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消费券

搜索文档
激励全民健身,只“发券”还不够
经济观察网· 2025-05-14 16:47
体育消费券发放情况 - 长沙启动"你运动·我补贴"活动,预计投入380万元,活动持续至11月30日 [1] - 宁波、西安、武汉等城市也发放体育消费券 [1] - 河北省6年累计发放7000万元消费券,带动400家场馆增收,激活350万人次健身需求 [1] - 内蒙古冰雪消费券使部分滑雪场周末接待量同比增长30% [1] 体育消费券的效果与局限性 - 体育消费券对引导大众体育锻炼行为有直接效果 [1] - 宁波市民使用消费券累计节省1.7万元,人均补贴仅十几元 [2] - 部分运动项目价格高昂,如台球半天花费可达几百甚至上千元 [2] - 场地资源不足且不均衡,城市中"一场难求"现象普遍 [2]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议 - 需加大普惠性运动场地建设,推动公益性和廉价项目落地 [3] - 吸引社会资源注入,打造低门槛、高情绪价值的健身项目 [3] - 推动政府和学校场地资源向社会开放 [3] - 上海洛克公园的"体育+"模式成功吸引年轻人,结合运动、娱乐、社交 [3] 年轻人运动习惯的挑战 - 加班文化导致年轻人身心俱疲,缺乏运动时间和激情 [4] - 需推行科学作息制度,抵制强制加班,保障休息和健身时间 [4]
体育消费券赋能“减重经济”助力消费升级
证券日报· 2025-05-13 01:26
减重经济崛起 - 居民减重需求升级推动消费热潮,产业链从运动场景向全领域延伸,成为消费增长新动力[1] - 行业已形成涵盖减肥服务、减肥产品、体育赛事等多领域的消费生态,政策支持与健康意识提升有望将其转化为长期增长引擎[1] 消费场景与产品创新 - 线下24小时健身房、室内攀岩等新型健身场所涌现,线上健身平台通过直播课程、远程指导吸引用户[1] - 减脂餐、轻食代餐在电商平台持续热销,成为消费者饮食新选择[1] - 需求端激发健康饮食、运动服饰、旅游等多领域消费,供给端推动企业研发智能化、高品质产品以提升竞争力[2] 政策刺激与市场扩容 - 五一期间全国多地发放体育消费券:宁波市民节省1.7万元,西安发放20万元体育用品券,长沙两轮活动预计投入380万元[2] - 体育消费券助力场馆引流并培育长期消费群体,推动体育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3] - 消费券刺激下减重经济将持续扩大市场规模并引导消费升级[3]
2025南京体育消费季启幕,运动点亮城市活力
江南时报· 2025-04-27 14:42
在这春光正好的时节里,南京人运动的DNA动了。为促进体育消费持续提质扩容,进一步释放南京市 体育消费潜力,激发体育消费新活力,4月26日,2025南京体育消费季如期而至,在雨花台区万象天地 拉开帷幕。 春日骑行、盛夏嬉水、秋风徒步、冬季滑冰,一年四季的运动快乐,2025南京体育消费季都已安排。 本次活动由南京市体育局主办,雨花台区文化和旅游局(体育局)、南京报业传媒集团休闲事业部承 办,雨花万象天地协办。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张顺翔,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郜叶红,南京市 体育局产业处处长吴乐凡,南京市雨花台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体育局局长刘立龙,华润万象商业华东 大区副总经理、江苏区域总经理施俊燕,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周末报社总编辑廖玺出席了本次活动。参加 此次活动的还有江北新区宣传和统战部、各区体育局、活动共建单位、体育企业、媒体代表等。 赛事、线路、免费体验齐发,多元活动激发消费新动能 为满足市民对健康生活的新需求,2025南京体育消费季紧扣体商文旅融合发展,全年将开展四大主题体 育促进消费活动,以"赛事引流、场景焕新、跨界融合",联动景区、商圈等多元场景,让体育运动与购 物、文旅、金融、展览融合联动,释放" ...
刚刚!央行、证监会等四部门,联合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4-11 16:09
核心观点 - 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提升金融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1][2] - 提出16项具体举措,涵盖加大重点领域金融支持、提升金融服务专业化能力、强化组织实施保障三方面 [2][5] - 强调金融支持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服务业、体育消费、职业体育、冰雪经济、体育赛事等重点领域 [6][7][8] 加大体育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 - 强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保障,支持体育场馆、冰雪运动场地、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等建设和运营 [6] - 加大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服务业金融供给,支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瞪羚"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 [7] - 发挥金融促进体育消费增长功能,拓展体育健身、观赛、培训、旅游等消费新空间,推广数字人民币体育消费券 [7] - 支持金融赋能职业体育、冰雪经济发展,健全职业体育俱乐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支持冰雪装备产业扩容升级 [8] - 提升体育赛事金融服务质效,打造覆盖赛前、赛中、赛后全生命周期的赛事金融服务体系 [8] 着力提升金融服务体育产业发展的专业化能力 - 建立健全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大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等支持力度 [9] - 充分发挥债券市场融资功能,支持体育企业发行公司债券用于体育产业项目 [9] - 构建对接精准、资金配置高效的股权融资模式,支持体育企业通过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方式融资发展 [10] - 提高体育产业发展保险保障水平,创新推出体育赛事险等商业险品种,完善专业运动员和群众保险保障体系 [11] - 发挥融资租赁服务体育产业发展的潜能,为设备引进与更新、产品销售、资产盘活等需求提供灵活服务 [11] - 支持优势企业、优势品牌和优势项目"走出去",开发适合体育企业"走出去"特点的金融产品 [11] 强化组织实施保障 - 加强部门信息沟通和协作配合,建立工作协同联动机制 [12] - 强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和监管政策的协调配合,鼓励建立健全贷款贴息、融资担保、风险补偿等融资配套机制 [13] - 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探索建立优质体育企业"白名单"管理体系 [14] - 开展监测与调查研究,主动掌握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诉求与建议 [15] - 加强政策宣传解读,结合奥运周期、大赛周期等热门时间点加强宣传推广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