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赛事经济+消费升级
icon
搜索文档
激励全民健身,只“发券”还不够
经济观察报· 2025-05-17 12:50
体育消费券政策效果 - 全国多地发放体育消费券刺激体育消费 长沙投入380万元 宁波 西安 武汉等城市跟进[2] - 河北省6年累计发放7000万元消费券 带动400+场馆增收 激活350万人次健身需求[2] - 内蒙古冰雪消费券使部分滑雪场周末客流量同比增长30%[2] 消费券局限性 - 宁波案例显示人均补贴仅十几元 与高价运动项目(如台球半日消费达数百至上千元)相比刺激效果有限[3] - 场地资源不足问题突出 城市地区存在"一场难求"现象[3] 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优化方向 - 需加大普惠性运动场地建设 推动公益/廉价项目落地[4] - 吸引社会资源开发低门槛高情绪价值的健身项目[4] - 推动政府/学校场地资源向社会开放[4] 非运动人群激活策略 - 需结合娱乐社交属性 如上海洛克公园"体育+"模式成功吸引年轻人[5] - 加班文化抑制健身意愿 需改善休假制度保障健身时间[5]
激励全民健身,只“发券”还不够
经济观察网· 2025-05-14 16:47
体育消费券发放情况 - 长沙启动"你运动·我补贴"活动,预计投入380万元,活动持续至11月30日 [1] - 宁波、西安、武汉等城市也发放体育消费券 [1] - 河北省6年累计发放7000万元消费券,带动400家场馆增收,激活350万人次健身需求 [1] - 内蒙古冰雪消费券使部分滑雪场周末接待量同比增长30% [1] 体育消费券的效果与局限性 - 体育消费券对引导大众体育锻炼行为有直接效果 [1] - 宁波市民使用消费券累计节省1.7万元,人均补贴仅十几元 [2] - 部分运动项目价格高昂,如台球半天花费可达几百甚至上千元 [2] - 场地资源不足且不均衡,城市中"一场难求"现象普遍 [2]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议 - 需加大普惠性运动场地建设,推动公益性和廉价项目落地 [3] - 吸引社会资源注入,打造低门槛、高情绪价值的健身项目 [3] - 推动政府和学校场地资源向社会开放 [3] - 上海洛克公园的"体育+"模式成功吸引年轻人,结合运动、娱乐、社交 [3] 年轻人运动习惯的挑战 - 加班文化导致年轻人身心俱疲,缺乏运动时间和激情 [4] - 需推行科学作息制度,抵制强制加班,保障休息和健身时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