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车型综合分级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新能源汽车驶入“快车道” 保险业如何保驾护航?
金融时报· 2025-11-05 09:29
行业宏观数据与市场地位 -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在2024年达到3140万辆,比"十三五"末增长5倍多 [1] - 2025年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达58% [3]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232万辆,同比增长52% [7] 新能源车险市场现状与潜力 - 2025年前9个月,新能源汽车商业险投保率达91%,比燃油车高6个百分点 [3] - 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险保费将达2000亿元左右,增速超过30% [3] - 保险业已承保新能源汽车超过4000万辆 [5] 新能源车险面临的挑战 - 新能源车险车均风险成本是燃油车的2.2倍左右,但保费仅是燃油车险的1.7倍,导致保费无法覆盖风险成本 [5] - 新能源车险存在"投保难、保费高、承保亏"的问题 [5] - 新能源车出险率和赔付率显著高于传统燃油车 [5] 行业合作与生态建设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精算师协会、汽车工业协会及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共同签署了促进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 [2] - 合作旨在推动车型综合分级体系建设,助力实现更精准的车险定价,优化车辆安全设计与维修成本 [2] - 构建车型综合分级制度,涵盖车辆安全性、经济性及流通性等多维指标,以更精准评估车辆风险水平 [3] 创新解决方案与成本控制 - 比亚迪推动"分拆化维修"方案,变"整体更换"为"精准修复",该方案已覆盖30余款车型,累计节约3亿元维修费用 [6] - 在新能源车维修中,大灯的更换成本占比最高,达到整体配件金额的15%左右 [6] - 保险业通过梳理137个赔付率偏高车型的赔付情况,为车企优化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5] 国际化发展与风险应对 - 保险机构与车企强强联手开展深度合作,例如中国人保与安盛集团联合打造跨境车险方案,安联集团与国内车企开展欧洲市场合作 [7] - 中国平安构建"风险共担、服务本地、数据驱动"三位一体的保障网络,在东南亚、中东、欧洲等重点市场实现本地化服务闭环 [8] - 平安"多因子国别风控模型"针对不同市场进行精准建模,例如在中东评估高温对电池安全的影响,在东南亚考虑积水、道路拥堵等风险 [8] 行业发展趋势与转型方向 - 新能源汽车是"智能化"与"绿色化"的交汇点,这两大趋势正深刻重塑保险业 [4] - 智能化趋势将催生更多风险保障需求,推动保险的责任界定、精算基础、商业模式发生变化 [4] - 绿色化趋势要求保险业研究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从投资、生产、消费、出口等方面谋划风险保障、投融资和风险减量服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