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ISC-V
icon
搜索文档
国际AI+IoT生态发展大会(2):RISC-V借生态协同与AI融合驶入规模突破周期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28 22: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第六届)国际AI+IoT生态发展大会推动AI与物联网深度融合,加速AIoT技术在多场景规模化落地,RISC - V成为技术创新核心,有望成为AIoT时代“开源架构革命”核心引擎 [1][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大会整体情况 - 7月24日在深圳举办的2025(第六届)国际AI+IoT生态发展大会以“智联万物,赋能未来”为主题,聚焦技术痛点,推动AI与物联网深度融合,释放多领域产业化信号,加速AIoT技术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场景规模化落地 [1][11] 多模态交互技术亮点 - 艾迈斯欧司朗展示生物仿真触觉反馈智能终端,实现0.01N级力度感知,应用于医疗康复设备精准触觉训练 [2][12] - 恩智浦推出融合视觉识别与语音交互的家庭自动化系统,在海尔智家三翼鸟生态实现“用户行为预判式服务”,使家庭能源消耗降低18% [2][12] - 泰凌微电子低功耗蓝牙芯片凭借多模态数据融合技术,在可穿戴设备实现心率、体温、运动状态实时监测 [2][12] 2025 MCU及嵌入式技术论坛亮点 - 兆易创新发布的GD32H7系列MCU集成NPU,支持700亿参数大模型的边缘推理,能效比达8TOPS/W,满足智能安防摄像头实时目标识别需求 [2][13] - 极海半导体的APM32E4系列芯片采用40nm工艺,功耗较上一代降低40%,用于智能电表异常数据实时分析 [2][13] - 上海贝岭的BLDC电机驱动芯片通过数字锁相环技术实现±0.5%的速度控制精度,适配扫地机器人、工业机械臂等场景 [2][13] 智能家居领域亮点 - 海尔智家三翼鸟团队演示基于多模态交互的家居设备协同系统,实现“无感化服务”,使家庭生活效率提升30% [3][14] - 美时龙技术发布车联网融合定位方案,结合UWB与惯性导航技术实现车辆厘米级精准导航,支持自动泊车与充电桩智能调度 [3][14] - 泰凌微电子低功耗蓝牙芯片获“2025年度AIoT创新奖”,为智能门锁、环境监测设备提供稳定连接支持 [3][14] RISC - V相关情况 - RDI联盟构建“三位一体”产业矩阵,技术层整合15 + IP及芯片企业优化算力架构,软件层联合20 + 软件及生态机构突破适配瓶颈,服务层联动5 + 产业服务主体打通链路,目标3年内推动RISC - V在AIoT终端渗透率提升至30% [4] - RISC - V市场规模2025年约1190亿人民币,2030年预计达6530亿人民币,核心驱动力源于“RISC - V+AI”协同效应,推动其在多场景快速渗透 [5][9][16] - RISC - V的AI落地路径包括芯片端推出异构融合架构支持边缘端大模型推理,软件端开发AI模型轻量化部署工具,场景端首批示范应用落地验证商用潜力 [5][6][16]
借势RISC-V与AI浪潮,元石智算打造算力新范式
半导体芯闻· 2025-07-28 18:35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成为推动行业前行的核心动力。与此同 时,RISC-V架构凭借其开源、灵活、可定制等特性,正逐渐崭露头角,为AI算力领域带来全新 变革。 在AI算力需求爆发与RISC-V架构崛起的双重浪潮下,国产服务器系统行业正迎来关键发展机 遇。 武汉元石智算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元石智算")作为国产服务器系统创新的佼佼者,敏锐 洞察这一趋势,凭借对RISC-V与AI融合趋势的精准把握,快速构建起覆盖硬件到软件的全栈产 品矩阵,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7月16日,在备受瞩目的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的现场,元石智算董事长周宇虹接受了半导体 行 业 观 察 的 采 访 , 向 笔 者 深 入 解 读 了 公 司 的 产 品 布 局 、 技 术 逻 辑 与 未 来 规 划 , 积 极 探 索 AI+RISC-V的市场潜能,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解决方案。 部署,凭借跨架构调度和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了不同指令集架构优势的最大化发挥。 全栈自研: 元石智算从硬件到软件协同创新 除了RISMA®跨架构云原生POD外,元石智算产品矩阵还涵 ...
知合计算携“阿基米德”系列破局:RISC-V 高性能时代的中国突围
行业趋势与架构变革 - RISC-V凭借开源、精简、可扩展特性成为AI与万物互联时代重构产业格局的新变量,正在突破高性能计算场景的瓶颈[2] - RISC-V在物联网和嵌入式领域已实现规模化落地,但高性能计算领域性能仍落后ARM与x86主流产品一个身位[2] - RISC-V的"开源基因"与AI时代计算需求高度契合,其"需求导向"特性为AI原生芯片提供无限可能[3] 产品创新与技术突破 - 公司发布首代通推一体CPU产品"阿基米德"系列,包括针对边缘服务器场景的A210芯片[4] - A210芯片采用8核CPU设计,配备12 TOPS(INT8)AI推理算力,创新性采用UCA统一计算架构实现统一内存和算子[6] - 产品通过SoC层面高性能通用计算和AI推理能力的高效融合,相比传统GPU/GPGPU方案具有高性价比优势[6] - 产品针对MoE架构大模型特点优化,采用DDR内存方案解决传统HBM方案成本高、容量受限问题[9] - A210芯片已完成回片和内部测试,即将提供样片测试申请并推进商业化落地[10] 技术生态与商业化路径 - 公司构建了"芯片架构-软件算法-生态协同"的全链条创新体系[11] - 公司聚焦对软件生态依赖度较低的领域突破,已完成对满血版DeepSeek等模型的适配[13] - 公司CPU核已实现对RISC-V系统平台规范关键子项的高支持率,SoC和软件栈原生兼容数十个平台规范[13] - 公司与多家一线云厂商协作,在IP层面深度联动构建"硬件-软件-应用"协同网络[13] 行业前景与竞争格局 - RISC-V有望在未来5-10年内实现与x86、ARM"三分天下"的格局[14] - 国内厂商需要通过抱团取暖提升国际标准话语权,加速RISC-V从概念验证走向规模商用[14] - RISC-V正从物联网领域向高性能计算领域拓展,展现中国芯片产业从跟随到引领的转变[14]
芯江湖•浙大派:一支"严门"子弟的CPU风云录
半导体芯闻· 2025-07-24 18:21
RISC-V行业格局 - 全球三大RISC-V峰会之一在上海张江举办 显示中国在该领域的重要地位 [3] - 行业领袖Jim Keller预测未来五年RISC-V发展速度将超过过去十年 [5] - RISC-V生态已形成完整产业链 包括IP核设计、芯片研发和应用落地等多个环节 [47][53] 中天微发展历程 - 2001年由严晓浪教授创立 定位"中华芯 天下行" 专注嵌入式CPU研发 [14][15] - 2003年整合浙江大学双院资源 突破产教壁垒 开发C-Core系列产品 [17][19] - 2015年引入阿里巴巴战略投资 2018年被阿里全资收购成为平头哥前身 [32] 平头哥技术突破 - 基于中天微技术积累 推出玄铁系列处理器 累计出货达30亿颗 [34] - 由Intel资深专家戚肖宁领导 实现从嵌入式向高性能计算领域拓展 [26][32] - 完成安卓系统适配 推动RISC-V在移动计算领域应用 [41] 新兴企业动态 - 知合计算聚焦RISC-V架构AI智算CPU 推出"通推一体"创新方案 [43] - 芯来科技突破车规ASIL-D认证 客户覆盖300余家厂商 [50][53] - 进迭时空K1芯片量产10万颗 创RISC-V高算力芯片最快量产记录 [55] 人才与技术传承 - 浙江大学严晓浪教授培养大批芯片人才 形成"严门"产业生态 [58] - 技术传承路径清晰 从中天微到平头哥再到多家创业公司 [40][55] - 产学研结合紧密 学术成果快速转化为商业产品 [19][41]
一颗GPU,叫板英伟达
半导体芯闻· 2025-07-23 17:59
GPU行业格局与Bolt Graphics的定位 - GPU市场长期由英伟达、AMD、英特尔主导,英伟达凭借生态和技术积累占据高端游戏与专业图形市场[1] - 初创公司Bolt Graphics推出Zeus GPU,专注于路径追踪技术,试图从不同维度重新定义GPU未来[1] - Zeus GPU放弃传统光栅化图形流水线,从芯片底层定制路径追踪算力通道[5] 路径追踪技术发展 - 实时光线追踪(RT)在过去十年推动游戏画质提升,但本质仍是对可见线路的近似[2] - 路径追踪通过精确采样所有光线路径,实现无噪点结果和物理精确渲染,但计算量是传统GPU的十数倍至百倍[2] - 路径追踪理论源于1986年Jim Kajiya的《渲染方程》,1997年Eric Veach的研究推动其实际应用[3][4] - 迪士尼、皮克斯等机构依赖CPU农场实现4K 60 FPS路径追踪渲染,单帧渲染时间达上千小时[5] Zeus GPU产品细节 - Zeus系列包括1c(120W TDP)、2c(双芯粒)、4c(数据中心版,500W TDP)三个版本[6][7] - 1c版本路径追踪性能达77亿射线/秒,2c版本性能翻倍,4c版本支持2TB DDR5 + 256GB LPDDR5X内存[6][7] - 内存架构采用LPDDR5X(带宽)+DDR5(容量),4c版本总内存达2.25TB,远超消费级显卡[10] - 在4K路径追踪场景下,Zeus效能比英伟达RTX 5090高10倍,功耗仅为1/10[10] - Zeus在FP64计算上单芯版比5090快3倍,双芯版快6倍,电磁波模拟性能号称达Blackwell GPU的300倍[11][12] 技术优势与生态策略 - Zeus基于开源RISC-V标量+向量扩展RVV 1.0,打造开放定制生态平台[14] - 开发专属路径追踪引擎Glow Stick,兼容Blender、Maya等主流渲染工具[15] - 计划推出Apollo电磁仿真器,结合HPC和渲染功能[16] - 已与Unreal、Unity等引擎集成商及渲染农场管理软件展开合作[16] 商业化挑战与前景 - Bolt计划2025 Q3交付首批开发套件,2026年底进入量产,目前仅有模拟器环境[17] - 需克服量产延误、成本超预期、软件生态构建等挑战[17] - 早期访问计划(EAP)已吸引视觉特效艺术家和研究机构参与测试[18] - 潜在应用场景包括专业工作站、数据中心租赁、未来消费级游戏市场[7][8] - 若成功,Zeus可能重新定义游戏图形上限并开启"路径追踪+物理耦合"跨领域市场[18]
软件ETF(515230)涨超1.3%,RISC-V产业活力与AI算力发展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3 14:00
RISC-V行业与AI发展 - 2024年中国贡献全球超半数RISC-V出货量 在高性能计算、AI、汽车电子等领域突破显著 [1] - 上海持续完善RISC-V产业链 推动标准体系与开源平台建设 企业端技术落地加速 [1] - 全球RISC-V应用向多领域延伸 预计2031年出货量超200亿颗 [1] - 英伟达H20恢复对华出口将缓解其因出口限制导致的损失 并支撑国内AI算力产业链发展 [1] - 全球首个AI智能体安全测试标准AI STR系列发布 填补行业空白 为AI智能体生态发展筑牢安全根基 国内AI发展落地有望持续加速 [1] 软件ETF与指数 - 软件ETF(515230)跟踪软件指数(H30202) 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选取A股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反映中国软件行业整体表现 [1] - 软件指数具有显著成长性和技术驱动特征 行业配置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应用与服务领域 [1]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全指软件ETF联接A(012636)和国泰中证全指软件ETF联接C(012637) [1]
RISC-V2025中国峰会关键议题解读(3):多极驱动,中国RISC?V生态“百花齐放”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21 21: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RISC - V产业将稳步突破技术壁垒,构建自主生态,在全球芯片格局中开辟创新引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5] - 中国RISC - V已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未来有望在“未来六年”内占据数据中心等市场三分之一份额,向国际同行发起有力冲击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峰会情况 - 第五届RISC - V中国峰会于2025年7月16日至19日在上海举行,设有主论坛、9大垂直分论坛等,展区约4500平方米,超100家企业和研究机构参展,现场超1000人参会,产业界人士占比约80%,线上直播访问量超50万人次,致力于推动RISC - V架构在中国产业生态深入落地 [1] 中国RISC - V多领域发展情况 - 生态多元分布,2024年中国在教育研究(30%)、无线应用(12%)、通用控制(21%)和计算(20%)领域贡献最大,覆盖多细分生态,峰会九大分论坛验证其多领域推进、生态结构多样化 [2] 高性能CPU情况 - 阿里达摩院“玄铁C930”应用于服务器场景,SPEC int 2006达15/GHz,有双引擎并开放DSA扩展接口,将通用计算与AI加速原生融合,迈入高端芯片设计阵营 [2] - 开源芯片研究院“香山”处理器,南湖微架构CPU同频与Cortex - A76看齐,SPEC CPU2006约10.42/GHz;昆明湖V2达15/GHz,优化后可上18.5;V3已在模拟器达20.1,目标单核22分,安全性显著提升,未来半年有望问世 [2] 端侧专用化突围情况 - 奕斯伟计算搭建RISAA平台,覆盖32 - bit MCU到64 - bit应用级内核,横跨多个细分,已落地50 + 产品 [3] - 沁恒微电子聚焦MCU端侧场景,青稞全栈MCU与接口芯片齐发,产品线成熟,销量过亿,市场验证坚实 [3] IP核输出情况 - 芯来科技推出首个通过ISO26262 ASIL - B/D认证的汽车级RISC - V CPU IP NA900,已搭载东风汽车车型,同时发布高性能IP UX1030H,符合RVA23规范,强化生态兼容性与算力能力 [3] - 台湾晶心Andes的RISC - V IP与工具链占据全球领先,并在峰会围绕生态与高性能方向积极亮相 [3] 国家级推动情况 - 峰会三地轮动(北京→杭州→上海),凸显国家对RISC - V生态发展的正向推动,RISC - V国际CEO认可中国在全球生态布局的重要性,赞誉中国在高性能AI IP、教育、开源项目能力上与全球同步 [3] 未来发展趋势 - 中高端突围清晰,高性能AI/服务器芯片未来1 - 2年内有望从测试性能到量产落地 [5] - 端侧竞争优势明显,MCU等场景持续扩张,厂商形成差异化坚实壁垒 [5] - IP授权生态价值凸显,安全汽车等级、AI加速等IP被广泛采纳 [5] - 国际生态协同增强,峰会多边合作与国际分享加强,为国内创新品牌走向全球提供桥梁 [5]
红宝书20250717
2025-07-19 22:0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扇出封装、RISC-V、微短剧、脑机接口、AI 医疗、机器人、药物研发、电子设备制造、旅游、航空、电力储能、无人机、飞行汽车、视频创作、金融科技、半导体、光学加工等 [2][4][6][8][10][16][19] - **公司**:通富微电、兴森科技、长电科技、甬矽电子、曼恩斯特、三佳科技、华海诚科、翱捷科技、全志科技、乐鑫科技、阿里 RISC-V、芯原股份、北京君正、华大九天、晶晨股份、安路科技、复旦微电、飞利信、中科软、华润微、兆易创新、好上好、亿通科技、富瀚微、固高科技、天威视讯、欢瑞世纪、掌阅科技、中文在线、引力传媒、思美传媒、安妮股份、奥飞娱乐、华策影视、横店影视、岩山科技、三博脑科、翔宇医疗、熵基科技、诚益通、狄耐克、南京熊猫、荣泰健康、东方中科、创新医疗、倍益康、RECURSION、满坤科技、凯撒旅业、延华智能、建设工业、金现代、双鹭药业、南山智尚、万里扬、绿能慧充、华曙高科、中一科技、万兴科技、天阳科技、深科技、拓荆科技、华是科技、华辰装备等 [3][5][7][9][11][13][15][16][19]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扇出封装行业** - **核心观点**:台积电全力推进 CoWoS 技术,扇出封装市场前景广阔 [2] - **论据**:2025 年 7 月 17 日台积电称全力推进 CoWoS 技术,美股盘前上涨 4%,预计第三季度销售额 318 - 331 亿美元超市场预估;2026 年全球市场超 100 亿美元,中国增速领跑 71%,AI 芯片与 HBM 是核心驱动力 [2] 2. **RISC-V 行业** - **核心观点**:产业峰会召开,高性能计算产品加速产业落地 [4] - **论据**:2025 年 7 月 17 日第五届 RISC - V 中国峰会举办;英伟达推进 CUDA 向 RISC - V 架构移植,探索系列 CPU、GPU 组件;达摩院玄铁团队称 RISC - V 高性能计算产品走向产业落地 [4][5] 3. **微短剧行业** - **核心观点**:深圳市发布政策支持,市场规模增长迅速 [6] - **论据**:深圳市实施相关措施和操作规程,对优秀作品最高资助 200 万元;2024 年国内微短剧市场规模 504 亿,网民使用率近 60%,预计 2025 年达 686 亿,增速 36%,海外 2025Q1 全球短剧总内购收入 6.94 亿美元,环比 + 26%,同比 + 400% [6] 4. **脑机接口行业** - **核心观点**:科研成果进入临床试验,市场规模大且商业化有进展 [8] - **论据**:科研成果可让失语患者通过脑机接口表达中文;麦肯锡预测 2030 年全球脑机接口医疗应用市场规模达 400 亿美元,2040 年达 1450 亿美元;湖北省医保局发布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 [8] 5. **AI 医疗行业** - **核心观点**:行业高景气,投融资火热 [10] - **论据**:2025 年 6 月全球 AI 医疗投融资火热,RECURSION 开源生物分子模型运行速度比当前标准基准快 1000 倍 [10] 6. **其他公司业务亮点** - **满坤科技**:受英伟达 H20 芯片解禁影响,AI 硬件股爆发,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有相关产品完成研发和样板制作 [11][12] - **凯撒旅业**:国常会提出提振消费,暑期旅游消费规模预计达 1.8 万亿元,公司暑期邮轮线路预订率超 85%,且持有易生支付股权 [13] - **延华智能**:网传工信部要求 app 适配鸿蒙系统,公司子公司布局机器人,智慧医疗业务占比 46% [14][15] - **建设工业**:受阅兵和市场需求影响,军用机器人落地加速,公司有相关研发和产品展出 [16] - **金现代**:众多政务应用适配鸿蒙,公司产品完成鸿蒙适配,有低代码开发和 AI 智能体业务 [16][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各公司在研或新业务进展**:双鹭药业有多个重点创新药在研;南山智尚手部腱绳产品获海外订单并切入新领域;万里扬成立机器人项目公司且高温提升储能电站收入;绿能慧充子公司与中国邮政合作参展并中标项目;华曙高科为飞行汽车配套 3D 打印结构件;中一科技高频高速铜箔产品已生产销售;万兴科技将上线移动端 AIGC 视频创作工具;天阳科技推出“稳定币充值信用卡”功能;深科技存储半导体板块扩产,子公司可能是长鑫存储最大委外封测供应商;拓荆科技 Q2 扣非净利润预计大幅扭亏,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52% - 58%;华是科技推进无人机水上执法应用;华辰装备超精密曲面磨床交付验证,与福立旺合作推进,产品可应用于机器人领域 [19][20][21][22] 2. **行业相关政策和事件驱动**:2025 年 9 月 3 日我国将举行抗战胜利 80 周年大会检阅部队;网传工信部要求 app 在 2025 年 9 月 30 日前完成鸿蒙 100%适配功能,2026 年 1 月起三版齐发 [14][16]
RISC-V国际基金会CEO:2031年RISC-V架构处理器市场渗透率将达25.7%
证券时报网· 2025-07-18 21:34
RISC-V行业发展趋势 - RISC-V作为开放的行业标准,无需授权费即可全球使用,促进技术创新[1] - 预计到2031年RISC-V架构处理器出货量突破200亿颗,市场渗透率达25.7%[1] - 消费电子(39%)、计算机(33%)、汽车(31%)、数据中心(28%)将成为主要应用领域[1] 垂直领域应用进展 汽车领域 - 英飞凌发布基于RISC-V的微控制器技术[2] - 芯来科技推出首款通过ISO26262 ASIL-B/D认证的RISC-V CPU IP NA900[2] - RISC-V国际基金会成立汽车特别兴趣小组[2] 数据中心与AI - Rivos与Canonical合作提供可扩展解决方案[2] - 进迭时空研发针对AI应用的服务器CPU芯片V100[2] - 英伟达2024年基于RISC-V的GPU出货量超10亿颗[2] 太空领域 - Microchip发布64位HPSC微处理器系列用于太空计算[2] - ESA和NASA均在太空计算中采用RISC-V[2] - RISC-V因安全性和可靠性优势成立太空特别兴趣小组[2] 高性能计算与生态建设 - 欧洲HPC项目包括巴塞罗那超级计算中心、OpenShip和"香山"项目[3] - 发布RVA23配置规范文件,集成Hypervisor和向量计算功能[3] - 中国会员在技术工作组中担任领导角色,推动全球生态发展[3]
重构DSA开发范式丨隼瞻科技重磅发布DSA处理器敏捷开发平台“ArchitStudio”与 “智翼” 系列端侧AI融合解决方案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18 08:57
核心观点 - 隼瞻科技在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上发布两款革新性产品:DSA处理器敏捷开发平台ArchitStudio和"智翼"系列端侧AI融合解决方案,旨在推动DSA处理器设计模式与智能终端算力边界的双重革新[1] - ArchitStudio平台通过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设计流程,将传统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DSA处理器开发周期缩短至数周,显著提升效率[3][8] - "智翼"解决方案基于RISC-V DSA架构,结合NPU模块和ArchitStudio平台,实现端侧AI应用的高效定制化处理[12][14] DSA处理器敏捷开发平台ArchitStudio - 行业痛点:传统DSA处理器设计面临技术门槛高、项目复杂度指数级增长、设计指标难以早期评估等问题,严重阻碍创新落地[3] - 平台功能: - Archit Analyzer:提供分析引擎与Profiling性能统计工具,精准定位自定义指令集,优化PPA指标[4] - Archit Compiler:采用RISCAL架构描述语言,实现所见即所得的代码及组件生成,赋能架构师从全局角度解决问题[6] - 全流程"一键式"自动化生成引擎:包含RTL源代码、验证环境、编译器、软件工具链等,大幅缩短开发周期[8] - 平台优势: - 极致的DSA性能提升,大幅降低设计门槛,显著缩短开发周期[11] - 自动化流程减少人为错误,统一中间表示确保各环节一致性[11] - 基于RISC-V指令集,确保处理器的灵活性和生态兼容性[11] 端侧AI融合解决方案"智翼" - 行业挑战:端侧AI应用面临实时响应、能耗控制、数据隐私与成本优化的多重挑战,传统方案在算力天花板、高功耗弊端及定制化适配方面渐显乏力[12] - 解决方案: - 基于RISC-V DSA架构,结合ArchitStudio平台和NPU模块,实现三位一体的DSA架构[14] - 提供强大且高效的标量基础、面向领域的矢量加速以及高弹性可配置的NPU矩阵计算单元[14] - 一键式AI模型部署,实现模型的快速适配与落地[15] - 产品优势: - 高度敏捷开发,彻底革新传统DSA设计流程[19] - 极致能效比,专有架构设计和深度优化保障极低面积与功耗[19] - 深度场景定制,精准匹配客户专有场景与核心算法[19] - 完善工具链与大模型支持,提供完整生态助力快速产品化[19] 公司背景 - 隼瞻科技聚焦DSA处理器设计创新,致力于打造基于DSA的RISC-V技术体系[22]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自主研发的RISC-V处理器核、DSA处理器敏捷开发平台以及可定制NPU模块[22] - 产品精准响应AIOT、DSP、5G网络、汽车电子、人工智能等复杂芯片场景的差异化需求[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