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读书学习
icon
搜索文档
师恩厚泽,永留在心(零时差)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01 14:09
为教我们学好中文,曹老师是动了好多脑筋的。 那是20世纪70年代。曹老师的讲台上放着名册簿、课本,以及他的授课讲义、粉笔。粉笔用一个结实的 木盒子装着,木盖子是可抻拉的。他的板书很好,我们班同学都偷偷模仿,我学得比较像,至今仍常有 人说我写字刚劲。 曹老师读书很多,但他不引经据典掉书袋,也很少看讲义,总是凭直觉说话。他的家乡口音很重,刚开 始时,我们往往听了一节课都不知道他讲了些什么。 他总穿着中山装,讲话夸张,爱用手势,甚至用身体的摆动来辅助表达。提出问题的时候他会停顿一 下,面带微笑,等待我们大声说出答案;有时候他会用一种舞台道白式的腔调,加上口音,显得十分滑 稽。时间长了,我们渐渐能听得懂他的话,更感觉受益匪浅且终生受用。现在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 到曹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饱含情感的眼睛。 曹老师常对我们说:"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你们在课外,要有计划认认真真读点好书,多读 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我带你们去'更大的课堂'。"曹老师说,"出城!我带你们看十三陵。" 那时,自行车是老百姓的主要代步工具,却也不是每家都有。我们10个人、6辆自行车,男生带着女 ...
第一观察 | 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新华社· 2025-04-24 08:51
让读书成为 ·种生活方式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网联合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人民群众多读书,我们的民族精神就会厚重起来、深邃起来。"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读书,是 一个人成长进步的阶梯;学习,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酷爱读书,将读书作为"最大的爱好"和"生活方式"。勤学自励、博闻强识、积学储 能、经世致用,学习总书记的读书之道,有益于我们把书读透、读通、读活,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 读书。 (一)"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 "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从马列经典到经史子集,从唐 诗宋词到中外文学名著……在国内外不同场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很多经典著作,开列出一张张长长的 书单。 书单之中,我们能瞻望一路走来的精神追求和思想底色。 下乡插队,带着两箱书前往陕北迎接未知生活;步行30里借书;窑洞之夜,一盏煤油灯伴读,鼻孔 都被熏黑了…… 习近平总书记形容自己插队时"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 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 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 "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