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货币财政政策操作空间
icon
搜索文档
兴业证券王涵 | 美国的政策空间在收缩
王涵论宏观· 2025-11-06 09:59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对华立场趋于软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国内政策面临内生性约束,特别是制造业空心化和“脱钩断链”政策导致通胀压力持续和美元信用受损,从而严重限制了其货币与财政政策的操作空间,使其无力与中国进行经济“持久战” [1][2][19] 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与“脱钩断链”的影响 - 美国长期的制造业空心化导致商品供给高度依赖进口,而“脱钩断链”政策通过关税等措施增加了商品进入美国的成本,加剧了全球供应链割裂风险,放大了商品供给的不确定性,致使通胀压力“易上难下” [1][7][8] - “脱钩断链”政策暴露了美国“硬实力”的下降,削弱了美元信用的基础,其通过军事霸权为美元、美债“增信”的难度上升,“小院高墙”政策试图割裂美元与全球最大商品供应国的关联,直接冲击了美元作为交易媒介的“以币易货”底层逻辑 [1][7][10] 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操作困境 - 在通胀压力持续和美元信用下降的背景下,美国若实施“货币财政双宽松”政策,将面临通胀上升和美元贬值的压力,例如《大而美法案》预计新增3.4万亿美元财政赤字,叠加美联储暂停缩表,加剧市场对美元信用的担忧,2025年初以来美元指数下跌近8%,6月末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降至56.3% [2][12] - 若实施“宽财政+紧货币”政策,在高债务环境下将导致美债发行难度上升,美国联邦债务规模已突破37万亿美元,2025财年国债利息支出超过1万亿美元,占财政支出比重高达14.6%,紧缩货币政策推高市场利率会加剧政府融资成本 [2][13] - 若实施“宽货币+紧财政”政策,宽松货币政策推升资产价格利好股市,但财政紧缩通过削减民生福利(如计划削减医疗补助、食品券等约1.2万亿美元)对中低收入群体形成压力,加剧贫富差距和阶级矛盾 [2][14] - 若实施“紧财政+紧货币”政策,将显著提升经济硬着陆风险,财政紧缩抑制需求,货币紧缩推高资金成本,加剧实体经济融资约束,并可能引发金融市场“债市—股市”联动下跌的连锁反应 [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