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车用动力技术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动力革新下的多维竞争图景:技术突围、生态治理与全球竞合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3 09:27
技术创新的多元路径 - 混合动力系统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为30吨,2030年碳达峰要求降至20吨,碳中和目标需进一步降至8-10吨 [3] - 未来内燃机发展方向为"两专两新":电动化专用内燃机、绿色燃料e-Fuels专用内燃机、车用动力新构型、基于AI的新型电控系统 [3] - 电动化专用发动机需突破传统燃油车发动机设计,e-Fuel专用内燃机需研发新型喷射系统和燃烧技术 [3] - 柴油机与燃料电池构型的热电复合动力系统可实现降碳60%,适用于重型商用牵引车碳达峰 [3] - 正在研发氢-氢热电复合动力系统和氨-氢热电复合动力系统,为碳中和时代提供原创技术 [3] - 电动化带来更多自由度解耦,通过软硬协同提升功能性能上限并转化为用户体验 [4] - 未来能源多样化决定动力总成多样化,技术路径需开放兼容,适应不同燃料类型 [4] 产业协同的规则构建 - 产业链协同发展需政府和行业协会调控,建立可持续产业生态和商业道德底线 [6] - 应区分正当竞争与非理性行为,建立良性竞争格局和创新保护机制 [6] - 企业应在底线竞争前提下深耕用户细分需求,提供独有价值,如长安汽车通过差异化策略提升新能源车均价 [6] - 产业协作共识为规则框架下的良性竞争,最终服务于用户价值提升 [6] 全球布局的战略实践 - 本土化需理解当地用户需求,由中国技术人员主导开发和生产,如丰田中国实践 [8] - 整车企业应聚焦核心能力建设(如软件定义汽车、AI、互联互通),与一级供应商联合协作 [8] - 全球化路径需本地化深耕,在印度、泰国、巴西等地实现本地化生产,转向开创性引领 [8] - 共识包括"两专两新"技术路径、行业协作机制、本土化开发与全球本地化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