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管理
搜索文档
所有竞争,最终都是效率之争
36氪· 2025-10-17 08:31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最可怕的敌人是内部低效而非外部竞争,所有竞争最终都是效率之争 [1][2] - 公司走下坡路往往源于内部效率塌陷而非外部压力,效率是衡量公司强大与否的关键 [2] - 提升效率的核心是更聪明地做事而非更快地做事 [32] 影响效率的隐形杀手 - 流程冗余:流程复杂化导致动作增多速度变慢,例如简单审批需七八人签字,小项目反复开会 [4][5][6] - 过度管理:管理变成过度干预,一线无权决策中层不敢拍板,高层忙于救火和汇报请示 [7][8][9] - 低效协作:团队陷入等待回复审批拍板的状态,部门墙增厚猜疑链延长形成内耗式协作 [11][12][13][14] - 数据滞后:决策依赖感觉或过时数据而非实时反馈系统,导致决策滞后错过市场窗口期 [15][16][17][18] 效率的三大维度 - 组织效率:关注组织结构合理性与团队协同顺畅度,高组织效率公司具备方向清晰职责明确协作顺畅的特点 [20][21][22][23][24] - 决策效率:避免决策瘫痪,强调在有限时间内利用可靠信息快速拍板,关键要素包括信息通畅权责清晰标准明确 [25][26][27][28][29] - 执行效率:核心是从完成任务转向创造价值,注重闭环与复盘确保行动产生实际成果 [30][31] 提升效率的建议 - 目标聚焦:将80%精力投入最关键20%的事情,明确真目标与假目标,确保目标穿透到底实现行动同频 [34][35][36][37][38][39] - 精简流程:寻找最短路径,明确权责实现动态优化,去掉制造阻力的多余环节 [40][41][42][43][44][45][46] - 经验标准化:将验证有效的做法沉淀为流程制度模板,把个人经验转化为组织可复用的智慧以提升整体效率 [47][48][49]
公司最大的内耗,是“过度管理”
36氪· 2025-07-23 08:06
文章核心观点 - 市场红利退潮后 企业进入拼内功阶段 管理有效性成为核心竞争力 [1] - 有效管理需要避免战略执行变形 组织协作低效和过度管理等问题 [2][4][8] - 管理本质是科学 艺术和手艺的结合 需服务于经营并创造经济绩效 [5] - 未来管理将突破传统范畴 需融合多学科知识并坚守人文精神 [31][34] 管理有效性挑战 - 战略执行过程中出现策略打折 最终结果与预期大相径庭 [2] - 组织协作流畅度不足导致部门各自为政 效率显著降低 [4] - 存在地位性懈怠 成果性傲慢和权利性放纵三大组织黑洞 [14] 有效管理实施路径 - 管理者需先掌握管理基本常识和规律 理解经营与管理不可割裂 [5] - 自我管理是领导他人的前提 需与惰性斗争并保持公正决策 [7] - 员工管理三阶段:业务骨干关注自我 领导者关注他人 最终帮助员工职业发展 [16][17] 管理工具使用误区 - OKR被误用为绩效考核工具 背离激发目标思维的初衷 [9] - 中小企业直接套用华为IPD等大型企业流程可能导致管理过度 [9] - 工具使用需结合企业规模和管理结构 避免脱离文化属性生搬硬套 [9] 组织流程优化 - 流程固化会降低企业效率 需随环境变化进行创新变革 [20] - 限制PPT使用页数 提倡白板交流 避免形式主义汇报文化 [22][23] - 会议应明确议题和决策目标 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关键问题 [24][26] 经济下行期管理底线 - 必须将客户价值置于首位 创造高性价比价值 [27][28] - 修炼内功包括稳健业务能力和高质量基础管理 [27][28] - 坚守人文精神 尊重个体价值并帮助实现价值 [27][28] 未来管理发展方向 - AI可替代传统管理工作 但缺乏人性化触觉 [29] - 管理者需拓宽社会学 哲学等人文学科知识领域 [31][34] - 管理功夫在管理之外 需构建多元视角和跨学科认知 [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