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主义

搜索文档
专访|《优秀的绵羊》作者:美国精英高等教育的缺失
新浪财经· 2025-06-03 12:39
美国精英高等教育现状 - 美国精英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问题未变,哈佛大学录取率从2014年的6%降至3%,竞争更加惨烈 [3] - 金融、咨询、科技三大行业和法学院仍占据精英院校毕业生去向的主流,超过半数以上 [3][4] - 体系未改变的原因包括赢家通吃的经济规则、富裕家庭操纵招生制度、公共高等教育经费持续削减 [4] 教育模式与学生发展 - 精英教育核心理念未变,仍通过高强度竞争筛选学生,导致学生高压、焦虑、抑郁倾向和自我价值感丧失 [4] - 情况恶化的三大原因:竞争加剧、疫情冲击学生心理健康、社交媒体与智能手机叠加导致心理困扰指数激增 [4] - 名校与成功相关,但与优质教育、良善生活无必然联系,体系培养出投机钻营、贪得无厌、虚荣野心等特质 [5] 大学教育目标与矛盾 - 大学排名依赖就业率等指标,导致教育目标错位,忽视培养"完整的人" [6] - "完整成长"包括适应力、创造力、抗挫力等素质,对职场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6] - 通识教育在名校影响力衰退,因与现代大学体制格格不入且缺乏即时市场效用 [9] 教育改革建议 - 取消校友子女、运动员和捐赠者子女录取优待,恢复公共高等教育经费,削减行政人员编制和高层薪资 [7] - 重振教学使命,改革教授激励机制,提供教学方法专业训练 [7] - 改革校园职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探索更丰富的职业可能性 [7] 小型人文学院与全球现象 - 小型文理学院提供更亲密学术共同体和人文艺术熏陶,但运营成本高昂,部分院校面临生存危机 [8] - "优秀的绵羊"现象全球同质,源于教育稀缺性、优绩主义战争和新自由主义信条 [12] - 美国本科教育结构鼓励探索精神,培养多元视野,具有独特性 [13] 人文学科的价值 - 缩减文科专业是文明耻辱和战略错误,人文学科帮助年轻人认识自我、理解他人、洞察世界 [14][15] - AI时代人文学科培养的批判性思维、共情能力、价值判断等"软实力"愈发关键 [15] 作者研究方向 - 作者持续关注教育议题,并拓展到"觉醒主义"现象 [16] - 正在筹备新书,探讨美国犹太人生存现状和二战后犹太社群发展史 [16]
金观涛:我的哲学探索
新浪财经· 2025-06-02 12:34
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与全球思潮 - 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引发全球关注 反映了两种对立思潮的冲突 一种是强调宗教道德和"美国优先"的政治保守主义 另一种是畸变为"觉醒主义"的新自由主义 [1] - 觉醒主义源于美国左翼对社会不公平的反对 随着2020年"黑命贵"运动壮大 主张清算殖民历史 解决社会不平等 但过度强调政治正确压制了言论自由 [1] 后现代主义与觉醒主义的关系 - 觉醒主义植根于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盛行 对真理持激进批判和相对主义立场 滥用科学概念导致科学界在90年代发动"科学战争" [3] - 后现代主义并未消失 其价值追求仍支配当代思想 转化为觉醒主义 表明历史形成的思想需通过哲学反思才能克服 [3] 哲学著作《真实与虚拟》的核心观点 - 《真实与虚拟》指出科学战争未能解决真实性丧失的危机 需通过真实性哲学研究来应对后真相时代 [6] - 真实性哲学方法源于《系统的哲学》 该书将20世纪科学方法论转化为哲学 包括系统论 控制论 信息论和量子力学 [6] 《系统的哲学》的再版与更新 - 《系统的哲学》再版时基本保持原貌 仅校订文字错误和核对引文 并添加新注释帮助读者理解 [7] - 该书最初未涉及意识研究 2005年后作者开始探索意识问题 提出递归研究方案 但结果不尽如人意 [8] 意识研究与真实性哲学的拓展 - 作者发现意识研究需基于真实性哲学 完成《意识是什么?》一文 作为《系统的哲学》新版第二部分 [9] - 通过比较《意识是什么?》和早期研究 可见只有真实性哲学才能透彻理解意识及其与存在的关系 [9] 人工智能与哲学现代转型 -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AI学习机制发明者 真实性哲学旨在整合科学 人文和艺术 揭示科学真实的结构 [10] - 《真实与虚拟》指出AI可能但无意识 科学知识由经验 符号及符号表达的经验知识组成 对应三种AI类型 [11] - ChatGPT可能不属于第三种AI 作者通过研讨会分析其认识论基础 核心内容整理为本书别册 [11]
白宫重拳打击哈佛,国际生突遭集体驱逐
虎嗅APP· 2025-05-23 19:47
特朗普政府撤销哈佛大学SEVP认证 - 特朗普政府于5月22日撤销哈佛大学学生与交流访问学者项目(SEVP)认证,禁止其招收国际学生[3] - 现有国际学生必须转学否则将失去合法身份,2025-2026学年不得招收持F/J类签证的外籍学生[3][5] - SEVP认证是招收国际学生的法定资质,撤销后将无法签发新生签证文件[3] 哈佛大学国际学生情况 - 当前约有6800名国际学生就读哈佛,占学生总数27%,国际学术人口达9970人[4] - 2023-2024学年全美大学招收超110万国际学生,超半数来自印度和中国[6] - 国际学生学费为59320美元/年,含食宿总支出达87000美元,实际教育成本支付比例高于本土学生[5] 财务与法律影响 - 撤销认证将切断重要财务来源,国际学生是高额学费收入的主要贡献群体[5][8] - 特朗普政府已冻结或终止对哈佛近30亿美元联邦拨款和合同[12][13] - 哈佛校长宣布2026财年减薪25%应对财务压力,并拨出2.5亿美元自有资金支持科研[13] 政治背景与法律对抗 - 政府要求哈佛提交涉外学生涉嫌非法活动记录作为恢复认证条件[5][8] - 哈佛已就政府干预课程设置、招生政策等事项提起诉讼,预计将发起第二场法律挑战[6] - 联邦法院发布禁令暂缓政府终止国际学生合法身份的行动[15] 高等教育体系冲突 - 政府指控哈佛纵容反美煽动者导致校园不安全,将招收国际学生定位为"特权"而非权利[8] - 共和党试图重塑高等教育体系,削减DEI项目等"自由派倾向"内容[10] - 事件反映特朗普政府与传统精英高校在意识形态和管理自主权上的根本对立[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