60% [2] - 外露最小视窗高度为25毫米 [2] ATL与ATX的核心差异 - 最佳角分辨率提升至0.08°(H)×0.1°(V),优于ATX的0.1°×0.1° [3] - 水平分辨率更高,点云密度更大 [3] - 支持30°收缩视野下的光学变焦,测距达200米且分辨率提升一倍 [4] 理想汽车定制化功能 - ATL为理想独家定制智能变焦功能,强化AD Pro和AD Max的主动安全能力 [4] - AEB能力支持雨夜120公里/小时刹停,AES能力实现黑夜130公里/小时连续躲避两台事故车 [4] - 全系车型(L6 Pro至MEGA Home)主动安全能力统一 [5] 行业技术应用 - 禾赛ATX最高支持7倍光学变焦,但ATL的智能变焦为理想专属配置 [4] - 激光雷达性能提升直接服务于高速场景下的识别需求 [4]
小马智行(PONY):多重利好释放:第七代Robotaxi平台发布,打通微信超级流量入口
华泰证券· 2025-04-27 17: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1美元 [5][6][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马智行自4月23日发布多重利好,股价在4月23 - 4月25日涨约70% [1] - 公司发布第七代Robotaxi系统,BOM成本降低70%,采用4颗禾赛AT128,聚集100%车规级硬件,还与腾讯达成合作,获得微信和腾讯地图超级流量入口,监管机构快速反应强化市场对其L4无人驾驶技术的认知 [1] - 公司股价自3月25日公布24全年及4Q业绩后短期波动,主因投资者对L2辅助驾驶与L4自动驾驶存在认知误区,低估其在L4领域的技术壁垒,且财报与未来主力业务关联有限,公司聚焦一线城市高价值市场,预计30年渗透率可达12%,或支撑34亿美元出行业务营收 [4] - 预测小马26/29年实现单车/公司盈利,下调25/26/27E营收至0.81/2.05/5.24亿美元,目标价21美元,对应3.7x EV/Sales [5][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利好因素 - 发布第七代Robotaxi平台,硬件BOM成本下降约70%,计划25H2量产运营,实现多传感器冗余,搭载9颗激光雷达、14颗摄像头、4颗毫米波雷达,核心感知标配4颗禾赛AT128激光雷达,实现200米范围内360度感知 [2] - 与腾讯云合作,依托其高性能算力、仿真平台、AI工具链与地图服务,加速L4级自动驾驶模型训练与算法迭代 [2] - 打通微信“出行服务”入口及腾讯地图,有望触达超13亿用户,增强C端渗透力与运营转化效率 [2] - 监管机构快速反应,要求车企规范宣传,明确区分L2辅助驾驶与L4自动驾驶,强化市场对小马L4无人驾驶技术的认知,其专注L4无人驾驶定位凸显优势 [1][3] 股价波动原因 - 投资者对L2辅助驾驶与L4自动驾驶存在认知误区,低估小马在L4领域的技术壁垒 [4] - 3月25日财报更多反映正逐步淡化的传统业务表现,与未来主力发展的Robotaxi业务关联有限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小马26/29年实现单车/公司盈利(较之前延后一年),长期看好其在自动驾驶商用车领域脱颖而出 [11] - 下调25/26/27营收预测18%/18%/11%,从0.99/2.50/5.88亿美元至0.81/2.05/5.24亿美元,下调25/26/27净亏损预测56%/53%/58%,从 -1.23/-1.18/-0.88亿美元至 -1.93/-1.80/-1.39亿美元 [11] - 基于25E可比公司EV/Sales均值3.1x,给予小马估值溢价约20%,对应DCF退出倍数3.7x EV/Sales,对应目标价下调至21美元(前值26美元) [11] 经营数据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美元百万)|71.90|75.03|80.92|205.41|524.33| |+/-%|5.14|4.35|7.86|153.83|155.2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美元百万)|(124.81)|(274.12)|(192.68)|(180.37)|(138.52)| |+/-%|(15.68)|119.63|(29.71)|(6.38)|(23.20)| |EPS(美元,最新摊薄)|(0.36)|(0.79)|(0.55)|(0.52)|(0.40)| |ROE(%)|(17.96)|(33.53)|(22.63)|(27.26)|(27.59)| |PE(倍)|(19.60)|(8.92)|(12.70)|(13.56)|(17.66)| |PB(倍)|3.58|2.57|3.25|4.28|5.65| |EV EBITDA(倍)|(15.96)|(6.91)|(11.57)|(13.76)|(20.34)| [5] 可比公司估值 |板块|2025E PIS均值|2026E PIS均值|2027E PIS均值|2025E EV/Sales均值|2026E EV/Sales均值|2027E EV/Sales均值| |----|----|----|----|----|----|----| |OEMs|2.96|2.38|1.98|2.72|2.20|1.83| |Tier - 1|3.27|2.51|2.09|3.42|2.57|2.05| |可比公司平均值|3.11|2.45|2.04|3.07|2.38|1.94| [14] DCF模型 |关键假设|数值| |----|----| |税率|8.0%| |债务比率|1.5%| |β|1.025| |无风险利率|1.6%| |风险溢价|10.6%| |股权成本|12.5%| |债务成本|2.8%| |债务成本(税后)|2.6%| |WACC|12.3%| |Exit EV/Sales|3.7| |计算结论|数值(百万美元)| |----|----| |自由现金流折现总和|154| |终值现值(PV of terminal value)|6,986| |企业价值(Enterprise Value)|7,139| |净现金/(债务),少数股东权益|356| |股权价值(Equity Value)|7,495| |目标价(美元)|21| [15][16]
传百川智能老班底所剩无几,多位核心高管变动;小红书取消竞业限制、大小周,开放期权回购;抖音前副总裁接任TikTok美国电商负责人
雷峰网· 2025-04-25 08:23
要闻提示 NEWS REMIND 1. 小红书发布全员信宣布取消员工竞业、大小周,开放离职员工期权回购等多项举措 2.传百川智能重大组织结构变化,老班底所剩无几,多位核心高管变动 3. 阿里云新财年渠道政策:季度续费率被取消、新客激励返佣模式调整 8.传英特尔拆分DCAI事业部,CPU和AI加速器团队一分为二 今日头条 HEADLINE NEWS 小红书发布全员信宣布取消员工竞业、大小周,开放离职员工期权回购等多项举措 4月24日,据消息,小红书发布全员信,称公司基于信任设计机制,致力于建立与员工的长期关系。小红 书宣布将从5月1日起,不新增现金或期权竞业,原有的现金和期权竞业全部释放。小红书全员信称:"我 们希望点亮一盏小灯,向环境发出不一样的信号——不再通过竞业限制个体流动,仅要求同学履行信息保 密和不招揽义务,与大家建立更长期的关系。" 全员信还发布另外两项变化:小红书员工在离职时期权可申请回购;取消隔周周六工作的安排。该两项变 化也均于5月1日起生效。小红书产品的特质是"人matters",公司也相信一起前行的伙伴是自驱且优秀 的。面向未来的挑战,公司尊重员工"选择在哪里工作的自由","与广大的小红书 ...
Four AT128 Lidar Sensors from Hesai Selected as Primary Lidar for All Pony.ai Seventh-Generation Robotaxis
Prnewswire· 2025-04-24 20:30
文章核心观点 - 禾赛科技的AT128激光雷达被选定为小马智行第七代Robotaxi三款量产车型的主要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双方合作加深巩固了禾赛在全球自动驾驶行业的领先地位 [1][5] 合作信息 - 禾赛科技宣布其长距车规级AT128激光雷达被小马智行选定为第七代Robotaxi三款量产车型的主要激光雷达解决方案,每辆车将配备四个该传感器 [1] - 该消息在上海车展发布,小马智行在车展上推出第七代车规级L4自动驾驶软硬件平台,三款新Robotaxi车型正在多地进行路测,标志着小马智行下一代自动驾驶车队规模化生产的开端 [2] 小马智行系统优势 - 小马智行最新系统采用100%车规级自动驾驶,相比上一代物料清单成本降低70%,模块化平台架构可适配多车型 [3] - 该系统是全球首个由车规级芯片和小马智行专有“PonyWorld”技术驱动的全场景、完全无人驾驶L4级自动驾驶系统,Robotaxi车队已实现超50万小时的真实世界完全自动驾驶运营,安全性比人类驾驶员提高十倍 [3] 禾赛科技产品优势 - 禾赛AT128激光雷达是一款具有120°超高分辨率视场、200米探测范围和行业领先的每秒153万个数据点的长距传感器,能实现360°障碍物检测和测距,专为无人驾驶车辆的规模化部署设计 [4] 合作意义 - 双方合作加深巩固了禾赛在全球自动驾驶行业的领先地位,反映了公司对下一代激光雷达技术研发的持续投入 [5]
HESAI(HSAI):激光雷达“芯”势力出海领航
国金证券· 2025-04-18 21:2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全球激光雷达龙头,24 年在全球 L4/ADAS 市占率分别为 61%/26%,24 年首次实现 Non - GAAP 盈利 [8] - 公司做出三次关键决策,切入智能驾驶实现收入扩容,自研芯片大幅降本,全球化布局获得高毛利 [8][14] - 智驾感知路线收敛,特斯拉“纯视觉”路线瑕疵释放激光雷达估值压制因素,公司盈利证明主机厂拥抱激光雷达感知路线 [68] - TAM 有三重扩容预期,低价、海外、油车带来增量空间,从 600 亿元 TAM 向上看 3 倍以上扩容 [68][9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禾赛做对了什么?——三次关键决策,成就智驾之眼巨头 - 三次关键决策包括切入智能驾驶、自研芯片、全球化布局,使公司成为全球激光雷达巨头 [14] - 激光分析仪 or 激光雷达:公司从激光气体分析仪业务转向智能驾驶赛道,2016 年 10 月国内首发 32 线激光雷达,2017 年 4 月发布“高线数”激光雷达,2018 年拿下加州超 1/3 L4 客户,2021 年至今稳居 L4 激光雷达龙头 [15][26][40] - EEL or VCSEL:2017 年底成立芯片部门自研芯片,2021 年发布 AT128 选择 VCSEL + SPAD 的 TX/RX 技术路线,降低成本、推动小型化,公司综合毛利率维持 35%以上 [16][19][56] - 立足本土 or 全球布局:公司坚持全球化业务布局,2018 年激光气体分析仪签约法国 Gazomat,AM 激光雷达签约全球首家 To C 送货无人车,2024 年 ADAS 激光雷达拿下欧洲顶级主机厂全球定点 [22][57][67] 市场近期为何高度关注?——智驾感知路线收敛+TAM 三重扩容预期 - 智驾感知路线收敛:特斯拉“纯视觉”路线受调查,公司单季度收入超预期且 24 年实现 Non - GAAP 盈利,证明主机厂拥抱激光雷达感知路线 [68] - 特斯拉不用激光雷达的价格、美观与技术分歧已解决:价格上,激光雷达降价至千元级,且作为安全件有“通胀逻辑”;美观上,国内消费者接受车顶激光雷达,海外小型化嵌入式需求得到满足;技术上,端到端算法与激光雷达不冲突,激光雷达是高阶智驾“安全冗余”必选项 [70][72][95] - 三重催化下增量 TAM 扩容:从 600 亿元 TAM 向上看 3 倍以上扩容,低价方面 2025 年价格段下沉节奏超预期;海外方面公司取得欧洲顶级主机厂定点;油车方面“油电同智”使燃油平台有激光雷达采购需求 [99][100][112] 盈利预测及估值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2.6/47.3/63.0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7/6.5/10.8 亿元,EPS 分别为 2.06/4.94/8.24 元 [3] - 采用市销率法,给予公司 25 年 6 倍 PS 估值,目标 21.28 美元/股 [3]
若出事的小米装了激光雷达,留给司机的接手时间可能不止两秒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4-03 22:56
撰文 / 钱亚光 设计 / 师 超 3月29日的夜晚,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高速公路行驶过程中遭遇严重交通事故。车辆燃烧起火,三个年轻人葬身高速公路。 这一事故暴露出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不成熟,例如摄像头视觉感知的灵敏度在夜间和恶劣天气时会显著下降,用户盲目信赖智驾功能而导致的车祸也时 有发生,这都为市场敲响了安全警钟。 根据小米官方披露,事故发生前车辆检测到障碍物后发出预警并减速,但未触发AEB紧急制动系统。辅助驾驶退出,驾驶员接手仅2秒,碰撞就发生 了。 小米SU7标准版没有配备激光雷达,纯视觉模式在夜间识别效果相对欠佳,可能存在障碍物识别不够及时到位问题。而激光雷达可通过主动发射激光束 获取高精度三维环境数据,对环境感知精度高、可直接获取目标的距离、角度、反射强度、速度等信息且抗干扰能力较强。 这起夺命事故引发了市场对纯视觉智驾方案可靠性的质疑。长远来看,小米SU7事故或将成为智能驾驶技术路线的分水岭,有望将激光雷达从"成本选 项"跃升为"安全刚需"。 4月2日,激光雷达两家龙头企业暴涨,港股速腾聚创高开,一度涨超7%,隔夜美股禾赛大涨逾17%。而A股市场激光雷达概念股也集体走强,其中,美 湖股份涨超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