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追缴欠税
搜索文档
最高法发布依法惩治危害税收征管犯罪典型案例
中国新闻网· 2025-11-24 11:14
中新网11月24日电 据最高人民法院网站消息,我国税收监管正从"以票管税"向"以数治税"分类精准监管 转变,对税收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处力度不断加大。同时,危害税收征管犯罪也出现了新变化,犯罪手法 不断翻新,作案手段更加隐蔽,如利用"阴阳合同"逃税、秘密转移财产逃避追缴欠税等;职业化专业化 特征明显,信息化水平提升,智能化越来越高,导致不少案件发现难、查处难、定性难。有的行业平台 曲解国家鼓励创新发展政策,异化为犯罪的"卖票"平台,既危害发票管理秩序、损害国家税收,又严重 破坏平台经济公平发展环境,对这类"卖票"平台依法惩处,既有利于维护税收秩序,也有利于净化平台 经济发展环境。 为进一步彰显人民法院依法惩治税收犯罪,维护国家税收安全和市场经济秩序的坚定决心,指导司法裁 判,强化惩治效果,引导依法纳税,提高税收遵从,2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相关典型案例。 目 录 案例1:郭某、刘某逃税案——以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逃税的,应根据主客观相一致原则依法处 理 案例2:新疆百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毛某某逃税案——依法惩治利用"阴阳合同"逃税行为 案例3:梁某某逃避追缴欠税案——依法惩处恶意逃避欠缴税款的犯罪行为 案 ...
恶意逃税上亿元!两家房地产企业被通报
第一财经· 2025-07-15 18:26
房地产企业恶意逃避欠税案例 - 浙江省天台县茂龙地产累计欠税10067.21万元,存在向控股股东划转大额资金行为,经4次催缴后仍通过拒接电话、搬迁办公场所逃避缴纳[2] - 大连市吉城地产累计欠税3616.66万元,通过新开账户隐匿购房款收入并转移资金,同样经4次催缴未果[2] - 两家公司被移送公安机关立案后,已分别补缴5500万元和2480万元欠税,剩余税款仍在追缴中[3] 逃避追缴欠税的法律界定 - 逃避追缴欠税行为区别于普通欠税,表现为转移或隐匿财产妨碍税务机关追缴,需承担0.5-5倍罚款[5] - 欠税金额超10万元可构成刑事犯罪,最高面临7年有期徒刑及1-5倍罚金[6] - 公安机关介入后主动补缴可减轻量刑,但刑事责任仍需承担[6] 行业影响与专家观点 - 当前逃避追缴欠税案件多发源于企业经营困难与税务征管力度加强的双重因素[6] - 企业财务造假掩盖逃税会导致内控体系失效,在联合惩戒机制下将丧失政策支持与信贷资源[7] - 税务部门强调将优化服务引导合规经营,同时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维护税收秩序[8] 欠税类型与处理建议 - 茂龙地产欠税主要为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4] - 经营困难企业应申请依法缓征而非转移资产,税务机关建议采取宽严相济执法理念[6] - 对恶意逃税行为必须依法追缴并实施行政处罚或刑事追责[7]
两家房地产企业逃避欠税过亿元被通报,专家详解
第一财经· 2025-07-15 16:50
两家地产商逃避税务机关催缴,在公安机关介入立案后,才缴纳部分欠税。 房地产企业欠税并不算少见,但因为恶意逃避缴纳欠税而被税务部门公开曝光则罕见。这也释放出税务 严打逃避缴纳欠税等涉税违法犯罪行为的信号。 7月15日,税务部门公开曝光两则地产商恶意逃避缴纳欠税案件。 一则是浙江省天台县税警联合依法查处天台茂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茂龙地产")恶意逃避缴纳 欠税案件。 "上述两家地产商案例属于逃避追缴欠税行为,又叫妨碍追缴欠税行为,这与单纯的欠税行为不同。逃 避追缴欠税是在欠税的基础上,当税务机关追缴欠税时,纳税人又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 税务机关追缴欠税的行为,是比欠税更严重的违法行为,这时税务机关不仅可以追缴欠缴的税款、滞纳 金,而且需要并处欠缴税款0.5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施正文说。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家地产商逃避税务机关催缴,在公安机关介入立案后,才缴纳部分欠税。 施正文解释,逃避追缴欠税严重时就构成逃避追缴欠税罪,即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相关要求, 欠税数额超过10万元最高可以处七年有期徒刑,并处欠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对于涉嫌构成犯 罪的逃避追缴欠税行为,税务机关应当依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