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观念转变

搜索文档
被李嘉诚说中了,凡手持2套房以上的中国家庭,未来或注定3种结局
搜狐财经· 2025-06-16 02:11
李嘉诚对房地产市场的预判及影响 - 李嘉诚在2018年准确预测楼市变天并大规模抛售房产,而当时市场普遍看涨[1][3] - 当前房价对比高点部分区域降幅达40%以上,二手房市场交易比例持续走低,房源过剩现象明显[3] - 消费者购房观念转变,从盲目追求买房转向关注性价比和居住环境[3] 手持两套房产者面临的挑战 - 商品房库存压力达7.5亿㎡,二手房挂牌量激增但买家稀少,部分房源挂牌半年至一年仍难成交[6] - 持有成本高企:需承担房贷、物业费及维修费,经济不景气下现金流压力显著[8][9] - 租金收益下滑:租赁市场供过于求,租金收入难以覆盖持有成本,部分房源出租半年无人问津[11] 市场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 人口结构变化:80后(2.28亿)、90后(1.74亿)、00后(1.26亿)数量递减,主力购房群体锐减[14] - 老龄化加剧:60岁以上人口达3.1亿,未来十年每年新增2000万老年人[14] - 年轻群体观念转变:90后/00后更重视生活质量而非购房,租房偏好上升[15] 应对策略建议 - 明确房产用途:自住房需关注地段/学区属性,投资房需及时处置劣质资产(如三四线房产)[17] - 分散投资:将部分房产资产转换为黄金等理财工具以对冲风险[18] - 跟踪政策动向:提前规划房产税等政策影响,调整投资策略[19] 未来市场机会 - 核心城市优质房产(位置好、配套全、交通便利)仍具保值潜力[22]
跌到谷底的马路房,被年轻人疯狂捡漏
虎嗅· 2025-06-14 23:23
年轻人购房趋势 - 年轻人倾向于购买价格较低的"马路房"作为上车选择,这类房产通常比小区内其他房型便宜10%左右[10] - 马路房指小区临街楼栋的房屋,部分甚至紧邻高架,价格比小区内部同类户型便宜几十万[4][8] - 年轻人通过装修改造(如隔音玻璃、新风系统)来提升马路房居住体验,改造费用约几万元[27] 马路房市场表现 - 房价下跌时,马路房因初始价格较低,跌幅相对更小,业主亏损较少[9] - 马路房流通性较好,位置醒目且出入方便,未来转手相对容易[25] - 部分区域马路房可能随周边商业配套成熟而升值[25] 消费者行为分析 - 年轻人选择马路房主要考虑性价比和便利性,如24楼临街房可5分钟步行到达商场和盒马[12] - 部分消费者被高楼层的城市景观吸引,产生"都市感"体验[10][14] - 通勤便利是重要考量,临街房可节省10分钟步行时间,多睡十分钟[17] 产品定位转变 - 传统认知中的缺陷房型(如西晒房、二楼)被重新包装为"阳光房平替"、"树景豪宅"[2] - 马路房被定位为"城景房"、"豪宅平替",提供城市景观和烟火气体验[7][14] - 开发商和中介开始弱化马路房缺陷,强调其价格优势和改造潜力[8] 居住体验 - 高楼层马路房视野开阔,采光良好,避免了对视其他楼栋的压抑感[20] - 部分住户适应噪音,将其视为白噪音助眠[12],或通过隔音改造解决[27] - 临街位置提供生活便利,可快速到达周边商业设施[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