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架构

搜索文档
【明日主题前瞻】特斯拉Model Y L订单10月份已售罄,机构称看好T链核心Tier1供应商
新浪财经· 2025-09-14 17:41
【今日导读】 特斯拉Model Y L订单10月份已售罄,机构称看好T链核心Tier1供应商 RISC-V架构或将成为未来芯片产业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美团首款AI Agent产品"小美"App将开展公测 上市公司中,成都华微研发的HWD01001型超低功耗RISC-V MCU已成功发布。该产品集成了公司自主 设计的32位RISC-V内核,实现超低功耗性能,适用于物联网终端设备、可穿戴设备等。中科创达是北 京开源芯片研究院理事单位, 与阿里携手基于其AI芯片在RISC-V领域推动相关技术落地。云天励飞Deep Edge10芯片系列是云天励飞自主研发的高性能SoC芯片,采用国产14nm Chiplet工艺,内含国产RISC-V 核,可支持包括Transformer模型、BEV模型、CV大模型、LLM大模型等各类不同架构的主流模型。 机构称减产预期升温,下游积极备货推高多晶硅价格 中国央行与印尼央行共同启动双边交易本币结算框架和二维码互联互通合作项目 【主题详情】 特斯拉Model Y L订单10月份已售罄,机构称看好T链核心Tier1供应商 据媒体报道,在特斯拉官网上,目前预定Model Y L,显示的预计交付 ...
芯原股份:拟收购芯来智融97.007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股票复牌
华尔街见闻· 2025-09-11 18:14
交易方案概述 - 芯原股份拟收购芯来智融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97.0070%股权 [1] - 交易对方包括芯来共创、胡振波、芯来合创等31名主体 [1] - 采用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方式 同时募集配套资金 [1] - 发行价格为106.66元/股 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80% [1] 标的公司情况 - 芯来科技成立于2018年 是中国首批RISC-V CPU IP提供商之一 [2] - 主营业务为半导体RISC-V IP设计、授权及相关服务 [2] - 全球授权客户超300家 2024年CPU IP业务收入在中国RISC-V IP企业中位居前列 [2] - 2023年7月成为全球首家通过ISO 26262 ASIL-D级别汽车功能安全认证的RISC-V CPU IP公司 [2] 股份锁定安排 - 交易对方所获股份一般锁定期为12个月 [3] - 持股时间不足12个月的股东锁定期延长至36个月 [3] - 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可享受6个月锁定期优惠 [3] 募集配套资金 - 募集金额不超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100% [4] - 发行股数不超过交易后总股本的30% [4] - 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 [4] - 资金用于支付现金对价、中介费用、交易税费及补充流动资金 [4] - 配套资金锁定期为6个月 [4] 协同效应分析 - 业务协同:完善核心处理器IP+CPU IP全栈式异构计算版图 强化AI ASIC设计能力 [5] - 客户协同:芯原2025年上半年芯片设计业务收入中AI算力相关占比约52% 与标的公司RISC-V技术形成互补 [5] - 技术协同:RISC-V架构为AI计算提供模块化指令集与可扩展性优势 [5]
Jim Keller最新演讲:要颠覆AI芯片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11 09:47
公司战略与使命 - 公司致力于通过开放源码RISC-V架构开发新型AI处理器 利用普通DRAM和以太网构建高性能AI系统 实现技术普及化[2] - 公司使命是创造更便宜、更快、更开放的新型架构 以应对AI领域对"千兆瓦"和"兆位元组"级别产品的需求[6] - 采用全面开放原始码策略 包括模型、编译器、快速操作器、运行时环境等软件堆叠 确保硬件内部运作完全透明[7] 产品与技术布局 - 采用台积电6奈米制程的Black Hole芯片包含140个张量处理器和RISC-V处理器 支持GDDR6 DRAM和片上SRAM[8] - 单板配置八个Black Hole芯片 四板组成一个盒子 总计32芯片提供1TB DRAM和16TB频宽 所有连接具备冗余设计[8] - 训练电脑系统集成2,000个Black Hole芯片 相当于超过一百万个RISC-V处理器协同运作[8] - 推出可扩展Galaxy box服务器、水冷quiet box及PCI Express卡 Eson TPU已作为IP向客户提供[4] 制造与成本策略 - Black Hole芯片开发成本约8,000万美元 每次AI升级需投入数千万美元开发新芯片[9] - 采用小芯片(chiplets)模组化设计 使CPU、内存控制器和AI组件成为可独立迭代的积木式单元[9] - 发起开放小芯片架构计划 贡献所有相关IP 推出包含必要IP系统的"空芯片"降低客户开发门槛[9] 商业化进展 - AI处理器已出货给LG等多家客户 并被整合至电视芯片中[4] - 提供IP、芯片、系统全栈销售模式 同时提供云端服务供新创公司托管应用[9] - 通过以太网接口实现多芯片互联 九个Galaxy box组成训练单元 支持多单元扩展为大型集群[8][9]
20亿芯片项目打了水漂!
是说芯语· 2025-09-06 16:00
公司破产事件概述 - 浙江清科半导体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3日被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破产清算申请(案号:2025浙0702破37号)[1] - 公司从2022年高调落地到2025年破产清算仅历时两年[1] - 项目曾宣称投资20亿元建设"国产高端芯片产业基地"[1] 技术路线偏差分析 - 公司未采用RISC-V架构被视为重大技术路线失误[2] - RISC-V架构凭借开源、灵活特性在行业内获得广泛应用 新兴芯片企业借此快速切入市场[2] - 传统技术路线导致产品在性能、功耗及兼容性方面落后竞争对手[2] - 物联网芯片应用场景中RISC-V架构更能满足低功耗、低成本需求[2] 资金链断裂原因 - 半导体产业属资金密集型行业 研发、设备采购及市场推广均需大量资金投入[3] - 地方政府补贴缩水 资金缺口超5亿元直接影响企业资金储备[3] - 外部融资中断 经营异常信号导致投资者担忧并中断融资[3] - 2024年出现多起劳动仲裁案件(涉及陈某某、杜某某、邵某某等员工)反映内部劳动用工关系紧张[3] 产品定位与技术路线 - 公司规划以"芯片+物联网"为核心发展路径[3] - 重点打造轻量SOC异构芯片产品[3] - 行业专家认为SOC异构可采用RISC-V架构 该结合正成为行业探索方向[4] - RISC-V架构具模块化、可扩展特性 能适配SOC异构设计需求[4] - 已有物联网、边缘计算领域SOC异构芯片采用RISC-V架构处理器内核[4] - RISC-V开源特性可实现定制化设计 降低研发成本并跟上技术迭代速度[4] 潜在技术替代方案 - 采用RISC-V架构本可为公司产品在市场中赢得更多机会[5] - RISC-V架构允许根据应用场景裁剪指令集 设计符合特定功能的处理器内核[4] - 轻量SOC异构芯片可集成RISC-V通用处理器内核与专用硬件加速器 实现性能、功耗和成本的最优平衡[4]
RISC-V厂商蓝芯算力宣布再获亿元级新一轮融资
证券时报网· 2025-09-03 18:20
近日,蓝芯算力宣布完成亿元级新一轮融资,由图灵资管、念青资本、复琢资本和上市公司创力集团 (603012)共同参与。此前,蓝芯算力已在上半年快速完成两轮数亿元融资,由深创投和南山战新投领 投,金沙江联合、银杏谷资本、投控东海,上市公司高伟达(300465)等多家机构跟投以及老股东联想 创投持续加码。 据悉,蓝芯算力的芯片即将回片,作为今年国内首家回片的RISC-V服务器CPU厂商,蓝芯算力已跑在 第一梯队。同时,蓝芯算力数亿元的下一轮融资也将于近期交割。 相关资料显示,蓝芯算力是一家聚焦于RISC-V+AI架构高性能服务器CPU研发与设计的创新型科技企 业,总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并在北京、上海、香港设有分支机构及研发中心。公司全系列计算芯片产 品可为电信运营商、金融行业客户、云服务提供商以及各类企业提供通用算力服务器CPU或融合AI算力 异构处理器解决方案。 图灵资管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RISC-V架构的开放性和模块化特性,正驱动全球高性能计算生态的变 革,已成为突破传统架构垄断的关键路径。"看好蓝芯算力在RISC-V服务器CPU上的技术突破,其产品 与我们在GPU领域的被投企业形成强互补性。我们将积极推动资 ...
中科蓝讯20250829
2025-09-01 00:2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4.4亿元 同比增长3.83% 环比增长21% 净利润8600万元 同比增长8.13% 环比增长92.10% 净利率接近20% 环比增加7.18个百分点 扣非净利润7400万元 同比增长16.31% 环比增长101%[1][4] * 2025年上半年营收8.1亿元 同比增长2.63% 净利润1.3亿元 同比下降2.61% 扣非净利润1.1亿元 同比增长1.14%[2]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22.92% 同比提升0.91个百分点 净利率16.15% 与去年基本持平[2] * 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22.98% 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 但环比改善0.12个百分点[4] * 研发费用达到7500万元 同比增加17.49%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保持相对稳定[2] * 公司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3][24] 产品结构与销售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蓝牙耳机类产品占总销售收入60% 蓝牙音箱占18% 智能穿戴设备占比接近8% 同比增长40% 数字音频占比约5-6% 无线麦克风占3-4% 语音识别和玩具语音及AIoT产品合计占4-5%[1][5] * 高端产品系列(包括新款BT897X BT891X芯片及骁龙系列)销售收入占总收入14% 这些产品毛利率维持在30%-40%之间[1][6] * 各类产品毛利率均有所提高 蓝牙耳机从去年18%左右提升至接近20% 音箱和智能穿戴设备均达到30%毛利水平[7] * 自2024年起公司智能手表实现了100%的翻倍增长 2025年上半年继续保持40%的同比增速[20] 新产品与技术进展 * 新款BT897X和BT891X芯片已于6月份开始小批量出货 这些芯片采用22纳米工艺[1][6][9] * 计划2025年9月推出采用旭龙三代最高端896芯片的AI眼镜方案 支持实时对话 翻译和语音识别功能 像素约为七八百万 终端售价较为亲民[1][10][17] * 推出针对智能玩具市场的WiFi和蓝牙一体化AI芯片AB6003G 预计9月份将有搭载该芯片的AI智能音箱和AI玩具上市[9] * 公司全系采用RISC-V架构 与ARM相比具有成本及可优化优势 更适用于IoT场景[3][22] * 在视频产品线方面计划外挂其他公司的ISP芯片 结合自家的BT896芯片实现更多功能[17] * NPU算力方面 迅龙三代芯片中的NPU单元已显著提升处理速度 公司正在规划通过双核DSP来满足更高算力要求的高端芯片[16] * WiFi产品线目前主要集中于WiFi 4技术 并计划向WiFi 6升级 结合音频 视频及AI应用场景开发相关产品 重点是智能音箱市场[12][13] 市场环境与战略布局 * 上半年业绩增速放缓主要受全球消费电子市场淡季及全球消费环境不佳影响 包括美国关税政策和中东战争等因素 公司80%以上业务面向全球市场[8] * 下半年将进入全球消费旺季 配合新品发布 通过丰富渠道将新品推向全球市场[1][8] * 智能玩具市场近年来迅速增长 传统玩具升级为强调互动和陪伴功能的智能玩具 通常需要连接Wi-Fi以实现交互 未来端侧应用发展速度预计会非常快[14] * AI技术在端侧设备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智能音箱和智能玩具等领域 耳机和手表等可穿戴设备也因AI需求而发生形态上的变化[15] * 可穿戴设备市场形态多样化发展 包括入耳式 半入耳式 骨夹式和挂耳式等不同设计 公司已引领OWS耳机市场 并不断改进舒适度 降噪效果 音质音效及功耗[18] * 未来一到两年将重点发展包括耳机和手表在内的可穿戴设备 同时探索新的形态和需求变化[19] * 公司拥有十条产品线 包括蓝牙音箱 玩具语音 WiFi芯片支持下的智能音箱和玩具以及AIoT等领域 未来将继续围绕现有产品线拓展终端应用[21] * 无线麦克风处于风靡全球的态势 公司认为这一品类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21] 投资与并购策略 * 投资国内GPU公司摩尔木西和沐曦科技 分别占股约0.5%和0.23% 未来计划探索合作机会 并有望通过其上市获得投资收益[3][25] * 未来将在产业上下游寻找优质团队进行并购 以引进先进技术和优秀团队 提升业绩增长潜力[27] 毛利率展望 * 随着三四季度高端产品逐渐上市 其较高的毛利水平预计会改善整体毛利率 但由于下半年促销活动 公司可能会对部分产品进行价格调整 总体预计毛利率将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趋势[3][23]
芯原股份变身:从半导体IP第一股到AI ASIC龙头
中国经营报· 2025-08-30 19:44
公司股价与交易动态 - 股东以105.21元/股价格转让5%股份 较当日收盘价157.90元折让约33.37% [1] - 公司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芯来智融股权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 股票自8月29日起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1] - 近期股价表现亮眼 8月21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涨幅偏离值超30% [1] 业务表现与订单情况 - 第二季度ASIC设计业务新签订单超7亿元 环比增长超700% 同比增长超350% [3] - 量产业务新签订单近4亿元 [3] - 2025年1-6月新签订单总额16.56亿元 同比增长38.33% 其中芯片设计业务订单7.84亿元同比增长141.32% 量产业务订单6.65亿元同比增长39.60% [5] - 第二季度新签订单11.82亿元 环比增长近150% [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74亿元 同比增长4.5% [4] - 归母净利润亏损3.2亿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2.85亿元有所扩大 [4] - 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3.58亿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3.04亿元扩大 [4]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5.84亿元 同比下降4.8% [4] - IP授权使用费收入上半年2.81亿元同比增长8.2% 第二季度1.87亿元环比增长99.63%同比增长16.97% [4] 技术优势与产业地位 - 拥有5nm FinFET系统级芯片一次流片成功经验 多个5nm/4nm项目正在执行 [3] - 14nm及以下工艺节点收入占比63.15% AI算力相关芯片设计业务收入占比约52% [4] - 用于高性能Transformer推理的NPU芯原VIP9000支持FP8技术 [2] - 在Chiplet小芯片技术和RISC-V架构等前沿技术领域具备优势 [6] 研发投入情况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5.69亿元 同比增长30.25% 占营业收入比重61.03% [5] - 2024年研发投入12.47亿元 同比增长31.68% 研发投入强度达营收53.7% [5] 战略布局与发展前景 - 筹划收购国内知名RISC-V CPU IP公司芯来智融 [1][7] - 芯来智融拥有超过300家国内外授权客户 产品覆盖32位到64位CPU IP 累计出货量达数亿颗 [7] - RISC-V架构正加速向PC、服务器、汽车、AI等高性能应用领域突破 [7] - 公司被誉为"AI ASIC龙头企业" 在GPU、NPU领域有良好布局 [3][9]
乐鑫科技: 乐鑫科技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9:12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达到12.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35%,主要受益于下游行业数字化与智能化渗透率提升以及新增客户放量 [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29%,主要由于营收增长、毛利率提升及费用控制 [3][4] - 综合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加2.00个百分点,销售综合毛利为5.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65%,主要因销售结构变动及采购规模效应 [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4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净流出0.26亿元人民币,主要因销售收款增长及采购支付控制 [3][6] - 基本每股收益为1.6868元,同比增长30.3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增加3.39个百分点至11.30% [3][7] 研发与创新投入 - 研发费用投入2.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66%,研发人员数量达458人,较上年增长13.49% [6][31] - 累计获得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210项,其中发明专利101项,报告期内新申请境内发明专利10项,获得批准3项 [30] - 股份支付费用总额为0.19亿元人民币,剔除该影响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0亿元人民币 [6][9] 产品与技术进展 - 产品矩阵覆盖AIoT SoC,包括Wi-Fi、蓝牙、Thread/Zigbee等无线通信技术,并强化边缘AI功能 [15][16] - 首款支持Wi-Fi 6E的无线通信芯片已完成工程样片测试,计划2025年下半年量产,进军高速数传市场 [20] - 基于RISC-V架构的自研处理器产品线实现高增长,相关产品节省处理器特许权使用费支出 [6][28] - 智能AI开发套件EchoEar(喵伴)提供端到端开发能力,支持情绪识别、离线语音唤醒及智能家居控制 [15] 行业与市场地位 -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3,460亿美元,同比增长18.9%,主要受益于数据中心需求及AI边缘应用兴起 [9] - 在Wi-Fi MCU细分市场中出货量全球第一,在大Wi-Fi市场位居全球第五,仅次于MediaTek、Qualcomm等厂商 [12] - 物联网市场预计2025年规模达10,590亿美元,2025-2029年复合增长率10.17%,智能家居市场2025年预计达1,622.7亿美元 [11][12] - SoC市场至2032年规模预计达2,698.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9.4%,边缘AI和物联网设备复合年增长率可达12.4% [10] 业务拓展与生态建设 - 收购明栈信息科技(M5Stack)多数股权,其产品组合包括300多个SKU,主要销往工业、教育和开发者市场,协同强化开发者生态 [20][21] - 采用B2D2B商业模式,通过开发者生态获取商业机会,网络平台可搜索到超过200本关于公司产品的学习书籍,涵盖10余国语言 [22][23] - 产品下游应用市场呈现多样性,涵盖智能家居、工业控制、教育、文旅等领域,非智能家居领域增速更高 [5][21] 经营模式与成本结构 - 采用Fabless模式,专注于集成电路研发和销售,生产制造由晶圆制造及封装测试企业代工完成 [22] - 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经销客户为获得官方授权的经销商和电子元器件网络分销平台 [22] - 汇率波动对整体影响有限,因境内客户人民币定价,境外客户美元定价,成本结构混杂双币种 [5]
芯原收购芯来,今天开始停牌!
是说芯语· 2025-08-29 07:03
交易概况 - 公司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芯来智融股权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 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 核心条款尚未确定 股票自2025年8月29日起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1] - 交易采用发行股份加现金支付的组合方式 参考公司2025年已完成多笔千万元级以上现金交易 显示并购整合成熟经验 [4] 标的公司情况 - 芯来智融成立于2018年 是国内RISC-V领域领军企业 专注于RISC-V CPU IP及平台方案研发 累计服务超过300家国内外授权客户 [6] - 产品包括面向边缘计算与IoT的32位N/U系列 适用于数据中心的64位NX/UX系列 以及针对安全支付 汽车电子和AI计算的NS/NA/NI专用系列 [6] 收购方业务优势 - 公司IP营收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七 中国第一 IP种类排名全球前二 拥有6大类处理器IP及1600多个数模混合IP和射频IP [6] - 在汽车电子领域耕耘十余年 内置GPU IP的汽车已达数千万辆 NPU IP获得82家客户采用并出货超1亿颗 在ADAS和自动驾驶领域形成技术壁垒 [6] 战略协同效应 - 芯来智融RISC-V CPU IP与公司GPU NPU形成互补 共同构建通用计算加专用加速的异构计算平台 [7] - 芯来NA系列产品可与公司已获ISO 26262认证的车规级设计流程无缝衔接 NACC Micro-NPU产品支持最高4TOPS算力将强化端侧AI竞争力 [7] - 公司2025年战略聚焦汽车智驾系统 智慧可穿戴设备和AI计算三大市场 RISC-V架构被视为突破异构计算瓶颈的关键技术路径 [7] 市场前景 - 到2030年基于RISC-V的AI SoC市场规模将超过42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49.2% 成为半导体产业增长新引擎 [7] - 在智慧可穿戴设备领域 公司低功耗IP组合与芯来32位架构形成技术互补 共同服务超20家智能手表芯片企业 [9] 历史交易参考 - 公司2021年曾以5400万元现金完成芯思原微电子相关资产收购 本次交易或将延续强化IP矩阵的战略逻辑 [4]
芯原股份20250825
2025-08-25 17:13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公司为芯原股份(新元股份) 公司为半导体IP授权与芯片定制服务企业 业务覆盖AI ASIC、自动驾驶芯片、云计算芯片等领域[1][2][40] * 公司在全球半导体IP市场排名第八 视频IP领域全球第一 拥有超过1600项模拟和射频IP[4][20] **核心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50% 订单总额达20亿元 连续7个季度创新高 其中一站式服务订单占比超90%[2][13]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5.84亿元 环比增长5% 同比增长近50% 二季度末在手订单创新高达30.25亿元[3] * 过去一年新签订单总额11.82亿元 单季环比增长150%[2][15] * 2025年上半年量产业务收入超4亿元 同比增长24% 二季度收入2.6亿元 环比增长79% 同比增长11%[2][17] * 上半年设计服务收入2.32亿元 其中AI算力相关收入占比52%[2][16] * 上半年综合毛利率43.32% 公司整体未盈利但亏损幅度收窄54.84%[2][19] **技术与产品进展** * AI ASIC业务突出 拥有91家客户 140多款芯片 累计出货超2亿颗 开发了5纳米自动驾驶芯片 其AI算力为英伟达Orin的两倍[3][4][23] * IP业务显著增长 数字IP中GPU、MPU、VPU合计占据75%份额 14纳米及以下先进工艺收入占比63.1% 28纳米及以下占比89%[2][15][16] * 拥有六大RISC-V处理器 已有20多个客户采用23款RISC-V芯片[6] * 积极布局Chiplet技术 以降低成本并满足不同汽车车型的需求[30][31][32] **客户与市场** * 客户结构分散 系统公司、互联网公司、云服务公司及车企直接定制业务占比达35.66%[2][18] * 2025年上半年新增客户450家 其中一站式服务客户340家[2][18] * 境外销售比例从2024年的37%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1%[10] **人才与研发** * 公司员工总数超2000人 其中89%为研发人员 88%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历[10] * 2025年校招录取者98%来自985/211高校 近三年新员工已申请71项专利 上半年主动离职率仅1.8%[4][7][37] * 研发人员98%在国内 仅2%在美国[10] **战略与未来展望** * 未来发展方向聚焦AI、自动驾驶及云计算等前沿领域[4][8][40] * 预测AR眼镜将在2025年爆发并积极参与 认为智能眼镜的理想特征是重量30克以下、续航8小时以上且价格2000元人民币以下[5][26][27] * 预测基础大模型数量将减少至10个以内 并可能提前实现 强调端侧推理卡和微调卡的重要性将超过训练卡[24] * 认为未来是算力牛市 由新质生产力驱动 将持续较长时间[39]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完成一次定增 募集资金18.07亿元 发行价72.68元[3] * 公司无库存压力 拥有112个正在出货的产品和45个待量产产品[17] * 公司与谷歌合作五年 共同开发小型机器学习模型用于可穿戴设备[28] * 上海市政府积极推动RISC-V发展 成立产业联盟并举办推广活动[34] * 公司7月在沪主办RISC-V中国峰会 为期三天 超8000人参加 设置120多个分论坛[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