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可模式

搜索文档
启明创投创始人:中国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华尔街见闻· 2025-06-04 19:01
中国创新药行业崛起 - 中国制药公司从仿制药生产商转型为全球药物发现领域的领导者,创新药板块表现强劲,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汇添富港股通创新药ETF、银华港股创新药ETF年内分别上涨42.84%、42.56%、41.88% [1] - 中国创新药企在国际市场表现突出,三生制药与辉瑞签署60亿美元全球独家开发授权协议,石药集团推进三项潜在商务拓展合作,累计交易金额或接近50亿美元 [1] - 中国创新药在全球Top20跨国药企License-out交易额中占比从7%增加到17%,排名从全球第3位上升到第2位 [4] - 中国在全球首次获批上市的创新药数量从2015年的3个增加到2024年的39个,增加了12倍,从全球第3位提升到第2位 [6] - 中国在全球首次开展临床试验的创新药数量从2015年的124个增加到2024年的704个,增加了4.7倍,从全球第3位跃居全球首位 [6] - 中国创新药采购额从2015年的1372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2576亿元,增长了88%,在总采购额中的占比从20.9%增加到29.2% [7] 中国生物技术生态系统发展 -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生态系统日趋完善,从数据可信度到人才创新精神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 [10] - 海归人才回流与创业推动行业发展,2005年左右大量海外接受教育的中国研究人员回国,2008-2009年开始创业,为生物技术领域带来知识"种子" [11] - 诊断业务和试剂业务的建立为生物技术行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2004-2006年期间开始发展 [13] - 泰格医药等公司提升中国临床试验能力,提供世界一流的数据审查和分析,使中国临床试验得到国际认可 [13] - 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老龄化人口增长带来巨大医疗健康需求,尤其是对癌症、慢性疾病等治疗药物的需求 [12] - 全球有大量药物即将失去专利,制药公司寻求外部合作,中国凭借强大研发能力和临床试验能力能够更快将药物推向市场 [14] 中国生物技术企业的创新与竞争力 - 中国在快速迭代和改进现有药物方面表现出色,能够更快、更便宜地推出更好、更安全的药物版本 [18] - 康方生物研发的双特异性抗体依沃西(AK112)效果是Keytruda的两倍,成为中国生物科技行业的"DeepSeek时刻" [10][18][29] - 中国在蛋白质工程等技术方面具有强大实力,能够开发出同类最佳药物 [18][33] - 中国在同类首创药物研发方面与美国差距从20年缩小到2-3年,实现惊人时间压缩 [18][33] - 中国生物技术生态系统接近自给自足阶段,在首创创新阶段对美国依赖度低 [18][38] 全球合作与许可模式 - 许可模式是中国生物技术公司现阶段的必要步骤,有助于积累经验并最终实现全球化 [10] - 过去三到四年外国制药公司向中国公司支付的许可费接近1000亿美元 [27] - 中国临床试验质量和数据分析质量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使国际制药公司能够信任中国数据 [27] - 恒瑞等大型中国制药公司已具备一定规模,但全球分销和试验能力仍需时间发展 [31] - 中国创新生态系统强大,但后端分销和全球试验能力不足,需要十年时间发展 [31] 全球市场格局与政策影响 - 中国占据全球生物制药试剂市场70%以上,美国高度依赖中国供应 [37] - 美国医疗保健生态系统效率极低,同样药物价格是中国的10-30倍,关税可能使问题恶化 [37] - 生物技术领域缺乏类似半导体的"扼点",难以通过限制少数公司阻止中国发展 [34][35] - 中国风险投资已从美元为主转向人民币为主,美国限制投资对中国生物技术发展影响有限 [39][40] - 中国医疗保健支出占GDP比例从2005年的2.5%增长到现在的7%-8%,老龄化带来巨大市场需求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