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源循环再生
icon
搜索文档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或将大量退役,综合利用如何规范发展?
中国环境报· 2025-06-25 07:10
尽管国家层面已出台《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工信部也于去年底发布了新 修订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以更好适应技术水平提升、 技术指标提高的行业发展趋势,但政策落地仍需地方结合实际细化创新。四川出台《办法》,目的正是 在于进一步健全全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解决退役动力电池流入"小作坊"导致环境污染 和安全事故等问题,同时引导企业有序投资、有序发展,防止低水平盲目重复建设。在全国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逐渐进入退役高峰期之际,四川的做法,为各地推动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做出有益探索。 结合四川面临的挑战,《办法》从区域中心建设、回收利用规范、鼓励支持措施、监督检查、法律责任 等方面,为四川打造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闭路循环、提升回收利用安全环保水平提供制度支撑。四川的 探索实践,对全国来说,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动力电池退役量逐年上升。工信部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退役动力 电池总量超58万吨。据预测,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到104万吨,2030年将达到350万吨。然 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相关报告显示,截 ...
英科再生:5月12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5-13 18:44
公司业绩 - 2024年度营业收入29.24亿元,同比增长19.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7亿元,同比增长57.07%,扣非净利润2.69亿元,同比增长41.54%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93亿元,同比增长25.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72亿元 [2][8] - 2024年成品框收入13.12亿元,同比增长24.37%,装饰建材收入9.16亿元,同比增长31.55%,粒子收入3.09亿元,PET产品收入3.41亿元,环保设备收入0.33亿元 [3] 业务布局 - 公司扎根可再生PS、PET两大优质赛道,涵盖回收、再生、利用三大业务板块,形成"成品框、装饰建材、PET产品、粒子、环保设备"五大主营产品矩阵 [2][3] - 越南工厂一期项目满产满销,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多元化海外基地布局增强了供应链韧性和灵活性 [4] - 成品框、装饰建材等高附加值家居消费品营收占比超75%,毛利率约30% [3] 市场拓展 - 公司大力开拓装饰建材渠道,开发海外零售店,拓展大客户,参与国际展会,采用数字营销手段加强新客户开拓 [5] - 通过全球化渠道网络面向全球市场营销,2024年关联交易金额仅394.03万元 [9] 可持续发展 - 2024年通过塑料回收再生减少碳足迹299,171.53吨CO2e [7] - 推行绿色能源技术,铺设光伏发电系统并配备UPS储能设备 [7] - 在生产、仓储、物流、办公等各环节推进全面绿色发展,探索绿色金融 [7] 机构预测 - 中信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3.14亿元,2026年3.87亿元,2027年4.53亿元,目标价30元 [14] - 华泰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3.11亿元,2026年3.51亿元,2027年4.00亿元,目标价26.61元 [14] - 东吴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3.86亿元,2026年4.58亿元,2027年5.41亿元 [14]
英科再生2024年营收、净利润双创新高 海外基地赋能供应链多元化
证券日报网· 2025-04-28 11:1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24亿元,同比增长19.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7亿元,同比增长57.07% [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3亿元,同比增长25.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32.04万元,同比增长0.02% [1] 增长驱动因素 - 公司精准捕捉市场动态,积极投身新产品研发,加速市场开拓步伐,全年线下参加展会41次,覆盖成品、建材、粒子及机械等领域 [1] - 推行精益管理实现降本增效,全方位提升盈利能力 [1] - 马来西亚和越南海外工厂布局增强供应链本地化率,2024年越南工厂一期项目满产满销为业绩注入动力 [2] 行业机遇 - 环保意识提升和"以塑代木"行动推进使塑料行业更注重可持续发展,再生塑料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1] 业务模式与技术优势 - 从全球100个国家回收废弃塑料,通过压缩、分选、清洗、造粒技术生产r-PS、r-PE、r-PET塑料粒子 [2] - 独创模具、微发泡双层/多层共挤技术研发家居装饰品,实现塑料回收再生与时尚消费品嫁接 [2] - 主营产品从镜框、相框、画框拓展至装饰建材领域,提供一站式多元化解决方案 [2] 全球化战略 - 2017年在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建立首座海外工厂,2022年在越南清化省建立第二家工厂 [2] - 多元化海外基地布局提升生产经营韧性和灵活性,应对贸易不确定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