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连续视觉表征压缩
icon
搜索文档
精读DeepSeek OCR论文,我远远看到了「世界模型」的轮廓
钛媒体APP· 2025-10-27 10:34
技术性能对比 - DeepSeek OCR模型参数为30亿,在数学公式展开案例中未能识别出“极坐标”,且表格结构识别错误[2] - 参数规模仅9亿的PaddleOCR-VL模型在相同案例中表现优于DeepSeek OCR[2] - 在OCR模型综合性能排名中,DeepSeek-OCR-Gundam-M模型总体得分86.46,低于PaddleOCR-VL的92.56分[2] 技术创新与核心价值 - DeepSeek OCR的核心是DeepEncoder编码器,使用视觉Token对输入上下文信息进行编码,实现了9-10倍文本压缩下96%以上的OCR解码精度,10-12倍压缩下约90%的精度,20倍压缩下仍保持约60%的精度[10] - 该技术实现了连续可调的压缩率,可在压缩率和识别精度之间进行平滑权衡[11] - 模型提出类生物遗忘机制的压缩策略,近期上下文保持高分辨率,远期上下文逐步降低分辨率,模拟人类记忆的自然衰减[12] - 研究探索了解码N个文本Token需要多少个视觉Token的核心问题,证明了AI可以仅用100个视觉Token高精度解压缩出包含1000个文本Token的原文内容,且无需文本分词过程[17]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DeepSeek OCR的深层价值在于探索“连续视觉表征压缩”,其研究方向隐隐指向终极追求——“世界模型”[6] - 该技术将大模型的前沿焦点从离散的语言Token重新转向连续视觉表征的视觉Token[6] - 论文证明了AI的主要信息入口可以从语言转向视觉,这种转变效率更高且更符合生物特性[20] - Vision→Text的任务空间完全包含了Text→Text的任务空间,任何文本都可以无损渲染成图像,这种不对称性暗示了将所有输入统一为视觉模态的激进方向[21] - 这一范式为解决长上下文建模中的效率瓶颈、记忆机制设计与多模态融合等核心问题提供了全新思路[22] 实际应用价值 - DeepSeek-OCR具备大规模预训练数据生产能力,可作为大语言模型训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助手,每天可生成数千万页级别的训练数据,显著提升了多模态数据构建效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