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本市场包容性适应性
icon
搜索文档
持续增强资本市场包容性适应性
搜狐财经· 2025-10-30 06:40
资本市场改革举措 -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介绍了系列改革举措,为资本市场下一阶段发展绘制清晰路线图,核心是通过不失时机深化改革来增强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提升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1] - 证监会持续深化发行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领域的适配性改革,优化制度和产品供给,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加快向创新领域集聚[2] - 将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设置更契合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创新创业企业特征的上市标准,同时持续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健全新三板市场差异化制度[3] 支持创新资本形成 -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以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需要更大规模耐心资本投入和更灵活包容的融资环境[2] - 今年6月证监会宣布科创板"1+6"政策举措,科创成长层将迎来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等举措已实施,改革效应加快显现[2] - 科创板"1+6"政策进一步优化了上市标准,畅通优质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使科创板市场层次更丰富,审核效率和透明度明显提升[2] - 通过深化多层次市场改革,A股上市公司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耐心资金赋能科技创新作用更加突出[3] 多层次市场体系布局 - 科创板坚持"硬科技"定位,创业板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北交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新三板发挥孵化培育功能,这种差异化布局实现了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到硬科技龙头的全周期资本覆盖[3] - 健全新三板市场差异化的挂牌、信披、交易制度,畅通三板、四板对接机制,筑牢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塔基和底座[3] 扩大对外开放 - 今年前9个月国际资金流入新兴市场超过1500亿美元,A股、港股等中国资产价值被持续重估、配置和再配置[4] - 10月27日证监会印发《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从优化准入管理、提高投资运作效率、扩大投资范围等方面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透明、便利、高效的制度环境[4] - 截至目前中国市场共有913家合格境外投资者,覆盖各类境外机构,境内资产规模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5] - 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审批与开户"高效办成一件事"、对配置型外资准入实行"绿色通道"两项措施于27日同步落地[5] 优化互联互通机制 - 将优化互联互通机制,提升境外上市备案质效,深化内地与香港市场务实合作,努力推动形成在岸与离岸协同发展、开放与安全良性互动的发展新格局[6] - 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的持续完善将有力提升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与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激发海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市场的积极性[4] 投资者保护措施 - 10月27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围绕中小投资者重点关切推出23项务实举措[7] - 23项举措核心是构建"全流程防护网",包括发行端压实中介机构责任、退市端建立赔偿机制、交易端营造公平交易的制度环境,形成"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追偿"的完整链条[8] - 纠纷多元化解与罚款赔偿联动机制让投资者维权变得高效便捷,能直接提振中小投资者信心,倒逼上市公司与中介机构归位尽责[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