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三样
icon
搜索文档
推进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
经济日报· 2025-11-02 06:03
贸易与环境议题的全球发展历程 - 贸易与环境议题自1986年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即被涉及,并于1994年达成《关于贸易与环境的决定》[1] -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环境与贸易委员会,18个成员方于2014年启动《环境产品协定》谈判,旨在消除环境产品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1] - 2024年哥斯达黎加、冰岛、新西兰和瑞士签署《气候变化、贸易和可持续发展协定》,环境保护条款正从“软性倡导”向“硬性约束”转变[1] 全球及中国绿色贸易现状与表现 - 2024年全球以“新三样”为代表的绿色产品出口额达6170.5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2倍,中国、欧盟和日本为前三大出口地[2] - 2024年中国绿色贸易进出口规模为1.1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占全球绿色贸易总额的16.1%[2] - 2020年至2024年,中国绿色贸易年均增长率为6.7%,绿色贸易规模稳步增长,市场结构优化,内生动力显著增强[2] 推动绿色贸易发展的国内产业与政策基础 - 行业需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企业向绿色设计、生产、物流转型,打造低碳、零碳产业[3] - 建议探索建立绿色贸易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财政、金融、税收、贸易便利化等政策提升绿色产品贸易便利化水平[3] - 支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开放平台绿色转型,利用进博会、广交会等国家级会展平台发展绿色贸易,建立外贸产品碳足迹数据库[3] 通过自贸协定与国际合作提升绿色贸易水平 - 利用与哥斯达黎加、冰岛、新西兰、瑞士等国的自贸协定基础,升级双边协定,对《气候变化、贸易和可持续发展协定》先行先试[4] - 在研究、谈判或升级其他双边自贸协定时,建议新设或完善环境产品章节,提升环境产品和服务开放水平[4] - 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等领域技术援助与合作,推动相关装备、技术和服务“走出去”[4] 在多边框架下加强气候合作与规则制定 - 行业应坚持在联合国主渠道下加强气候合作,推动气候治理多边进程,发挥大国在推进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引领作用[5] - 建议增进与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高层对话,持续推动政策协调和国际合作[5] - 行业需参与和推动国际通行的绿色技术标准与规则的制定工作,促进标准规则合作和机制互认[5]
城记 | 一周聚焦: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长三角开放答卷亮眼
新华财经· 2025-11-01 20:58
中国-东盟经贸关系总体态势 - 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1] - 2024年中国与越南、马来西亚等5个东盟国家双边贸易额均突破千亿美元,其中与越南、马来西亚贸易额更突破两千亿美元 [1] - 2025年前三季度东盟稳居长三角地区最大贸易伙伴,双方进出口规模达2.01万亿元,同比增长18.9% [1] 上海市与东盟经贸合作 - 2025年前三季度上海对东盟进出口4748.2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显著高于全市整体进出口增速5.4% [2] - 机电产品是上海对东盟出口核心,2025年前2个月出口263.2亿元,同比增长16%,占出口总值61.5% [2] - 集成电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部件、手机出口额分别为48.8亿元、21.2亿元、14.5亿元,同比增幅均超20%,手机增速达58.8% [2] - 上海开通上海-曼谷生鲜冷链专线,将泰国特色产品通关时效压缩至24小时内 [2] 浙江省与东盟经贸合作 - 东盟是浙江第二大贸易市场,2025年前三季度浙江对东盟出口机电产品1885.2亿元,同比增长21.7% [3] - “新三样”出口92.7亿元同比增长49.5%,汽车零配件出口83.2亿元同比增长28.0%,船舶出口43.4亿元同比增长28.6% [3] - 印尼成为浙江对外投资额排名第一国家,前三季度杭州海关签发中国-东盟原产地证书48.8万份,货值1429.2亿元,助力企业享惠约128亿元 [3] - 对印尼、越南、泰国出口享惠最突出,签证货值分别达441.9亿元、320.6亿元和273.3亿元 [3] 江苏省与东盟经贸合作 - 2025年1-9月江苏对东盟进出口7917.3亿元,同比增长22.8% [4] - 化妆品、日用洗护产品等“民生百货”订单呈爆发式增长,“江苏造”电子消费品是出海主力 [4] - 2025年1-7月南京对东盟国家投资1.67亿美元,占全市对外投资比重25.0%,在东盟投资企业达67家 [4] - 2025年上半年南京承接东盟国家服务外包执行额达8.6亿美元,在去年大增50%基础上继续增长22.0% [4] 安徽省与东盟经贸合作 - 2025年前三季度东盟为安徽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贸易总值1008.1亿元,同比增长39.8%,占全省外贸总值13.9% [4] - 合肥对东盟进出口增速高达71.0%,机电产品出口势头强劲,电子元件、集成电路、汽车等品类持续打开东盟市场 [4]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实现全年目标有支撑
人民网· 2025-10-22 11:22
展望下阶段,实现全年预期目标有基础有支撑,但也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我们要坚定信心,鼓足干劲, 加力提效实施逆周期调节,持续用力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不断增强内生增长动能,力促经济持 续健康发展。 政策发力显效,绿色、创新"势能"向经济"动能"不断转化。今年以来,各方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 力,推动经济结构不断调优、新旧动能有序转换。前三季度,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 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5.9%、16.7%,"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绿色低碳转型取 得新进展,电力增长动能强劲,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同比提高约1.7个百分点。同 时,外贸新动能成长壮大,"新三样"产品出口两位数增长等等。在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下,我国科技创 新和产业创新亮点颇多。新质生产力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壮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中国始终是全球经济增长最稳定、最可靠的动力源。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贸易保护主义 盛行,地缘政治冲突等问题频发。在这样的情况下,三季度4.8%的经济增速水平仍明显高于多数主要 经济体。三季度经济总量达35.5万亿元,超过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24年全年经 ...
人民财评: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实现全年目标有支撑
人民网· 2025-10-22 10:29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2%,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 0.4个百分点。尽管面临外部压力加大和内部困难较多的复杂局面,中国经济"稳"的格局、"进"的势 头、"韧"的特性没有改变,实现全年预期目标有基础有支撑。 前三季度我国经济为高质量发展拖稳底盘,也为长远发展蓄势增能。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量达到39679 亿元,同比多增1368亿元,对于超大体量的经济体来说,稳定发展殊为不易。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 贸易进出口总值达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外贸展现强大韧性,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增速逐季回升。这都证明了中国经济充满了活力。 政策发力显效,绿色、创新"势能"向经济"动能"不断转化。今年以来,各方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 力,推动经济结构不断调优、新旧动能有序转换。前三季度,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 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5.9%、16.7%,"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绿色低碳转型取 得新进展,电力增长动能强劲,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同比提高约1.7个百分点。同 时,外贸新动能成长壮大,"新三样"产品出口两位数 ...
前三季度关键数据出炉 读懂中国经济“秋季报”背后的信心和底气
央视网· 2025-10-21 12:20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同比增长5.2%,经济增量达39679亿元 [3] - 国民经济延续稳中有进发展态势,生产供给平稳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 [1] - 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连续两月破万亿千瓦时,前三季度江苏全社会用电量达673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 [13] 生产与供给端 -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其中制造业增长6.8% [3]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35.9%、16.7% [5]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动车组产量分别增长29.8%、16.3%、8.6% [8] 需求与消费端 -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877亿元,同比增长4.5%,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 [3]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消费作为主引擎作用持续增强 [5][6]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相关商品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突破830万份 [6] 投资与外贸 - 前三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0% [3] - 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外贸展现强大韧性 [3] - 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保持两位数增长 [9] 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 - 创新成果竞相迸发,3D打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40.5%、98.0% [9] - 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7%、46.9% [9] - “人工智能+”行动促进消费扩容升级,人工智能与各行业深度融合激发增长新动能 [11] 绿色转型与新兴行业 - 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新进展,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同比提高约1.7个百分点 [5] - 规模以上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9] - 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8.38%,数据中心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用电量增幅明显 [13] 区域经济与产业亮点 - 江苏三季度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超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 [13] - 安徽三季度制造业用电增速达7.8%,其中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2.7% [13] - 智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工业级交互式具身机器人实现批量交付并在实际生产中应用 [11]
中国经济平稳运行主基调没有改变
证券日报· 2025-10-21 07:43
本报记者 孟 珂 "面对国际风云变幻,关键还是要办好自己的事,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 定性。今年以来,各方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结构不断调优、新旧动能有序转换,从人 工智能大模型到机器人马拉松,从航空航天到无人驾驶,'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规模效应和全产 业链优势持续凸显,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上述发言人称。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面对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 贸易格局深度调整等外部挑战,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发力形成精准调控合力。在一系列稳增长、促 转型政策的持续推动下,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积蓄增势,延续了上半年以来的回 升向好态势。 上述发言人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顶住压力、稳步前行,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总体平稳,新质生产力加 快培育,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这一良好局面的背后,离不开宏观政策的主动作为和精准发力。更加 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有效实施,"两新""两重"政策加力扩围,扩大内需、活跃资本市场、整治"内卷"等 一系列政策发力显效,既为当前经济运行"稳底盘",也为长远发展"蓄势增能"。 展望四季度,连平 ...
中国经济平稳运行主基调没有改变 前三季度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总体平稳,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证券日报· 2025-10-21 00:41
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比上年全年和上 年同期分别加快0.2个百分点、0.4个百分点;经济增量达到39679亿元,同比多增1368亿元。分季度看,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三季度增长4.8%。 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介绍,经济平稳运行的主基调没有改变。经济增长、就业、价格和国际收支是 观察经济运行最为重要的宏观指标。 从就业物价看,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与上半年持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同比略降0.1%,但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0.6%,其中9月份上涨1.0%,涨幅连续5个月扩 大,反映了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成效。从国际收支看,外贸展现强大韧性,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 期新高,增速逐季回升,9月末外汇储备继续保持在3.3万亿美元以上,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主要实物 量指标也保持稳定增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同比增长1.6%,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分 别增长4.8%、4.4%。 此外,前三季度,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 35.9% ...
【新华解读】5.2%!前三季度我国经济稳的主基调没变
新华财经· 2025-10-21 00:12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2] - 经济增量达到39679亿元,同比多增1368亿元 [2] - 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经济总量达35.5万亿元 [6] - 全年经济增速目标为5%左右,前三季度5.2%的增速为实现目标奠定基础 [2] 经济增长质量与结构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5.9%和16.7% [3]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同比提高约1.7个百分点 [3]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7%,比上年同期加快1.7个百分点 [5] - “新三样”产品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机器人、3D打印设备等智能产品产量持续较快增长 [3][5] 季度经济表现分析 -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三季度增长4.8% [4] - 三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0%,外汇储备连续2个月增加 [6] - 三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与上年同期持平,核心CPI同比涨幅持续扩大,PPI降幅连续2个月收窄 [6] 政策环境与未来展望 - 近期宏观调控加大力度,出台实施《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下达第四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 [7] - 通过政府公共产品投资增加企业订单,带动生产投资恢复、就业形势好转和居民消费回暖被视为关键措施 [7] - 专家预计四季度和全年经济增速在5%以上的可能性较大 [8]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0 17:10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0.4个百分 点。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与上半年持平,核心CPI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扩内需、促消费政 策成效持续显现。从国际收支看,外贸展现强大韧性,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逐季回 升。同时,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主基调没有改变,高质量发展扎实推 进的态势也没有改变,经济运行持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多元化市场成为出口增长的有力支撑,外贸新动能成长壮大,"新三样"产品出口两位数增长。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 经济韧性强潜能大的基本特性没有改变。5.2%的经济增长,充分展现了中国经济在不稳定、不确 定环境下强大的抗压能力。放眼全球,5.2%的经济增长水平在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中国还是全球 经济增长重要的动力源。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 付凌晖:这些情况充分说明,尽管外部环境复杂演变,经济发展面临不少 压力,但我国经济"稳"的格局、"进"的势头、"韧"的特性没有改变,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具有坚实支 撑。 (总台央视记者 孙渊 ...
广东前三季度外贸同比增3.8% 进出口规模逐季提升 连续9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17 17:36
外贸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广东外贸进出口总值7.02万亿元,同比增长3.8%,占全国外贸总值的20.9% [1] - 出口总值4.48万亿元,增长1.4%;进口总值2.54万亿元,增长8.2% [1] - 进出口规模逐季提升,第三季度达2.47万亿元,增长3.5%,已连续9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 [1] 贸易方式结构 - 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4.1万亿元,增长3.5%,占进出口总值的58.5% [2] - 加工贸易进出口1.44万亿元,下降0.7%,占20.5%,但降幅逐季缩窄,9月当月增长4.4% [2] - 保税物流进出口1.41万亿元,增长9.5%,占20% [2] 外贸主体活力 - 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达14.71万家,增加8.9% [1] - 民营企业12.49万家,增加10.1%,进出口值4.48万亿元,增长4.1% [1] - 外商投资企业2.15万家,增加2.6%,进出口值2.23万亿元,增长5.8%,增速较整体快2个百分点 [1] 进口商品需求 - 进口单月持续保持同比正增长,集成电路进口值增长14.2%,电脑及其零部件增长34.3%,半导体制造设备增长55.9% [2] - 食用水产品进口量增加23.8%,粮食增加15%,金属矿及矿砂增加3.7% [2] 出口产品结构 - 出口机电产品3.06万亿元,增长6.9%,占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3.5个百分点至68.4% [2] - 出口电子信息产品增长14.5%,高端装备增长22.3%,“新三样”等高技术产品增长31% [2] 国际市场多元化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71万亿元,增长4.1%,占进出口总值的38.7% [3] - 对中东17国进出口增长4.4%,对东盟增长5.3%,对非洲增长10.2%,对中亚5国增长25.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