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公平

搜索文档
【头条评论】 公募基金经理薪酬与业绩挂钩势在必行
证券时报· 2025-05-13 01:42
公募基金薪酬改革核心观点 -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将基金经理薪酬与业绩深度绑定,改变原有与规模挂钩的"旱涝保收"模式 [1] - 2022-2023年公募基金行业整体亏损近2万亿元,但仍收取超2700亿元管理费,部分明星基金经理在业绩亏损下仍获千万年薪,凸显利益失衡问题 [1] - 改革借鉴美国"基础管理费+业绩提成"模式,结合本土特点创新,旨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和保护投资者权益 [4] 国际薪酬模式对比 - 西方职业经理人薪酬以"根据业绩付薪酬"(pay for performance)为核心,固定薪酬低(如乔布斯、扎克伯格年薪仅1美元),注重超额利润分成 [2] - 基金经理能力不足导致业绩持续亏损或跑输基准时,将失去行业立足点和投资者信任 [2] 改革具体措施 风险共担机制 - 要求主动型基金经理以个人财富一定比例"跟投"所管产品并设置锁定期,形成利益共同体 [3] - 建议产品年度业绩低于基准或亏损时,免除投资者持有1年赎回的管理费、赎回费,探索申购费返还机制 [3] 考核与奖惩优化 - 基金经理考核中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得低于80% [3] - 3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比较基准超10个百分点时,绩效薪酬应显著下降;显著跑赢基准者可合理涨薪 [3] - 当前大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年薪普遍在200-400万元,但薪酬与投资者净值增长脱节 [3] 信息披露透明化 - 修订主动权益类基金信披模板,强制展示中长期业绩、基准对比、投资者亏损、换手率、综合费率及实收管理费等关键数据 [4] - 通过信息对称化提升投资者对管理费与业绩匹配度的公平性判断能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