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推一体

搜索文档
知合计算携“阿基米德”系列破局:RISC-V 高性能时代的中国突围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5 13:05
行业趋势与架构变革 - RISC-V凭借开源、精简、可扩展特性成为AI与万物互联时代重构产业格局的新变量,正在突破高性能计算场景的瓶颈[2] - RISC-V在物联网和嵌入式领域已实现规模化落地,但高性能计算领域性能仍落后ARM与x86主流产品一个身位[2] - RISC-V的"开源基因"与AI时代计算需求高度契合,其"需求导向"特性为AI原生芯片提供无限可能[3] 产品创新与技术突破 - 公司发布首代通推一体CPU产品"阿基米德"系列,包括针对边缘服务器场景的A210芯片[4] - A210芯片采用8核CPU设计,配备12 TOPS(INT8)AI推理算力,创新性采用UCA统一计算架构实现统一内存和算子[6] - 产品通过SoC层面高性能通用计算和AI推理能力的高效融合,相比传统GPU/GPGPU方案具有高性价比优势[6] - 产品针对MoE架构大模型特点优化,采用DDR内存方案解决传统HBM方案成本高、容量受限问题[9] - A210芯片已完成回片和内部测试,即将提供样片测试申请并推进商业化落地[10] 技术生态与商业化路径 - 公司构建了"芯片架构-软件算法-生态协同"的全链条创新体系[11] - 公司聚焦对软件生态依赖度较低的领域突破,已完成对满血版DeepSeek等模型的适配[13] - 公司CPU核已实现对RISC-V系统平台规范关键子项的高支持率,SoC和软件栈原生兼容数十个平台规范[13] - 公司与多家一线云厂商协作,在IP层面深度联动构建"硬件-软件-应用"协同网络[13] 行业前景与竞争格局 - RISC-V有望在未来5-10年内实现与x86、ARM"三分天下"的格局[14] - 国内厂商需要通过抱团取暖提升国际标准话语权,加速RISC-V从概念验证走向规模商用[14] - RISC-V正从物联网领域向高性能计算领域拓展,展现中国芯片产业从跟随到引领的转变[14]
知合计算:打响高性能RISC-V突围战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18 08:57
全球芯片架构演进 - 全球芯片架构经历了三次关键转折:PC时代x86垄断、移动时代ARM广受欢迎、AI与万物互联时代RISC-V崛起 [1] - RISC-V凭借开源、精简、可扩展及低成本优势成为新引擎,已在物联网和嵌入式领域规模化落地 [1] - RISC-V正将目光投向AI、数据中心、智能汽车等高性能计算市场 [1] RISC-V高性能领域现状 - RISC-V在高性能领域呈现"雷声大雨点小"状态,缺乏能与ARM、x86抗衡的标杆性产品 [2] - 当前RISC-V阵营第一梯队产品如SiFive P870-D、达摩院C930等性能仍落后ARM与x架构主流产品一个身位 [2] - 国内尚未量产高性能RISC-V芯片产品,性能滞后导致软件生态发展缓慢 [2] 知合计算技术突破 - 知合计算在RISC-V中国峰会发布"阿基米德"系列通推一体CPU产品,包括A210芯片 [5][15] - 采用"通推一体"架构实现通用计算与AI推理计算高效融合,提供高性能、高能效比解决方案 [6] - 高性能RISC-V CPU核性能媲美ARM和x86最先进产品,达到RISC-V领域最强性能 [7] 产品技术细节 - CPU核完全兼容RVA23 Profile,支持81项强制和可选扩展及123个RISC-V官方扩展 [9] - 提供SoC系统和上层软件整体支持与交付,包括工具链、操作系统和计算库等软件栈 [11] - SoC平台和软件栈原生兼容RISC-V系统平台规范,Server Platform Specification v0.8支持率100% [12] 商业化策略 - 聚焦"弱生态市场"如边缘服务器、云端服务器等场景率先发力 [22] - 针对视频编解码、AI大模型推理等场景优化,指标可超越业界先进水平 [22] - 选择对软件生态依赖度低的场景突破,如大模型推理仅需适配十余个核心算子 [26] 行业展望 - RISC-V若能在高性能领域站稳脚跟,将与ARM、x86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31] - 行业需要构建"竞合共生"产业生态,协同推动RISC-V在高性能领域突破 [34] - 国内厂商需抱团提升RISC-V国际标准话语权,深度参与核心标准制定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