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推进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
经济日报· 2025-11-02 06:03
贸易与环境议题的全球发展历程 - 贸易与环境议题自1986年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即被涉及,并于1994年达成《关于贸易与环境的决定》[1] -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环境与贸易委员会,18个成员方于2014年启动《环境产品协定》谈判,旨在消除环境产品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1] - 2024年哥斯达黎加、冰岛、新西兰和瑞士签署《气候变化、贸易和可持续发展协定》,环境保护条款正从“软性倡导”向“硬性约束”转变[1] 全球及中国绿色贸易现状与表现 - 2024年全球以“新三样”为代表的绿色产品出口额达6170.5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2倍,中国、欧盟和日本为前三大出口地[2] - 2024年中国绿色贸易进出口规模为1.1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占全球绿色贸易总额的16.1%[2] - 2020年至2024年,中国绿色贸易年均增长率为6.7%,绿色贸易规模稳步增长,市场结构优化,内生动力显著增强[2] 推动绿色贸易发展的国内产业与政策基础 - 行业需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企业向绿色设计、生产、物流转型,打造低碳、零碳产业[3] - 建议探索建立绿色贸易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财政、金融、税收、贸易便利化等政策提升绿色产品贸易便利化水平[3] - 支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开放平台绿色转型,利用进博会、广交会等国家级会展平台发展绿色贸易,建立外贸产品碳足迹数据库[3] 通过自贸协定与国际合作提升绿色贸易水平 - 利用与哥斯达黎加、冰岛、新西兰、瑞士等国的自贸协定基础,升级双边协定,对《气候变化、贸易和可持续发展协定》先行先试[4] - 在研究、谈判或升级其他双边自贸协定时,建议新设或完善环境产品章节,提升环境产品和服务开放水平[4] - 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等领域技术援助与合作,推动相关装备、技术和服务“走出去”[4] 在多边框架下加强气候合作与规则制定 - 行业应坚持在联合国主渠道下加强气候合作,推动气候治理多边进程,发挥大国在推进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引领作用[5] - 建议增进与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高层对话,持续推动政策协调和国际合作[5] - 行业需参与和推动国际通行的绿色技术标准与规则的制定工作,促进标准规则合作和机制互认[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