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
搜索文档
 行业洞察 | 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国产化提速 “政策+资本”驱动产业自给率持续提升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1-03 18:51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上海11月3日电(高少华、赵飞音叶、曾晨)近年来中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迈入发展快车道,设计企业总量已超3600家,自主研发的国产芯片在各 个应用领域"百花齐放"。在政策和资本双重驱动下,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迎来战略机遇期。目前,AI正成为推动国产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长三角是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重要聚集区,上市芯片企业则呈现出较强的龙头效应。 国产化浪潮下中国芯加速崛起 市占率不断攀升 半导体作为现代制造业的基石,其战略地位渗透至全球产业体系。集成电路是半导体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比超过80%,广泛应用于5G通信、计算机、 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物联网等领域,在绝大多数电子设备中扮演重要核心角色。2024年我国芯片进口规模高达3856亿美元,主要集中于中央处理器 (CPU)、图形处理器(GPU)、人工智能(AI)芯片等高性能计算芯片,以及高端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闪存(NAND FLASH)等存储芯片 领域。加速集成电路产业升级,不仅能够构建自主可控的芯片产业链,更有助于我国在人工智能、6G通信等前沿科技领域抢占制高点。 集成电路设计是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之一,其 ...
 以RISC-V为矛,隼瞻科技的攻城之道
 半导体芯闻· 2025-11-02 09:39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最近几年,RISC-V彻底火了。知名分析机构Omdia早前曾预测,到 2030 年,RISC-V 将占据整 个半导体市场的 25%,2030 年芯片出货量将达到 170 亿片。对于一个发展刚过十年的架构来说, 这个成长速度可谓惊人。 凭借拥有深厚经验积累的团队,隼瞻科技也正在成为这条赛道的一个重要玩家。但和我们熟悉的 RISC-V IP或者RISC-V芯片厂商不一样,隼瞻科技正在以期独特的服务模式,为产业提供支持。 " 我 们 是 一 家 以 RISC-V 为 基 础 , 用 'IP + EDA' 组 合 产 品 为 行 业 提 供 处 理 器 整 体 解 决 方 案 的 公 司。"隼瞻科技创始人兼CEO曾轶在日前举办的湾芯展现场告诉半导体行业观察。 DSA,破局之法 熟悉芯片行业的读者都知道,这些所谓的处理器芯片大体来说其实可以分为两类,分别是通用芯片 和专用芯片。我们熟悉的无论是英特尔、AMD、英伟达或者高通的芯片,都是前者。但是,随着 产业的发展、需求的多样化和摩尔定律的放缓,这种通用的做法在一些任务上似乎开始逐渐捉襟见 肘。 在隼瞻科技的发展进程中,团队首先将 ...
 象帝先董事长回顾与展望中国算力芯片的“新十年”
 是说芯语· 2025-10-30 11:34
以下文章来源于腾讯科技 ,作者唐志敏 腾讯科技 . 腾讯新闻旗下腾讯科技官方账号,在这里读懂科技! 【编者按】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启幕。展望下一个五年规划方向、2035远景目标、乃至到本世纪中叶的第二 个百年目标,规划蓝图如何制定,中国经济将呈现何种特色?腾讯科技邀请各领域专家,推出特别策划 《擘画新蓝图·聚焦十五五》系列文章。 文丨 唐志敏 深圳理工大学算力微电子学院院长、象帝先董事长 编辑丨苏扬 过去40年,处理器芯片呈现出"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发展道路:自研-放弃自研-自研。 系统结构的一致性,更能推动架构层面的创新,比如把RISC-V作为统一指令系统,所有 CPU/GPU/xPU都基于RISC-V及其扩展来开发,在扩大规模效应的同时,高效利用研发资 源。 指令集相当于软硬件"连接器",按标准编写软件,即可向硬件发出计算指令。 01 经济规模与生态成本 决定架构的"生与死" 计算机差不多经历了八十多年的历史,早期特点是集中式处理,少数专业人员通过终端设备才 能访问到昂贵的计算资源。 最近5年,越来越多的整机和平台厂商,重新加入自研的"芯片战争",并且显现出一个新趋势 —— 以CPU为中心的同构计算系统,转变 ...
 清华大学 集成电路学院在 MICRO 2025 成功举办“Ventus:基于 RISC-V 的高性能开源 GPGPU”学术教程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0-26 11:16
 项目总览 - 清华大学团队在MICRO 2025会议上成功组织了关于开源GPGPU"乘影"(Ventus)的学术教程[1][15] - 项目基于RISC-V及其向量扩展构建高性能开源通用图形处理器(GPGPU)[1][15] - 项目布局完整,涵盖指令集、硬件架构、编译器、仿真器及验证工具等全栈技术[3][15]   核心架构设计 - 从指令、数据、线程三个并行维度阐明GPGPU作为硬件多线程SIMD处理器的本质[5][16] - 在RISC-V Vector扩展基础上构建功能完备的SIMT架构[5][16] - 微架构实现包括CTA调度器、Core pipeline、warp scheduler等核心组件[5][16]   缓存与内存管理 - 缓存子系统在RISC-V RVWMO内存模型下采用释放一致性引导的缓存一致性机制[6][16] - 通过快通路与稳健通路的分工兼顾低延迟与全局正确性[6][16] - MMU设计将开销控制在15%–25%之间,L1 DTLB命中率超过95%,L2 TLB命中率超过85%[6][16]   AI加速单元 - 新一代多精度可复用张量核心支持从FP16到INT4及MX FP8/FP6/FP4等多种新兴数据精度[7][16] - 采用硬件资源复用设计,通过异质乘法器的动态复用节省硬件面积[7] - 集成Tensor Core后,特定负载的指令数与执行周期数分别实现69.1%与68.4%的优化[7][16]   验证框架 - GVM框架是面向Ventus GPGPU的指令级软硬件协同差分验证框架[8][17] - 通过将RTL与定制化指令集模拟器进行差分比较,有效发现多处细微BUG[8][9][17] - 在SIMT语义下引入软件ROB解决GPGPU指令乱序完成带来的验证挑战[8][17]   软件工具链 - 支持OpenCL 2.0 profile,已通过超过85%的OpenCL一致性测试[10][17] - 基于Triton的AI算子库为ML工程师提供友好方式开发高效算子[10][17] - 工具链包含Compiler、Runtime、Driver、Simulator等核心模块,实现从硬件验证到上层程序运行的全流程支持[11][17]   实践演示与验证 - 提供交互式Jupyter网页指导,详细介绍项目开源仓库的组件构成和部署方法[12][17] - 基于VCU128 FPGA构建验证平台,集成Ventus GPGPU核心(1SM 8warp 16thread@50MHz)[13][17] - 成功运行向量加法、高斯消元和MNIST推理等关键测试,完成从仿真到实际硬件加速的全流程验证[13][17]
 AI专题:2025年度国产AI芯片产业白皮书
 搜狐财经· 2025-10-22 10:48
今天分享的是:AI专题:2025年度国产AI芯片产业白皮书 报告共计:74页 Supplyframe V4 H SICA深芯盟 2025年 SUPPLYFRAME MEDIA 与非网资深行业分析师 张慧娟 《AI专题:2025年度国产AI芯片产业白皮书》(四方维、与非网、湾芯展联合出品)聚焦国产AI芯片产业发展,涵盖意义挑战、创新方向、产业全景、核 心应用及调研结论等核心内容。发展意义上,AI芯片作为算力基石,是全球科技竞争关键,国产芯片需突破架构主导、生态短板、规模化落地三大挑战, 同时通过传统架构优化与新兴架构创新(RISC-V、存算一体等)实现双线突破。创新方向包括主流架构AI革新(x86、Arm、RISC-V等架构的AI指令集与硬 件优化)、稀疏计算(硬件原生支持零值跳过,提升能效)、FP8精度(摩尔线程等实现量产,提升算力吞吐量)、系统级优化(Chiplet、存算一体、光电 融合等提升算力密度),国内厂商如墨芯、华为、云天励飞在稀疏计算等领域已有突破。产业全景方面,形成CPU、AI SoC、云端/边缘/车端AI芯片、GPU 多品类布局,企业地域集中于上海(15家)、北京(8家)、广东(6家),头部企 ...
 ARM Skyrockets 17% in a Month: Should You Board the Train?
 ZACKS· 2025-10-18 03:01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在过去一个月内飙升17%,远超行业4%的涨幅 [1][7]   业务优势与增长动力 - 公司在移动计算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其高能效芯片架构为苹果、高通和三星的设备提供支持 [3] - 公司正迅速成为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推动者,其芯片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汽车系统、云基础设施和边缘设备 [4] - 苹果M系列芯片、高通骁龙处理器和三星Exynos系统均依赖公司架构,证明了其效率与性能的融合 [3][4]   风险与挑战 - 公司对中国市场依赖度高,而RISC-V开源架构在中国获得发展势头,可能威胁其市场地位 [5][8] - 分析师在过去60天内未对公司2026财年盈利预测进行修正,表明近期盈利加速的催化剂有限 [9] - 公司估值偏高,远期市盈率约为87.51倍,显著高于行业平均的37.9倍;企业价值倍数约为138.33倍,远高于行业平均的24.49倍 [11]   财务数据 - 当前季度(2025年9月)每股收益预测为0.33美元,下一季度(2025年12月)为0.34美元,本财年(2026年3月)为1.65美元,下一财年(2027年3月)为2.21美元 [11] - 过去7天、30天和60天的盈利预测均无上调或下调 [10]
 11月,一场关于开源芯片技术未来的对话在珠澳开启
 南方都市报· 2025-10-17 23:41
聚焦开源生态发展,珠澳两地正联动搭建国际合作平台。记者从大会主办方获悉,2025RISC-V产业发 展大会暨RDSA国际论坛将于11月24日至25日在珠海与澳门两地联动举行。本届大会以"共筑标准,生 态互联"为主题,预计将吸引全球超千名行业代表参会,推动开源芯片技术从技术突破迈向规模化生态 落地。 作为全球RISC-V领域的重要交流窗口,本届大会的参会阵容覆盖全球主要科技市场与关键产业领域。 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印度、巴西、澳大利亚等国的行业代表将齐聚一堂,涵盖芯片设计、物联网、 汽车电子、航空航天、通信等重点领域企业及科研机构。会议将围绕RISC-V前沿技术、产业应用、生 态建设、标准发布、国际合作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通过主题演讲、圆桌对话等形式,整合政策导 向与产业洞见,破解技术落地与生态构建中的关键难题。 值得关注的是,大会特设"优秀应用案例展"专区,通过具象化展示RISC-V在多领域的创新成果与商业 价值,为产业链上下游搭建直观高效的互动对接平台。这一安排与当前RISC-V产业发展趋势高度契合 ——作为全球广泛应用的开放指令集架构,RISC-V正从物联网领域加速向服务器、AI算力、PC等高算 力 ...
 中科创达(300496.SZ):与阿里携手基于其AI芯片在RISC-V领域推动相关技术落地
 格隆汇· 2025-10-15 15:15
 公司战略合作 - 公司是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理事单位 [1] - 公司与阿里携手基于其AI芯片在RISC-V领域推动相关技术落地 [1]
 芯原股份三季度业绩大增:AI算力驱动下的“芯片定制”狂飙
 新浪财经· 2025-10-14 10:23
 核心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达12.84亿元人民币,环比激增119.74%,同比增幅达78.77% [1] - 第三季度新签订单金额为15.93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145.8% [2] - 截至第三季度末,公司在手订单规模为32.86亿元人民币 [1] - 前三季度累计新签订单金额达32.49亿元人民币,已超越2024年全年订单规模 [2]   业务结构分析 - AI算力相关订单是核心驱动力,占第三季度新签订单的65% [1][2] - 一站式芯片定制业务是增长引擎,其在手订单占比接近90% [2] - 芯片设计业务第三季度收入为4.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67% [2] - 芯片量产业务第三季度收入为6.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8.12% [2] - 在手订单中约有80%预计在一年内转化为收入,为未来业绩提供确定性 [2]   战略布局与竞争优势 - 公司通过并购强化技术壁垒,于2025年9月宣布拟收购国内RISC-V CPU IP龙头芯来科技97%股权 [3] - 并购旨在补齐CPU IP短板,形成“GPU/NPU+RISC-V”全栈异构计算平台,对标ARM生态 [3] - 公司作为中国RISC-V产业联盟首任理事长单位,正推动开源指令集生态的国产化替代 [3] - 客户层面已与三星、谷歌、亚马逊、微软及国内互联网巨头达成深度合作,采取“绑定头部客户+覆盖全产业链”的策略 [3]   盈利能力与效率 - 公司第三季度亏损同比和环比均大幅收窄,但仍未摆脱亏损状态 [4] - 高研发投入是影响因素之一,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超过60% [4] - 一站式芯片定制业务的毛利率相对较低,约为18% [4] - 随着订单规模扩大与先进制程渗透,公司的规模效应正逐步显现 [4]
 打造“强引擎” 剑指百亿产值
 苏州日报· 2025-10-12 07:25
 行业背景与战略意义 - 开源架构RISC-V凭借开放生态与灵活定制特性 正成为全球集成电路产业新一轮竞争的焦点 [1] - RISC-V打破传统芯片技术专利壁垒 允许自由设计制造和销售芯片且无需支付专利授权费 显著降低芯片设计门槛和成本 [2] - 苏州将RISC-V视为实现芯片自主可控和细分赛道“换道超车”的关键 并致力于打造国内产品系列最全、应用场景最广、产业生态最优的示范区 [1][2][3]   苏州RISC-V产业布局与进展 - 今年5月RISC-V开源芯片产业创新中心在苏州正式启动 短短三个月后江苏省RISC-V产业联盟在苏州落户 [1] - 创新中心使命是推动开源芯片技术突破与产业集聚 开展IP授权、芯片设计和定制等专业服务 对基础RISC-V CPU和AI NPU实现免费授权 [3] - 目前已实现7款标杆产品成功研发 10家企业IP核签约应用 4所高校签约合作 [4] - 苏州已形成从面向物联网的轻量级CRV0到瞄准高性能计算的CRV9H的RISC-V CPU IP矩阵 覆盖多场景 [5]   技术突破与产品应用 - 苏州国芯科技基于RISC-V架构研发超高性能云安全芯片 CPU主频1.4GHz 加解密速度80Gbps 签名验签速度100万次/秒 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2] - 创新中心与香港应科院合作研发适用于端侧和边缘侧的NPU系列 并正在研发行业首创的GPNPU以满足未来更高算力需求 [6] - 国芯科技的边缘AI SoC芯片和端侧AI芯片已大量应用于智能空调、婴儿老人看护等领域 微五科技的低功耗安全芯片已实现数千万颗销售并服务于智能燃气表改造 硅谷数模的显示主控芯片和高速智能互联芯片已批量应用于个人电脑、显示器、VR/AR、汽车电子等终端 [6]   产业生态与目标规划 - 苏州集成电路相关企业超过380家 产业规模突破1200亿元 已形成从IP核设计、芯片研发到场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7] - 创新中心与南京大学、人民大学苏州人工智能学院、东南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实验室、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 [7] - 创新中心力争五年内实现授权客户超过300家 推动量产芯片款数超过1000款 带动相关产值规模突破百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