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连锁化率
搜索文档
便宜的酒店,正在批量消失
36氪· 2025-11-03 21:35
经济型酒店行业趋势 - 经济型酒店在连锁酒店体系中集体退场,三巨头(锦江、首旅、华住)新增酒店中经济型占比仅为17.6% [7] - 经济型客房在行业整体占比降至54%,首旅和锦江内部经济型酒店占比分别不到40%和27.6% [7][8] - 行业顶峰已过,进入长期下行通道 [9] 酒店经营模式分析 - 酒店商业模式依赖房间均价和入住率,成本刚性而收入弹性,通过中央收入管理系统动态调节房价 [11][12] - 经济型酒店收入弹性差,定价上限低(如布丁酒店价格低于200元,全季酒店价格超600元),缺乏服务附加值 [13][14] - 中高端酒店收入多元,餐饮服务占比达20%-40%,亚朵通过零售业务年收入超20亿元 [14][15] 连锁化与行业集中度 - 酒店连锁化率持续提升,2015-2019年提高13.6%,三巨头房间数量占比达75% [27][32] - 连锁酒店通过会员体系保障基础入住率,华住会员贡献近70%收入 [29] - 疫情期间连锁酒店逆势扩张,三巨头新增1.3万家酒店,经济型不足2000家,连锁化率突破40% [36] 中高端化驱动因素 - 中高端酒店入住率反超经济型,华住体系内差距缩小至1%,锦江中高端入住率2018年已实现反超 [42] - 中高端酒店可通过装潢、配套服务实现差异化竞争,提升品牌溢价 [35] - 供给侧(酒店集团)和需求侧(消费者)均倾向于中高端化,OTA平台与酒店利益一致 [46][48] 经济型酒店困境 - 经济型酒店复苏最慢,布丁酒店五年推广费用增长近2倍,营收仅增0.15亿元(增幅7%) [50] - 同质化竞争激烈,旺季成为中高端酒店套利对象,淡季亏损压力更大 [16][18] - 行业预言中档酒店将重塑市场格局,替代经济型酒店成为主流 [52]
便宜的酒店,正在批量消失
远川研究所· 2025-11-02 21:16
文章核心观点 - 经济型酒店行业顶峰已过,正经历结构性衰退,表现为供给收缩和连锁酒店巨头的战略重心向中高端转移 [5] - 行业连锁化率持续提升,头部公司通过加速扩张中高端酒店实现客房均价和入住率双升,盈利能力增强 [20][23][26] - 经济型酒店因其商业模式固有的脆弱性(收入弹性差、同质化竞争)在行业复苏中表现落后,需求呈现萎缩态势 [7][32] 经济型酒店现状与困境 - 布丁酒店因连续三年净资产为负被强制退市,反映经济型酒店微利模式难以填补疫情造成的亏损 [5] - 经济型酒店在连锁酒店体系中的占比急剧下降,三巨头(锦江、首旅、华住)新增酒店中经济型占比仅为17.6%,其内部经济型客房占比已低于40%甚至27.6% [5] - 经济型酒店核心指标RevPAR(单间客房平均收入)出现同比下滑,与中高端酒店入住率接近甚至反超的表现形成反差 [5][26] 商业模式脆弱性分析 - 酒店业成本刚性(房租、人力),收入高度依赖入住率,经济型酒店因定价上限低(如布酒店房价低至200元以内)导致收入弹性远逊于中高端酒店(如全季房价600元以上) [7] - 经济型酒店作为有限服务酒店,缺乏餐饮、健身等附加值服务,收入几乎完全依赖入住率,而中高端酒店餐饮服务可贡献20%-40%的收入,收入结构更多元 [7][8] - 在需求短期暴涨(如演唱会)时,经济型酒店因定价能力弱反而吃亏,旺季潜在收益损失更大,成为中高端酒店套利对象 [8] 行业连锁化与格局演变 - 酒店业连锁化率持续提升,2015年至2019年提高了13.6个百分点,三巨头房间数量占比在2016年已达75% [15][20] - 连锁酒店通过会员体系(如华住会员贡献近70%收入)和协议客户保障基础入住率,相比单体酒店经营确定性更强,推动加盟模式扩张 [17] - 疫情期间加速行业出清,2020至2022年大量单体经济型酒店关闭,三巨头逆势扩张近1.3万家酒店,但其中经济型酒店不足2000家,连锁化率突破40% [20] 中高端化趋势的驱动因素 - 供给侧方面,酒店集团有强烈意愿推动中高端化,因加盟服务费与房价直接挂钩,在相近入住率下中高端酒店利润空间更大 [29] - 需求侧方面,酒店消费属于衍生需求,取决于经济活动和旅游业景气度,而非价格敏感型消费,中高端酒店在复苏中表现更优 [31] - OTA平台与酒店在中高端化上利益一致,尽管存在渠道博弈,但中高端酒店占比提高能共同做大佣金收入蛋糕 [31] - 行业预言指出,中档酒店将像过去经济型酒店一样在未来十年重新洗牌中国酒店业 [34]